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數據必將給教育帶來巨大的改變,曾經依靠經驗和靈感的授課過程,將被以數據分析為主的決策分析所代替。而計算機教學既是大數據技術的傳播載體,更是最應率先應用大數據技術的課程。無論如何,大數據已經就在我們眼前,已經悄然改變著教學過程,也必將深度改變學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
(一)計算機教學內容的變化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分析的成熟,大數據技術及應用必然會成為各高校重要課程。現在,美國的學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比如,大數據分析統計基礎、大數據分布式計算、大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等。國內一些高校也正在嘗試開設大數據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大數據,學數據分析。下一步,大數據基礎、大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的核心技術等等,必將成為計算機專業的必學內容,也會成為高校重要的基礎課程。另外,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和教育測評軟件將更多地使用在教學中,以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而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也必須熟練掌握大數據技術和分析方法。
(二)計算機教學思維的變化
原來的計算機教學基本是灌輸式教學,老師教授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C語言編程的模式、數據庫的基本架構,等等。大數據和互聯網的發展必然會改變這種授課方式,使知識的接受方式呈現多元化傾向。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更便捷的獲取學習內容。而課堂上單純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將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維,以更多的案例和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找“芝麻開門”的鑰匙,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待在課堂。同時,大數據帶來的將是對海量教學案例的數據分析,讓教師對計算機教學的難點及教授方法優劣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不必依靠教學經驗去判斷教學效果,完全可以駕輕就熟地進行互動教學,啟發學生尋找最優解決方案,將是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教學的突出特點,這是對計算機專業教學思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三)計算機教學模式的變化
目前,計算機教學主要模式是備課—教授—上機—測試,教師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課前備課。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會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后分析上,形成“備課—教授—上機—測試—數據分析—改進”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課后的數據分析將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整體學習行為評價,可以對學生上機測試情況進行細化分析,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中偏好、難點以及共同點等,從而得出學習過程中的規律,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個性化教學的深入開展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建立覆蓋學生學習全過程、全要素的信息庫成為可能,學生大量的試卷、課堂表現留存,學生的學習經歷及成長軌跡,學生的家庭情況等等,都將被涵蓋在大數據分析中。另外,前述的計算機智能教學系統和教育測評軟件,將詳細記錄學生每次答題的背景、過程和結果。這些信息讓教學分析變得更加容易,教師可以利用數據挖掘的關聯分析和演變分析等功能,依靠學生的某些學習特征,比如答題持續時間,具體回答步驟和內容(可以細化到每次擊鍵和每個筆劃),答對的要素和答錯的要素等等,在學生管理數據庫中挖掘有價值的數據,并分析學生的日常行為,研究各種行為的內在聯系,來據此形成針對學生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小結
大數據時代,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發掘學生的潛力,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依靠于理性分析。其實,教學活動傳授的不應僅是知識,更需要關照學生的靈魂。大數據讓教學活動離學生心靈很近,讓老師離自由發揮很近。未來,包括計算機教學在內的學校教育將會有更少的課堂與更多的實驗室,有更多的互動與更少的灌輸,有更個性化的服務和更靈活的學制。學校將不僅是課堂,更是舞臺。
作者:隆巖 單位:濟南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