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高職計算機教育關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高職計算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將校企合作模式有效運用到專業發展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為教學目標。在高職計算機教育過程中應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師要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科學地將企業文化與教學理念相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實行企業績效管理法,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確保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同時能夠有效推進高職課程的改革,促進核心素養教學。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計算機教學;關系探求
在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實行校企合作模式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互相促進的動態過程,隨著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學校和企業雙方以“合作、對接、雙贏”為核心,形成高效的校企合作機制[1]。在高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用校企合作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有效提高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實現從學校教育到企業管理的過渡,同時,能夠有效激發企業參與教育辦學的積極性,促進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有效培養實用型計算機技術人才。
一、現階段高職計算機教育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機制和政策不健全,合作缺乏穩定性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涉及到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相關政策較少,導致校企合作的運行管理機制缺乏完善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企雙方合作的穩定性和深入性[2]。校企合作機制的不健全,導致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學生缺乏有效的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發展和提高,校企合作效果適得其反。
(二)學校教育理念和能力與企業管理不適應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校的實踐機會相對較缺乏,相關理論知識得不到有效的驗證,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注重的是員工動手能力和實踐效果,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效率。然而在當前的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實踐能力與企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學生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壓力倍增,專業技能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和施展。
二、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中應用校企合作模式的意義
(一)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實踐能力校企合作能夠有效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將高職院校的課程教育與企業單位的管理制度相融合,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能夠實現校企雙方的資源共享,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進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3]。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夠將學生在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有效的實踐驗證,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使得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夠迎合企業的文化理念,有效促進校企合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二)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在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實行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讓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汲取企業的優秀文化,將所學專業技能得到有效的實踐,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校受教育到企業工作的過渡緩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行為規范,為學生日后的正式工作奠定堅實的職業素質基礎。
三、高職計算機教育過程中應用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企業文化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更多的是由教師獨立設計的,所采用的也都是教師和學校發展的角度,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和培養[4]。因此,在高職計算機教育過程中應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師要將企業文化充分融入到專業教學過程中,有效鍛煉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技巧,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講解分析,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最優融合。
(二)在教學過程中實行績效管理法,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實施,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實行績效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職業意識的養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績效管理法,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考核。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轉變傳統考核方式,切忌過分注重理論知識,需要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實行績效管理發,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感受到職場管理制度的嚴苛,從而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效率,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三)邀請企業管理者舉辦專題講座,指導學生職業規劃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邀請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專家學者舉辦“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類型的專題講座,為學生分析職業規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就業觀,有效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確立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5]。因此,在高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行校企合作模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明確職業目標,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
(四)學校和企業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學校和企業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實現雙贏的合作目標。學校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而企業在此過程中,能夠不斷優化其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從而實現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四、結語
綜上,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校企合作模式,能夠加強學生對在校所學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促進學生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同時能夠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校企合作和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應當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好合作關系,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個人發展、學習教學效率、企業管理制度的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美健.校企合作機制下高職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3,17(3):9-12.
[2]錢臻.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路徑研究[J].赤子,2018(32):194.
[3]彭凱.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9,7月上(13):180.
[4]符玉亭.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3):15-17.
[5]高建華.新形勢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5(3):28-30.
作者:李純 單位:益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