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課程體系構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課程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課程體系構建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職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通過分析計算機基礎的特點,并結合筆者所在學校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建設的改革實踐,對如何構建職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建設

    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與數學、語文、外語課程相比,被賦予了同等的地位,這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為職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計算機基礎知識、實際操作與技能方面的教育,旨在使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相關技術知識,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計算機素養,為將來利用計算機解決自身專業出現的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能力已經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知識結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考核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行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改革,是我們必須面對和研究的課題。

    一、職業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結構復雜,層次多元化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加大了對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投入。很多中小學開設計算機課程,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需要。但中小學階段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屬于輔修科目,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沒有被作為考核和升學的依據,這就造成了高職學生入學時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高職教育采取相同起點共同授課的形式,從而使得基礎結構、層次多元化的弊端大大顯現出來,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沿襲傳統教學模式,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脫節1.傳統理論課教學在教學中發現,目前的高職學生不管以前是否接受過計算機教育,他們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都較為薄弱。例如,選購計算機應當關注哪些核心性能指標,如何管理、維護和使用計算機,目前計算機市場上的常用主流配置有哪些,計算機的應用軟硬件組成情況如何等,很多學生都不清楚。2.傳統實踐課教學在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傳統教學中,大都存在注重理論、輕視實踐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學生自我創新能力的發揮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甚至在授課過程中過多地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整堂課灌輸理論知識,師生很少互動,在講授過程中不關心學生是否接受、是否感興趣等。在傳統實踐教學中,教師多采用“注入式”教學,是“帶”實驗,而不是“指導實驗”,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確定教學內容。而且整個教學過程統一進度和要求,不利于對學生因材施教。這種完全聽從教師安排的教學模式,無法使學生掌握工作必備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也阻礙了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探究

    (一)改革教材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的選擇上,根據職業院校的學科性質及專業特點,筆者所在學校采用校本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這是一本工作過程系統化教程。該教材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它以實際情境為范本,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積極動手、動腦,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材的設計以工作過程為依據,列舉并整合崗位任務需求,根據崗位需求確定學習內容。

    (二)改革教學內容這本教材將學習情境劃分為六個模塊,每個模塊的教學內容都不相同。例如,模塊一為“編輯Word文檔”、模塊二為“制作電子表格”、模塊三為“制作演示文稿”、模塊四為“管理和配置操作系統”、模塊五為“善用工具軟件”、模塊六為“善用Internet”,它們都分為四個學習子情境。

    (三)改革教學方法目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采用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改革方式,其教育理念注重“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載體的人的全面發展”。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打破原有的知識體系,重新整合,以行動為導向,相同的流程,不同的內容,使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將理論知識融于實際工作任務中,以達到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目前,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改革在職業教育領域應用中效果較好。1.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的優勢(1)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工作過程進行系統化設計,任課教師采用“手把手—放開手—甩開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變化的內容以及不變的流程,讓學生形成一整套的流程,逐步讓學生形成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完整遷移。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綜合技能,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進一步滿足實際崗位要求。(2)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作為一個“引導者”組織學生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而且,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需要更多的跨學科的知識遷移。因此,不但要求教師對工作目標、工作過程非常熟悉。特別是在教授跨學科知識的時候,教師還需要把專業知識、教學理論和實際操作結合到一起。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結合具體的崗位要求,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職院校教師的綜合技能水平迫切需要得到提高。2.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的實際應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念之所以在職業院校中得以廣泛應用,就是因為它符合行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需求,結合理論,立足崗位實踐,充分實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具體的實驗研究,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將學生分配在相對固定的機位上,4人為一組,選擇每小組學習能力強的人為小組長。教師可以在實驗之前,幫助學生熟悉學習情境,細化實驗任務。實踐證明,通過任務驅動進行教學,不僅目標明確,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還可以很好地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和合作的快樂。

    三、小結

    通過實施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基礎不一、沿襲傳統教學模式以及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脫節、學生動手能力差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會有更多新的問題和挑戰。這就要求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師勇于探索、勤于實踐、善于鉆研,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適應時代需求的信息化、技能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崔紅梅,馬弘躍,畢玉革.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方法[EB/OL].

    [2].周世兵.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究[J].江南大學學報,2008(2).

    [3].何燕.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J].計算機教育,2008(20).

    [4].丁才成,李東升,丁敬敏.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中高職課程銜接實證研究[J].職教通訊,2016(36).

    [5].王玨輝,張向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析[J].教學新思維,2019(10).

    作者:孫晶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職業學院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成人禁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a人片|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亚洲激情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1314成人网|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国产成人十八黄网片|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一级片|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