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計算機基礎的應用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高職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困惑
根據我們的調研發現,現階段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在大多數高職院校由基礎部或公共計算機教學部門負責日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困惑,比如:教材統一化,教案統一化,課件統一化等,這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⑴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各個專業學生學習的內容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公共部門負責教學,教案與課件統一,這使得無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要求,對文、理、工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進一步的重點引導,無法與他們的專業課程學習進行融合以達到輔助學習效果。
⑵不同專業的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相同專業的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相對內地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要高一些;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給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中帶來困難。
⑶教學的方式、方法單調。由于基本上是采用統一教案、統一課件,故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大同小異。大多數教師仍采用課堂集中授課一次與機房上機操作一次相結合的授課模式。缺乏在課堂中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⑷教材建設相對落后。這幾年計算機技術發展十分迅速,而不少的高職院校公共計算機文化基礎授課內容依據市面的教材,而已經出版的教材內容均滯后于現實需求。以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等為例,部分高職院校仍在介紹WindowsXP操作系統,Office2003等內容,而目前較為主流的Win7、Win8、Office2007及以上的版本卻不予介紹。諸如此類的問題應在公共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過程中及時得到解決。筆者認為教師自編講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彌補教材的一些不足之處。
⑸教學考核方式有待進一步探索。根據我們的調研發現,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考試是以浙江省一級計算機水平考試為依據,采用上機操作形式,甚至有些院校以省計算機水平考試成績替代課程期末考試成績,而這樣的教學考核方式難免會讓人理解為應試教學,失去了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最基本意義。考證只是水平的象征和檢驗,絕不是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學好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作用是輔助學習其他專業課程。
2高職院校不同專業學生對計算機文化基礎模塊學習的需求統計與分析
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分為以下模塊: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模塊、Windows操作模塊、中英文字錄入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數據庫使用基礎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同時對電子、化工、建筑、會計、英語、市場營銷等涵蓋工、理、文、商科不同專業教學內容進行調查。調查發現,不同的專業學生對不同的模塊需求各不相同。
3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實施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
根據上述的統計數據,我們對其結果進行了分析,如圖7所示。圖7中,分別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模塊、Windows操作模塊、中英文字錄入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數據庫使用基礎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進行了學生學習需求統計和分析。從圖7我們可以發現,各個專業對Windows操作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這四個模塊的需求比較大,因此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對上述的四大模塊加強教學。不難發現理工科學生相對文科學生而言在數據庫使用基礎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等方面要求高一些;同時發現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數據庫使用基礎模塊也同樣有著像理工科學生一樣的需求;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對中英文字錄入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要求比其他專業都要高,我們認為這與學生未來就業定位有一定的聯系。我們探索了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實施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
⑴合理規劃教學內容。課程組授課教師根據所授課的對象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根據調研分析結果對文理工科在內容上做相應的調整和拓展,達到有的放矢。
⑵教學團隊分工與協作。從原來的教研室統一教案、統一課件、統一教材,到教學團隊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模塊備課,并將模塊備課的授課資源相互分享。同時每位教師也依據不同專業班級有選擇性地對模塊內容進行增減。
⑶突出實際教學效果。對每一次課程授課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從內容上更加突出計算機的實用性,結合當前的計算機技術及時補充授課內容,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的結合,課堂邊學邊做。授課地點選在實驗室,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先理論后操作有一定的區別。
⑷考核方式創新。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輔助其他課程學習。考核不應只是將省一級計算機水平考試通過率作為教學目標,而更應重視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使用計算機提高效率。比如,每年畢業班的學生都會因畢業論文格式而糾結和煩惱,課程組成員在講授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時就以我院的畢業生論文及論文格式要求為例進行排版,讓學生提前學習論文排版。畢業生就業求職簡歷的制作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素材,這樣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該課程的學習實用性。
4結束語
本文根據非計算機專業類高職學生的需求,緊密結合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入研究計算機基礎應用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案,通過大量的調研,并結合課程組成員多年的經驗,在關注各專業對計算機基礎應用不同要求的同時,又兼顧計算機基礎應用的通用性特點,給出專業、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相互交流動態的計算機基礎應用教育教學設計方案雛形。從而改善了現階段各個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計算機基礎應用教育的實際教學內容,進一步的推動了高職教學職業化教育。
作者:胡海燕 賴林弟 孟曉佳 胡克滿 單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