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新技術對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互通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高職教育教學方式帶來了深刻影響。本文在研究分析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索了網絡新技術在高職計算機教學方面的應用,提出利用網絡新技術進行教學的實踐方式,通過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對比,充分說明網絡新技術應用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網絡新技術;計算機;高職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了職業教育的核心目標:“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職業教育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技能與能力的培養。對于計算機等知識更新快、創新要求高的職業教育專業,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要求。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迫切需要從知識灌輸、實踐應用向學生自我學習、創新培養的方向發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畢業后的不斷發展更新的技術環境。網絡新技術為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教學手段。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又偏重實踐應用的一個專業,在高職計算機教育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過程中,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這樣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學生在課程結束后僅能完成課堂布置的實操練習,對課程的理解掌握不夠深入,不能自主開發項目,缺乏遷移知識的能力。當前,慕課、藍墨云班、超星泛雅平臺等手機APP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被引入課堂,但大多局限于點名、課堂小測驗等普通應用,并沒有和課堂做到深入結合。筆者就如何深入利用這些新興技術,真正實現與課堂教學深入融合,進行探索。探索途徑如下:(1)探索結合方式。研究網絡新技術下新媒體平臺以及網絡資源與教師教學教研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方法。(2)拓展教育模式。初步構建網絡環境下教育教學活動新模式,嘗試建立起基于利用網絡技術實現的全天候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創立教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而非壟斷者的新職業教育教學模式。(3)建立科學教育教學評價體系。采用具體措施幫助排除網絡新技術對于計算機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因素,建立利用網絡新技術建立的科學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幫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4)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教師課堂內外利用網絡新技術開展職業教學教育的能力和意識。
二、網絡新技術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具體策略
1.全面調研網絡新技術條件下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重點對職業院校網絡新技術應用實踐,以及互聯網平臺在線職業教育的特點進行對比分析。科學評估網絡新技術對當前職業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產生的影響因素、機制及產生過程。2.創新網絡技術職業教學模式。深入研究新媒體平臺下網絡資源在教師的教學教研活動中的幫助,構建基于網絡新技術平臺的新型職業教育教學活動新模式,實現網絡新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結合,同時發展碎片化的學生在線學習新模式。3.建立信息化教學評價體系。研究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碎片化教育教學模式下的負面影響,建立利用網絡新技術建立的科學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幫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對利用網絡新技術開展教育教學的實施效果進行科學評估,提出相關風險點及預控措施。4.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全面分析網絡新技術教學對職業院校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要求,初步構建教師信息素質能力提升培訓體系,幫助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中因為新技術使用而產生的問題。提升教師課堂內外利用網絡新技術開展計算機職業教學教育的能力和意識。
三、網絡新技術為高職計算機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
在利用網絡新技術搭建的教學環境中,教學方式方法到教學效果發生的變化以下:1.教學活動主體發生變化。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活動圍繞教師開展,教師在備課、講課、上機指導、效果評價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利用網絡新技術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通過課前在線學習,引導學生進入課程學習,后期所有的教學活動圍繞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習需求進行調整,能夠在進度、內容方面進行個性化教學。2.教學活動時空不受限制。網絡新技術教學在空間上將教學活動由教室內延伸到了教室外任何有網絡接入的空間,在時間上由課堂時間向前延伸至課前在線學習,向后延伸至課后學生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知識拓展。總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學習。3.教學活動手段更為豐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簡單利用課本、課件來輔助教學,教學方式單一陳舊。借助網絡新技術,師生可以用學習通APP、微信、QQ、云端課堂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載體大為拓展。4.教學活動互動性顯著增強。在師生互動方面,傳統教學基本上集中在課堂,或是課后零星的交流,受空間和時間限制,這種互動交流普遍次數較少,學生受眾面較窄。而在網絡新技術使用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反饋方式更加多樣,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和疑問可以得到有效關注和反饋,教學效果體現更加顯著。
四、總結
利用網絡新技術開展高職教育即是當前高職教育的熱點,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本文針對如何利用網絡新技術來提升高職計算機教學質量進行了探索和研究,這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進,更是教學理念上的一種提升。目前我校已經大力推行了藍墨云班、超星泛雅等在線教學APP在教學中的應用,下一步將繼續開展網絡新技術在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促進教學方式的與時俱進和教學效果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2010)12號.
[2]李勝,黃玉明,劉俞,等.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1
[3]丁玲.基于微信平臺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初探[J].科教導刊,2015.2[4]白玲.“互聯網+教育”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
作者:章懿雯 劉俞 單位: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