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政農業公共支出績效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的在農業方面的財政支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關于三農政策的進一步深化落實,國家的財政支出在惠農政策上的力度也逐步地加大,然而在農業財政支出的效益上卻并沒有得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于農業財政支出的績效管理存在問題,無法對農業財政支出的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本文主要研究財政在農業支出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農業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幾點建議。
對農業財政支出進行績效管理是為了更好確保財政支出的資金可以更好地實現其應有的效果,通過加大對農業財政的支出可以帶來以下效果:農業總產值的提升、農產品和糧食的產量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惠農資金的增加等方面,這些效果是衡量農業財政支出的重要績效指標。通過對這些指標的衡量來判斷農業財政支出是否進行了科學的使用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加強對農業財政支出的績效管理,才能確保農業的財政資金可以真正地落實到實處,實現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目的。
一、農業財政支出概述
財政支出通常也被稱之為公共財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進行社會服務和公共產品的供給,為了實現對社會共通需求的滿足,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投入。農業財政支出就是政府對農業的各種財政支出,其中既包括了中央的財政預算關于農業的資金投入、地方的財政預算關于農業的資金投入、國家關于農業項目的資金投入、國家對于農業的補貼等。
二、財政農業公共支出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地方財政支出資金到位率低
一般情況下,地方財政在對農業支出的資金到位上情況很不樂觀,主要由于地方的財政實力比較低,導致承諾的配套資金難以及時的到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經過國家審計部門統計,中央預算在農業支出中的資金到位率達到95.57%,而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的到位率不足50%。地方財政關于農業支出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一部分源于地方財政自身的財力問題,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的籌集資金的能力較差。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盲目的申請項目,項目的資金需求量遠遠地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圍,在政府部門中有專門的進行找項目的部門,通常只是盲目地跑項目、上項目,不去考慮地方配套資金的承受力度,這就導致地方配套資金出現難以到位的情況。
(二)少數農業財政資金存在被擠占和滯留的現象
由于政府部門盲目的上項目,過多的項目出現整合的情況,導致部分項目的資金被其他的項目擠占,在項目資金的管理上目前存在以下情況:部分項目由于缺乏前期的準備或者準備不充分,導致項目資金被擱置;部分新項目在項目的招投標以及合同的簽訂上用時過久,進程過于緩慢;部分項目資金被用來進行以往工程欠款的償還。審計部門也曾經提出,國內的專項資金在管理、分配和使用中不規范的問題比較普遍,其中的涉及內容和涉及金額也在逐步地上升,有的單位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并不規范,往往將專項資金用到彌補其他項目的支出上。對于農業財政的資金使用情況,往往是重分配而忽視管理,導致項目資金缺乏有效的監督。
(三)財務管理不規范
由于部分政府財務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不足,業務水平不強,導致財務上存在不規范和不健全的情況,比如對于專項資金的管理并沒有建立專門的管理賬目,也沒有嚴格按照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這就導致了會計賬務、原始憑證、審核手續、賬務處理等方面不規范,出現財務信息失真的情況。此外,部分單位對于財務管理的概念十分模糊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只是簡單地將財務管理等同于會計工作,導致職責不清,無人復雜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工作,在項目資金的使用上也是隨意地進行項目資金的支配,缺乏財務管理對資金的管理和監督。
三、完善農業財政支出的績效管理
(一)農業項目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建設
政府應該根據農村發展的需求進行農村發展的規劃,確定農業發展的工作重點,進而根據農業項目的規劃來進行農業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農業財政資金的使用應該依據制定的年度或者階段性的工作重點來實施,農業的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作為資金分配的重點,對農業的經濟安排做好規劃工作,對農業財政資金的效益與支出來進行對比,確保每一項支農資金都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此外,還應該進行農業項目的整合工作,將農業財政支出資金同脫貧工程、舊村改造等項目結合起來,避免出現重復的資金投入導致資金利用率下降和項目資金需求超過自身的資金供給量的情況。
(二)提升農業財政資金的使用率
農業財政資金存在資金相對分散、資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因此,應該對農業財政資金進行整合,來提升農業財政資金的資金使用率。首先,在財政資金的源頭上進行把控。國家財政部門來牽頭,要求地方財政設立專門的農業財政資金賬戶,對資金的分配、使用進行管理和監督。其次,明確財務管理各部門的職責。要明確各涉及農業資金的單位職責,在對農業財政進行資金整合的基礎上,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尤其是在農業項目的申領上、農業財政資金的使用上,需要有明確的責任歸屬。最后,完善農業財政資金的管理。針對區域內的農業項目進行管理,將區域內的農業項目進行整合,實現區域內農業項目的協調和互補,實現對農業財政資金的有效管理。
(三)加強對農業財政資金的監管力度
農業項目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都必須在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透明機制下來進行,對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明細和管理情況要有社會的公示。包括財政部對農業項目的財政資金的支出數量,地方財政部門對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都需要社會公眾來進行監督。此外,還需要國家審計部門對財政部投放的農業資金進行監管,確保項目資金落實到實處。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三農政策的不斷推廣,各種關于農業的惠農項目得到很大的發展,財政部門對于農業項目也給出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國家財政撥放的農業資金的使用流向以及資金的使用情況成為人們關心的內容,對農業財政資金進行績效管理,是對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對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和提升農業財政資金的使用率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婕.農業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2.
[2]胡津峰.淺談地方財政支農支出的績效管理[J].財會研究,2014(4):13-15.
[3]梁素萍.財政公共支出績效管理模式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4(3):139-142.
作者:丁清法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