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研究及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許多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的標準和實行過程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導致績效考核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了健全此項制度,本文從績效考核的建設目的、建設標準以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展開討論,探索了如何能讓績效考核管理實現創新化、實用化。
關鍵詞:績效考核;企業;管理制度
前言
績效考核是指企業在制定了一定的目標后用其自定的一種或多種標準,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和取得的成果進行標準化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比,以此激勵員工更好地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業績。在一些發達國家中,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通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并通過實踐已經趨向于成熟,但是在我國,大多數企業缺少對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經驗,導致考核僅僅是考核,很難在更高的層次上發揮其作用。
一、企業績效考核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
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就是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狀態和工作取得的成果,因此其結果能最直觀地表現出一位員工的工作情況、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和其自身的優缺點。通過績效考核,企業可發現一些優秀的員工并給予一定的獎勵,符合了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給員工更加努力工作的動力,企業也可以通過考核結果提示的員工優劣勢來安排員工去到更能創造價值的職位或工作地點,更有利于管理員工。合理的績效考核也可以激發員工的競爭心理,可在企業內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也能提高員工對待工作的熱情度。
(二)有利于了解公司發展狀況
績效考核結果不僅顯示了員工個人的工作狀態,也可以顯示整個公司的發展狀況,因為績效考核也是一種對生產過程的管理和督促,周期性的績效考核后的匯總結果其實就是公司在本階段的發展狀況,借此可評估公司在本階段是否完成了應完成的目標。特別是當某些公司有項目需要完成時,績效考核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幫助了解任務的完成程度以及完成還需要的時間,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現狀。國有企業更需要重視績效考核,因其所需完成的項目都較為重要,對質量和工期等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但其員工又因為在國有企業,很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導致項目無法完美地完成,有效的績效考核管理能幫助這類企業了解現狀,更好地組織員工完成工作。
(三)有利于制定未來發展計劃
當績效考核結果揭示了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后,如何使企業在下一階段有更好地發展又成了問題,不過,仍可以從已有的績效考核結果中得到提示。通過考核結果,可以挖掘出許多問題。在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在人員的分配和職位的分配中常常人情大于能力的情況發生,這樣是極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的,如果這些企業也能進行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就能發現人員管理的嚴重問題,如果能加以改善并且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就有更大的希望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運用和企業的業績進步[1]。同時,在一些大企業中,通過對本階段企業運營情況的了解,可以為下一階段公司的發展制定更合理且更實際的發展計劃,避免了公司的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也可以讓所制定的企業發展計劃更貼近不同部門員工的工作內容,給員工歸屬感,幫助公司創造更好的工作氛圍。
二、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制度中的問題
企業績效考核的價值已在上文進行了說明,但要實現其價值,都離不開有效并且合理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國企業對績效考核管理的經驗還有所欠缺,許多考核都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對其進行研究和探索,也就不能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
(一)考核方式有不足
目前,績效考核的方式還存在較大的不足。首先考核的內容和標準并不算合理,無論在何時期的績效考核中,其內容和標準都要根據員工所在的職位的特性和工作內容來制定,才能更好地評估員工的工作狀態,但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中,績效考核內容的設計并不全面,容易出現某幾個關聯性不大的職位共用一套評估系統,并不能完全對應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不能科學地反饋員工真實的工作狀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員工的不滿,減低員工對工作的熱情;或者導致員工片面地注重所考核的內容,忽略本職工作,給公司造成損失。
(二)考核過程有缺陷
首先許多企業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存在問題,許多企業在績效考核后并沒有明確告知職員,導致員工不清楚自己是否盡職,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公司在考核后應該加強與員工的交流,解決員工對于工作的疑惑,也讓員工知道自己扣分的原因,防止出現員工想要提高考核成績卻無從下手的情況。其次,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很少聽取員工的建議,其實員工是考核的主體,能感受到許多考核制度的不足之處,如果企業不重視員工的想法,會導致員工對績效考核制度產生排斥心理。最后,企業考核的過程還不夠透明化和公正化,甚至存在許多管理人員只通過印象對員工進行評分的情況,容易引起員工對考核工作的懈怠和不滿,認為做好做壞都沒區別,反正只是管理人員的個人想法[2]。
