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我國已經全面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人們的工作效率更高,生活條件也有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從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來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無法滿足行業的實際需求,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該文將論述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高水平的計算機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對策
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項系統性的學科,涉及到許多的專業知識,需要學生能夠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解決各類實際問題。學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鞏固知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透徹。要想真正發揮初中計算機教育的實效性,就要積極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轉變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法,增加知識的含金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
1.1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嚴重
眾所周知,我國的中考和高考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他們普遍將升學考試作為唯一的出路,花費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培養孩子,在選擇學校上也往往僅憑借升學率來判定學校的好壞,通常將孩子送往升學率較高的學校就讀。從學校的角度而言,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迎合家長的喜好,提高升學率,在應試學科上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其他學科則無需過多關注。正是這種思想的存在造成了非考試學科的不受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學科,在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上長期得不到更新,現有的配置比較落后,運行速度慢,根本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要求。從事計算機教育的教師也沒有制定教學計劃,只是照本宣科,將書本的知識復述一遍,對于學生是否理解以及具體的掌握程度漠不關心,導致學生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差,學習興趣低,嚴重影響了未來對專業的選擇。
1.2教學內容更新較慢
教材是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標準,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多是參照教材的設計,如果教材的編排不合理,那么教學質量將無法得到保證。縱觀當前學校使用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材可以發現,教材的版本陳舊,是多年前一直沿用的老版本,上面的知識過于淺顯,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教材上沒有記錄近年來新興的計算機技術,學生難以正確了解到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現狀,對學生的認知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如今,學生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好,他們從小接觸計算機,對計算機的相關知識也不再陌生,一味地用過去的標準來要求現代的學生,只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使其錯失最佳的教育機會,白白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1.3實踐操作訓練較少
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操作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并將其轉化成實踐操作的能力。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包括理論和操作兩部分內容,二者的比例嚴重失衡,理論課占據了70%以上,實踐課卻不足30%,不少學生還要與他人共用一臺機器,練習的時間再次被壓縮。實踐課上教師一般只是讓學生練習打字,編輯文字,很少讓學生利用網絡來收集信息,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而遲遲得不到提高。在長期枯燥、乏味的操作之下,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產生了厭煩心理,上課時無視教師的要求隨意操作,導致課堂秩序混亂,計算機教學工作很難順利開展。
2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對策
2.1轉變觀念,加強認識
雖然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是中考的考試學科,但是這與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學校要向家長分析其中的利害關系,轉變家長的觀念,使其認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從而配合學校做好教學工作。學校也要嚴格遵守教育部門頒發的文件,加大教學資源的投入以及師資團隊的建設,更新教學設備,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除此之外,還應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方案,保證教學課時,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嚴格的控制,定期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便及時修改教學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
2.2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明確要學的是什么、怎么學、有哪些用處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運用各種手段激起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例如,進行信息技術娛樂功能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要避免教學生聽音樂、看電影和電視劇、玩游戲等,要盡可能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生實際相聯系。可教學生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公式計算,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去處理圖片、編輯音樂、制作簡單的動畫等較為實用的技術,使學生能夠明白信息技術不是簡單的娛樂工具,它還可以成為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助手,將信息技術的娛樂性與實用性有效結合到一起,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2.3實施分層次教學
初中時期學生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系統性學習,難免會無所適從,在學習成績上出現劇烈的波動。有些學生的適應能力強,認知水平高,還有些學生基礎薄弱,對知識的理解有限,如果將這兩類學生放在一起,按照平均水平教學,只會拖延教學進度,尖子生得不到培養,水平低的學生基礎仍舊不牢。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其劃分到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教學進度根據其實際掌握程度而定,這樣尖子生能夠拓展思維,學習到更加高深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低的學生也能鞏固基礎,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在計算機信息技術課上真正有所收獲,有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積極性更高,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2.4革新教學方式
教師在制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時,既要考慮到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要考慮到學習過程中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為學生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例如學習幻燈片制作時挑選一些精美的作品展示給學生,學生會被這些色彩鮮美、設計精巧的圖片所吸引,進而主動思考幻燈片的設計和應用原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參與熱情也會愈發高漲。為了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操作技能,教師還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等,通過為學生設計各種各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深化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運用的同時,獲得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3結語
我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十分匱乏,而這類人才恰恰是決定企業發展前景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當作了重要的指標。由此可見,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對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制定與學生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策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侯雙雙.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126-127.
[2]張長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306.
[3]任彥平.初中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236-237.
作者:宋志強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曙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