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摘要:交叉學科融合視野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新思路,越來越受到高校老師的重視。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將交叉學科融合能在高等教育開始就能融合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研究中,進行實踐和探索,針對專業之間的學科交叉融合構建基礎平臺,跳出傳統單一學科培養的主流。隨著計算機計算的迅速發展,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交叉學科大學計算機基礎創新能力學科研究

    1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1.1大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薄弱

    非計算機專業的大一新生入學后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就是大學計算機基礎,隨著計算機的迅速普及,地區差異、教學條件的不同,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熟練程度不同,有的學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就接受過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操作實踐的教育,熟悉計算機的基本常識,能夠熟練計算機簡單應用。但有的學生由于對計算機不感興趣,或者來自農村經濟落后地區,對計算機的了解很少。差異不同的大一新生,在同一個課堂進行教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對講授課程不感興趣沒熱情,基礎差的學生計算機操作不熟悉,失去信心[3]。

    1.2大學計算機基礎理論內容陳舊,教學乏味

    以前大學計算機基礎只有在高等院校開設課程系統學習,但隨著計算機飛速發展,計算機廣泛應用。現在學生家庭都有計算機,在中小學都開始普及計算機教育,中小學開設的內容和操作實踐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有相似性,內容沒有跟上時代的迅速發展,知識比較陳舊。PowerPoint課件教學形式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理論教師普遍使用的方式,提高了課堂內容更直觀形象,與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上課是以教師授課為主,教師作為主導作用,學生被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本能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習效果不理想[4]。

    1.3實驗課與學生專業結合度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差

    現在計算機在各個領域廣泛的應用發展,科學的研究不僅需要專業應用能力,還需要計算機的各種方法手段,在本科教學計劃中,由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整體課時比較少,學生自己操作實踐的練習比較少,但實踐動手操作是非常重要,同時對不同專業學生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需求不同考慮的比較少,實驗內容甚至實驗要求都相同,以驗證性和演示性為主,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設置比較少。按照教師的教學過程應用,學生不會將學會的知識應用到自己本專業中,缺乏創新,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大膽創新的興趣,導致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

    1.4師生比例失調,教師壓力大,晉升難

    從學科角度來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老師屬于“邊緣人物”,進修機會很少,教師跟蹤新技術、新發展趨勢等比較困難,缺少研究方向,不能擴展新的研究領域,科研研究成果少,教師晉升比較難。在不具備其他專業知識的條件下,很難深入做好個各個專業的背景知識,難以開展和其他專業交叉融合教學。

    2高校交叉學科融合發展現狀

    1)人才隊伍建設難,交叉學科發展所面臨的首要瓶頸是復合型人才缺乏。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基礎和前提是有一支能力出眾的學科交叉融合型師資隊伍,只有具備強大的師資隊伍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才能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思想影響,高校在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夠成熟,教師在實踐活動中只是“參謀”不是“決策者”,擔任學科交叉融合的老師都是從單一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中發展過來的,了解學科交叉融合還不夠深入,對本專業外的本科知識體系不夠充分掌握,沒有意識的安排、思考交叉學科融合人才的培養過程,只是為完成特定的一個研究課題[5]。2)交叉學科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對交叉學科發展全局性、整體性的理論、方法、戰略、對策研究。3)缺乏學科交叉兼容機制,現有科研、教研傳統體制都是按文理分家、學科分離建制的。交叉學科的出現與傳統單學科管理體制發生了深刻沖突。

    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助力交叉學科融合的發展

    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跨界融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將從實證、理論、設計和實踐等四個方面開始研究,分別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教學設計、課程開發、相關教學資源建設等工作,并通過試點實驗,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如何能夠更加適合學科專業、適合學生發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議。

    3.1理論課程內容設置

    教學內容:主要依托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來進行講授,并逐步引入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相關內容。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將目前該專業與“互聯網+”模式所形成的新產業與新業態的經典案例與學生共同分享,引導學生設計和創新“互聯網+”本專業模式的新構想。

    3.2改變傳統授課模式,由被動變為主動,搭建創新實踐平臺

    將以往的集中授課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教學方式,改革變為以互動交流模式為主、注重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式,不同的課程內容采用不用的教授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不同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搭建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專業資源建設、案例設計、基礎資源建設、學生資源建設、專業知識獲取、專業數據獲取等。

    3.3培養學生學科交叉意識

    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實踐中,無論學科還是專業,其邊界都是相對的,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固定疆界,科學研究本質是不斷挑戰人類未知世界的過程,科學進步本質是學科知識邊界和壁壘不斷被打破又不斷形成的過程,大學人才培養的學科專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大學科觀念應成為進行大學人才培養的指導價值觀,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與跨學科教育融合,培養學生開放的胸襟,能夠從更廣闊的視野看待單一學科的局限性以及學科之間的聯系。利用現有的互聯網資源和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各個學科進行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培養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獲取所需要的數據、善于分析和處理數據以及共享數據等一系列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較好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4結論

    交叉學科融合是培養本科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途徑,是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能夠將交叉學科融合這個指導思路應用到教學中,借助交叉融合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本專業問題能力,是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于申,張永存,楊春秋.基于學科交叉培養本科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16(4):1-3.

    [2]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規劃綱要[C].2016:243-322.

    [3]王建彬,張菁,王穎.多元化分層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科技縱橫,2016(7):247-248.

    [4]王建彬,何東鋼,陶冶,等.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18-19.

    作者:王建彬 李響 孫濤 程羅德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成人狠狠色综合|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啪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