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高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安院校是專門為公安機關培養高素質公安專業人才的主要陣地。公安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優劣影響著公安民警后備人才培養的質量。基于此,文章首先論述了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其次討論了新形勢下提高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必要性,最后從爭創一流的教學水平,鍛造扎實的科研功底和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三個方面分析了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途徑。
關鍵詞: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于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的要求,公安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任務重、壓力大。如何提高公安院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公安院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努力鍛造一支有師德、業務精、結構好、活力強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關系到公安教育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大事。
一、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
目前,有關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研究仍處于初始階段,對“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基本的界定為:公安院校教師在高校教師師德規范的指導下,在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的基礎上,按照公安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人的發展要求,對在校學生實施課堂內與課堂外教育與指導的各項能力的總和。這個界定涉及師德規范、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規格和人的發展要求,最終的落腳點是對在校學生的課堂內外的教育和指導。
二、新形勢下提高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必要性
(一)公安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公安教育體制歷經了多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在辦學模式方面也根據不同時期所處的時代背景不斷探索,幾經改變。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公安政法干部學校的在職培訓,到20世紀80年代公安系統的成人教育,到20世紀90年代的公安普通學歷教育的人民警察學校,直至進入新世紀公安教育與非公安教育協同發展、高等學歷教育與在職繼續教育培訓共存的辦學模式的公安院校。《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及其指導下的《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為公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為了積極適應新的形勢任務,公安院校面臨著公安職業化教育辦學模式的轉變:一方面,在學歷層次上,由中等專科教育、高等專科教育轉向高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公安院校的培養目標也發生著變化。新形勢下的公安院校不僅為公安機關培訓預備警官,也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公安教育的改革形勢,充分履行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職責任務,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公安院校的職責所在。
(二)公安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公安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公安機關培養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素質優良的公安專業人才。由全國公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報送教育部的《全國公安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8年)》提出,未來幾年,要以立德樹人、培養高素質實戰型公安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為契機,以公安高等職業院校轉型發展為抓手,堅持政治建校這一根本,圍繞質量提升這一核心,貫穿內涵建設這一主線,強化公安特色這一關鍵,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深化公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提升服務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為公安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建設貢獻力量。這些都對公安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公安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需求
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公安高等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加快公安高等院校轉型期內涵建設的有效途徑。眾所周知,教師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傳遞者和創造者,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必不可少。隨著公安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公安院校學生的知識水平、職業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滿足學生對于公安專業知識和相關公安技能的要求。擁有堅實的公安相關學科專業知識技能、博學的文化常識、豐富鮮活的教學實踐及相關的教育科學知識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公安院校教師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公安院校教師不僅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時,身處在“互聯網+”時代,教師還應掌握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教育手段。只有做到堅定政治信念、具備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安院校教師。
三、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途徑
通過提升教學水平、鍛造科研功底和積累實踐經驗等手段,使得當前公安院校教師樹立最新的公安教育理念,掌握一流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公安高等教育事業不懈追求與創新的精神,是促進公安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一)爭創一流的教學水平
公安院校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通過知識的傳遞,使得公安院校學生積極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點、思維模式和實際操作能力,這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表層效果。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掌握知識已經不是人類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教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公安學科相關奧秘的精神。眾所周知,教育更應該注重人心靈的成長、精神的成長和靈魂的升華。只有這樣,教師與學生才能建立起親密的師生關系,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公安院校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才有可能力爭一流的教學水平。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公安院校教師要按照以下幾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首先,要不斷學習現代高等教育教學理論,在教學中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比如,清楚課內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傳授知識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知識積累與智能發展相結合、各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及相關知識的系統性與認知的循序漸進相結合等方面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斷更新公安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品質。其次,公安院校教師也要建立自身的教學哲學,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公安院校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明確自己的作用,通過教學活動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傳授者、指導者和合作者等。最后,公安院校教師有責任為在校學生的學習創造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使用不同的評估策略分析診斷學生的學習心理,以滿足學生的各種層面的學習需求,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夠集中學習注意力,在課堂外保持探求知識的樂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人,而是有著鮮活的獨立思想的行動者。2.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新時期,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指引學生終身學習、不斷創新的引領者。根據部分公安院校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他們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掌握的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已經悄然發生變化,有些知識和技能已經過時。因此,公安院校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唯有此,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獲得各方面知識和掌握相應專業技能的能力,學生憑借著自己終身學習能力的這個利器,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崗位要求,適應社會發展。公安院校教師要培養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本人就必須是一個稱職的且不斷更新知識的學習者和不斷創新的研究者,用自己在教學科研中呈現出的敬業精神給學生樹立嚴謹的治學態度,積極的創新意識和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
(二)鍛造扎實的科研功底
教育科研能夠促進教師完善知識結構及知識更新、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駕馭學科專業內容等方面的能力,而要使教育科研在實際中真正發揮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作用,則需要教師樹立教育科研理念為日常教學服務。日常教學工作的特點之一就是重復性,而這一特性容易使長期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產生固化的思維定式,更甚者會出現職業倦怠。而教育科研可以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問題,為科研提出問題研究的方向,在科研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公安院校的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知識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反思、再次實踐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持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鍛造扎實的科研功底,從而有效提高公安院校教育教學質量。
(三)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眾所周知,公安教育屬于一種特殊的職業教育,公安院校承擔著公安警察后備人才培養、在職人民警察培訓和警務研究等職能,擔負著為公安實踐服務培養公安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提高公安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加強公安院校實踐教學工作勢在必行,通過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多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探索實踐公安院校“教、學、練、戰”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公安院校學生在操作層面掌握更多豐富的鮮活實戰經驗,使教師的多種公安專業核心能力得到提高,更好更快地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培訓機制常態化是公安院校教師積累豐富實踐經驗的基礎。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和實際工作要求的不斷變化,要不斷加強公安院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公安院校應本著“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原則,使培訓制度常態化、機制化。公安院校每年都要有目的、有步驟、有計劃地選派相關教師走出公安院校大門,多參與有關公安專業發展的研討會、典型案例分析會、與一線民警的座談會,鼓勵青年教師繼續深造,攻讀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到公安大學或者警官學院進修。綜上所述,新形勢下,提高公安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是學校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公安院校教師作為教學的承擔者,對于公安院校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而公安院校要注重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加強實踐訓練,促使教師道德能力和素質實現整體推進,這樣才能更好地摸索出適應公安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進而完成公安人才培養任務。
參考文獻:
[1]趙建設.“教、學、練、戰”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中的問題和對策探析[J].公安教育,2011(1):65-67.
[2]許敏.創建與完善教官制:實現公安師資隊伍建設在制度層面的突破[J].公安教育,2010(1):21-24.
[3]王占軍.試論治安管理課程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J].教育與職業,2011(7):167-168.
[4]閔政,王碩文.公安院校專業教師每三年警務實踐不得少于六個月[N].人民公安報,2010-11-26(5).
[5]謝軍.關于高職高專公安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08(4):8-12.
[6]朱孝平.當前職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與方法評述[J].職教論壇,2009(5):4-6.
[7]張新華.關于公安民警在職教育培訓新模式的思考[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4):18-20.
[8]倪玉霞.公安院校職業化教育改革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思[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5):13-16.
作者:伍宏捷 單位:陜西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