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網絡信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高低逐步成為了評判人才的新標準。受此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目前已成為了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調查顯示,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大多數在應用微課程教學時,還存在不足,所制定的教學方案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水平,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微課程應用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中,相較于傳統課程,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運用靈活等優勢,不僅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同時還可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分析探討了微課程在我國現階段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就如何更好的發揮微課程教學在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中的作用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微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策略
在移動互聯高速網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微課程在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大量研究證實,微課程可通過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計、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此外,微課程還可作為教學輔助資源,通過將課程相關配套資料放進校園網服務器共享目錄中的方式,可為學生學習資源的尋找提供便捷,幫助學生解決資源尋找障礙,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面對不斷發展的微課程教學,教育領域現行的教學模式將面臨著巨大挑戰,以微課程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勢必會給傳統教育教學帶來系列變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只有掌握正確的改革方向才能確保改革的效果。為此,本文以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為出發點,就微課程的計及應用過程中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進行了分析。
1.微課程內涵及特點
微課程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一位學者與2008年提出,指將教嚴格篩選和界定后的教學主題、教學內容支撐教學音頻或教學視頻的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課程,微課程具有切入點準確、課程容量小、學習方法靈活、問題核心集中、應用途徑廣泛等優勢,不僅使用與傳統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同時還適用于網絡在線教學,極大的拓寬了教學途徑。從微課程特點來看,微課程教學具有微時間、微含量、微容量等特點,具體而言:①微時間。微課程所錄制的視頻長度通常在8-10min之間,課程時間較短。②微含量。微課程的核心在于對某一學科的具體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進行解決,因此所涵蓋的教學內容較少。③微容量。微課程主要利用微課視頻以及與其相配套的微課件、微反思、微評價等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上述資源容量均較小,綜合不過幾十兆字節。
2.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微課程應用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提升學習者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但就現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還存在諸多不足,如對微課程的開發及概念認識不到位、課程設計不合理等,使得微課程的應有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程的發展核心應當是以課程教學內容為主,創意的教學形式為輔,但部分學者、教學在設計微課程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為了“微課程”而“微課程”的情況廣泛存在,部分學者或教師設計微課程甚至只是為了應對改革或參加比賽,導致微課程教學流于表面,不僅未能增加課堂效率,反而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3.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3.1課程設計從內容入手
在微課程教學中,視頻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展現,同時更是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以及知識點的融合。為更好的發揮微課程在提高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質量中的應有之義,首先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觀念,在設計課程、制作課程視頻時做到從內容入手,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論文寫作為例,在設計課程之前應當對學生當前的Word軟件應用水平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制定微課程視頻,確保視頻涵蓋大多學未掌握的知識點,使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掌握Word寫作基本操作并運用軟件完成論文格式設計。
3.2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形式
不同的課程形式往往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為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應當以學生興趣為基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形式。以論文目錄生成操作為例,教師可采用引導式課程形式,首先,教學開始之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然后將目錄生成分為幾個步驟,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操作并在反復練習中提高操作的熟練度。
3.3增進交互性學習體驗
微課程教學主要以新穎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完成更高效率的教學效果,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微課程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其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軍更加直接、明了。在微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增進交互性學習體驗是確保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故教師在設計微課程時,首先應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設計交互型場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其次,加強對遠程開放教育的重視程度,設計相應的可涵蓋遠程互動交流的教學環節,為學習者提供更為便捷和實效的學習支持服務。
3.4加強教學工作總結
定時對微課程教學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對教學計劃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是微課程教學提升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在微課程教學完成后,應當及時做好總結工作,結合學生意見以及存在的不足來調整設計方案,以更好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4.結束語
微課程是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應當以及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為出發點,結合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進行課程設計。但同時要注意到,作為教學領域的新生事物,微課程教學在現階段的應用中還存在不足,究竟適合哪些教學場景還有待探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提高有哪些有益之處還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孫慧霞.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5):118-119.
[2]趙明.微課程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5,(34):108-109.
[3]米娜娃•買買提.淺談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7,(2):77-77.
[4]周華.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電子制作,2015,(10):128.
[5]黃瑞國.基于翻轉課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9):133-134,138.
作者:陳琳琳 單位: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