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動式分層教學計算機應用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于同一知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計算機基礎與實踐操作能力等不同,其所取得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以不同的標準對其進行分層教學,從而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互動式分層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運用
1.互動式分層教學模式運用
互動式教學法主要包括兩種模式:
(1)分組互動教學模式。在此教學模式中,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可以基本上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長、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與學習態度等,根據橫向互動原則,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此模式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夠互相幫助與鼓勵,從而形成共同進步與學習,實現一種良性的互動,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
(2)目標分層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等情況,對學生進行縱向分層并劃分學習小組,在小組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2.互動式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
(1)制訂教學目標。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保證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適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其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于計算機基礎較好而且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習小組,為其制訂相對較高的教學目標;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且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小組,要為其制訂相對較低的教學目標。而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鼓勵與幫助學生,從而使其能夠在完成較低的學習目標之后,再逐漸過渡到相對較高的目標。
(2)選擇教學內容。應用互動式分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且計算機學習基礎較好的小組,可以在其教學內容中加入網絡維護、計算機二級語言與Flash等內容,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且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小組,可以為其選擇一些比較基礎的教學內容,如windows操作系統、網絡資料的下載、上傳及查詢等。
(3)選擇練習內容。在完成計算機理論教學之后,教師還應要帶領學生參與實踐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練習內容選擇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其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對于學習興趣較高、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習小組,可以為其選擇稍微有一些難度的練習。反之,對于學習興趣較弱且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習小組,可以為其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等其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后,再為其選擇難度稍高一點的練習。
(4)選擇評價方式。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學生展開有效的評價。在互動式分層教學中,對學生選擇的評價方式與內容也是不同的。對于學習基礎較好但是容易驕傲的學生而言,教師要采用鼓勵與批評有機結合的評價方式,并且要注意鼓勵要多于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避免驕傲,積極進取。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且比較自卑的學生而言,要堅持九分鼓勵一分批評的基本原則,使其能夠克服自卑心理,更加努力、自信地學習計算機課程。而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可以在給予鼓勵的同時,再適當地給予一定的刺激,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與動力。
作者:趙炳禹 單位:三門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