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金融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十分迅速,且在社會上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然而由于互聯網發展過快,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問題,對互聯網用戶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對互聯網金融管理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應對風險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防范策略
1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主要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金融行業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社交網絡,將廣大用戶聯系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一個自由平等的互聯網平臺,實現自身效益。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雖然沒有一些發達國家長遠,但是整體來看,發展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1990年-2005年期間是初始階段,傳統的金融行業逐漸慢慢轉化為互聯網行業;2005-2011年左右,是互聯網發展的高峰期,主要體現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受到了廣大網民的支持,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條件;2011年到現在,互聯網多渠道發展迅速,業務模式也越來越廣,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目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碰上了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創新,這將是全球矚目的大事,一個時代的體制變革,一般會伴隨著重大的金融創新。互聯網金融順勢而生,區別于傳統的金融機構,在中國更受中小企業的青睞,中小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根據我國出臺的相關政策可以看出,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已經被列為首要任務,而互聯網金融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這對中國金融業未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1]。
2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問題
2.1網絡安全風險
互聯網金融雖然為廣大網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是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素。首先就是網絡安全風險,目前,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很多網民的信息曝光度高,對網民的人身財產和信息產生了嚴重的威脅。比如,現在最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存在技術漏洞,很多用戶在使用時,不僅信息泄露,資金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在選擇第三方支付成功后,會出現資金被盜的情況;再比如,一些黑客入侵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導致系統癱瘓,大量用戶信息曝光。這一情況體現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政策的不足,大多數企業都是根據企業自身情況設立管理制度體系,而這一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的杜絕金融風險,不僅損失了在用戶心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2.2技術風險
互聯網行業,對技術要求特別高,一旦發生技術安全風險,后果不堪設想。但是由于現在互聯網行業還在發展中階段,國家的相關法律也并不完善,大部分都是企業自身在管理制約,這種情況下,許多只圖一時利益的企業會渾水摸魚,混入互聯網行業,對技術選擇也不精準,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檢查核實,也沒有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風險控制,長此以往,導致了信息傳輸過慢,風險問題進一步增加。
2.3信用風險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為廣大用戶帶來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由于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行業,用戶只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沒有實質性的線下接觸,因此,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受到一定的質疑,增加了信用風險。比如,用戶因自身需要,借了一筆資金,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如約還款,就會引發信用風險[2]。
3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策略
3.1加大國家監管力度,完善監管體制
雖然互聯網的發展史相對較短,但是互聯網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影響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有趕超發達國家的趨勢,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應該加大國家監管力度,完善監管體制,這樣可以嚴厲杜絕一些不法企業或者用戶,非法集資、投機取巧、盜用用戶信息等情況,凈化市場環境,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保障。
3.2加強技術管理,增加行業自律性
互聯網行業屬于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在目前監管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各企業注重自身的自律性,加強技術管理。比如,企業可以定期舉行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加強自我控制,自我監督的意識,企業和企業之間也可以互相監督。同時加大技術方面的培訓和管理,不僅可以降低風險,而且還可以凈化市場環境,避免企業與企業之間不必要的惡性競爭[3]。
3.3增加風險控制制度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國家和企業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其正常的發展運行的關鍵就是風險控制,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體系還不夠完善,這種情況下,風險控制制度的建立勢在必行。比如,企業可以建立企業內部風險監控制度,或者從外部聘請一批專業的風險控制人員,對企業運行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和規避,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
4結語
進入21世紀,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雖然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相信在國家的大力監管和企業的自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必定能健康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炯.互聯網金融風險特點及防范策略探析[J].經貿實踐,2018(05):131.
[2]云佳祺.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7.
[3]李樹文.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6.
作者:范哲綺 黃嘉威 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