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報告中指出,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中的重點問題,解決農村地區的貧窮現狀還需依靠農業技術的革新,因此,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科研單位投入經費的比例逐年增加,為促進農業科研單位對科研經費更加高效合理的使用,研究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顯得尤為關鍵。為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目前農業科研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促進農業科研單位持續高效產出,更穩定、健康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農業科研;經濟管理;對策
(一)會計核算基礎欠缺規范化
農業科研單位作為國家直屬的事業單位其在實施會計核算基礎時,多使用收付實現制。雖然此制度利于財務收入增加,但其不利于對單位內部的財務進行管理,尤其不利于單位內部的資金周轉,一方面因農業科研具有季節屬性,當科研人員下鄉進行實驗活動時,由于資金未撥付到位,則需單位預先進行墊付,同樣,由于政府部門的財政補助下撥不及時,也需單位對科研經費進行墊付,等到項目驗收時,才能將資金缺口補上,長此以往,不利于農業科研機構整體財務資金的周轉。
(二)科研經費管理缺乏合理化
目前農業科研機構內,對科研成本的預算科目界定范圍存在界限模糊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政府收支經濟分類科目與科研項目預算科目存在出入的原因造成的,為此,部分科研人員認為只要與科研活動相關的費用項目都可以進行支出,但現實情況往往造成了單位財務內部出現科研經費管理缺乏合理化現象。以差旅費為例,部分科研單位用會議費用來補貼差旅費,無疑,此種操作破壞了專款專項的支出結構,另外,對材料費的范圍限定不清,也使得材料費報銷費用增加,成為科研經費管理中一種不合理現象。
(三)預算編制缺乏科學化
因農業科研項目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項目在預算編制時,許多應花費用未能編制到年度項目申報書中,造成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如一些專家評審費,外協費等等,因缺少預算編制科目,使得這些費用的支出成為問題,農業科研單位在資金來源項上,也因為,來源廣但周期長而使得財務部門對該類資金無法進行準確預估。
二、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解決路徑
(一)轉變會計核算基礎
權責發生制以期為會計核算單位,凡屬此期項目,雖款項到位與否都歸入到此期會計核算中,反之亦然,因此,在農業科研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用以作為會計核算的基礎,一方面可以提升政府財政撥款效率,提升單位內部預算管理體系的改革,另外可為農業科研單位建立起績效考評提供現實有據的基礎,權責發生制還可以對農業科研單位內部的全部資產進行合理化監督,加強對科研經費支出的把關,提升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
(二)強化科研經費管理
首先,農業科研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對科研經費的審核及支出過程中,需進行嚴格審查,杜絕不合理支出項目,另外財務部門可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監督體系,對科研項目中的各個階段費用支出進行監督,借助互聯網技術,可為各項目科研經費的管理建立起一個信息共享的查閱平臺,一方面可供科研項目負責人查詢費用使用情況,另外一方面也可方便財務人員對科研經費的各項費用進行預算及監管。
(三)科學的編制預算
一是財務管理部門人員需從自身做起,對財務預算編制進行多次強調,以引起全單位所有部門人員的重視,幫助財務部門共同做好本年度的財務預算編制工作,單位負責人也需做好牽頭工作,將各科研項目負責人與財務部門人員聯合起來,對項目預算支出進行合理化,科學性的編制,另外,財務部門人員在對事業收入及上級補助收入的填列,也在結合上一年度收支的情況下,做出合理預估,另外農業科研單位的財務人員需加強對決算的審核與分析,減少預決算間的差異,對存在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一但預算批復下達時,財務部門人員則需將下達文件傳遞給全單位內的所有人員,在單位內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預算執行體系,強化預算編制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農業科研單位因其單位自身特殊性,使得科研工作情況與財務上反映出的指標成正相關性,因此,加強對單位內部財務人員的管理及經濟問題的分析,找出弊病,合理摒除,加強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及職業道德,對提升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提高科研單位的科技成果產出,都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張非非,黃亞,馮海波.科研事業單位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4):65-66.
[2]張蘭萍.淺析科研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7):85-86.48
作者:李文君 單位:河南省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