(三)考核結果管理不完善
為了發揮出績效考核制度的價值,管理層必須對考核結果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可行的發展計劃,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力,讓企業走向更有前途的發展道路。但事實上,很少有企業能做到結合考核結果制定發展計劃,大多數僅僅還停留在考核這個形式,沒有發揮其本身的重要作用。大部分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的企業都是不夠重視考核結果,沒能根據考核結果制定出相對應的獎懲方案,非但不能提高員工積極性,還讓一些下屬部門有了敷衍的心理,不能根據員工真實的工作狀態提供數據。還有小部分企業過于重視績效,忽略了企業的根本,員工盲目追求指標而不是工作質量和工作價值,反而造成了企業的虧損。
三、關于完善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方案
(一)完善考核方式的合理性
企業要完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確采取此項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還是為了充分了解公司目前階段的發展狀況,再基于目的建立標準,可以參考目前許多企業都青睞的方法,如行為導向型的關鍵指標法、等級鑒定法、360度考核法等。也在注重考核的周期設置,太短會導致員工的懈怠心理,太長又會不能及時反映員工的工作狀態,也讓員工難以調整,筆者認為可以進行一季度或者半年一次的考核周期,較為合理。在考核的過程中,可以先對員工保密考核的內容和評估標準,但在結果公布后一定要明確告知員工,讓員工知道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及時接受員工的反饋,不損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可以建立相對應的合理獎懲制度,對優秀的員工加以語言鼓勵和薪酬獎勵,讓員工充分重視績效考核。最后,要突出績效管理系統可以對員工進行綜合管理的優點,讓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發展目的相連接,讓員工明確自己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是相連的,挖掘員工的潛力,進一步提升員工能力,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系統的優越性。
(二)加強考核制度的科學性
企業績效考核制度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競爭的制度,所以其一大關鍵就是一定要保證公平公正公開,而多數開展績效考核制度的企業都會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員工的升降職也會參考績效考核的結果,如果績效考核的結果不公正,對員工和企業的傷害可想而知,因此績效考核對考核小組的要求比較高,管理層要重視這一方面,避免審核者的主觀因素影響到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同時,被考核的主體不應該只是員工,還應該包括管理層和考核評價小組,從而保證整個企業有良好的工作氛圍,盡量避免某一類員工不需要考核而導致其他員工不滿的情況[3]。
(三)豐富考核辦法的多元化
在大企業中,參與績效考核的員工眾多,他們也來自不同的部門,工作內容有時大相徑庭,所以用單一的考核標準來對待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所以要進行多元化的考核。在進行對能力的考核時,除了基礎的工作態度考察外,不同的部門運用不一樣的標準,如銷售部門就更注重業績和與人交往的技巧,研發部門就要注重想法是否創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特別注重人文主義,深入考察員工的道德品質,并且堅決拒絕道德存在問題的員工。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中,如某員工擁有某項發明專利,為公司帶來收益或者某員工是地區的道德先鋒,都可以給予他們考核加分[4]。
(四)重視考核結果的積極性
當企業績效考核已經得到結果后,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考核結果分析出現階段員工出現的問題和企業出現的問題,并且積極解決,比如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一些培訓,或者給企業制定符合現階段狀態的目標,高效地解決問題,給企業帶來更多收益。同時建立有效的反饋制度,讓管理層和員工更親密地進行有效溝通,幫助員工解決困惑,聽取員工對企業的建議,也能通過績效考核結果給員工安排更能發揮其作用的崗位。對一些考核結果較差的員工更要加以關心,和他們一起討論原因,商討對策,并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不要產生消極的心理,讓員工明白他們對于企業的重要程度,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企業更有凝聚力。
四、結束語
企業績效考核制度作為一項日漸流行的管理方式確實有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也有利于企業對自己的評估,其在操作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很容易得不償失。想要真正發揮出它的價值,還需要企業和員工共同努力,明確考核目的,制定出合適的考核標準,并著重分析考核結果,才能真正提高員工的積極度,讓企業走向更加高效和有前景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洪惠英.中小企業員工績效考核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2):94-95.
[2]秦艷瑋.民營中小企業員工績效考核問題研究[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5):36-38.
[3]鄭斌.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研究與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7(30):31-32.
[4]錢核新.我國中小企業員工績效考核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5):61-62
作者:唐謙 單位: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