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學校如何進行計算機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理論結合實踐
我們每學習一門學科,首要的都是學習其理論,等理論學習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進行實踐。然而對于中職計算機學科而言,這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而且需要記憶、實踐的東西十分多,如果先理論后實踐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脫節,因此我們應該注重理論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就應當讓他去實踐,檢驗自己的能力。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如下幾種學生:有的學生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覺得什么都懂,很好操作,就不認真學習;有的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的時候對答如流,操作起來卻抓耳撓腮,不知所措;有的學生懂上機,操作比較熟練,可是基礎知識考試卻總也不能及格這些學生出現這些狀況,都是因為理論掌握不扎實,實踐能力又較差,理論和實踐沒有得到很好的結合。例如,在講“文字處理軟件Word”一節內容時,單講“首字下沉”“圖文混排”“設置頁眉頁腳”等內容,會使學生聽得目瞪口呆,但在上機操作時,學生覺得豁然開朗。計算機是注重實踐的學科,如果教師只是講理論,學生即便記住了,仍然不會應用,因此,要理論聯系實踐,才能學以致用。教師要合理安排理論和上機的比例,在講完書本知識后,讓學生多上機操作,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計算機專業來說,機房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施。在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在機房上機的機會并不是很多,而大多數學生都坐在教室聽教師講課,甚至有時機房空著沒有人用,教室上課倒是安排得滿滿的。我們在教改中也應該考慮到這一點,不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機房,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增加投資,改善機房環境,經常更新軟硬件設施。在實訓教學中,只要學生不是惡意破壞計算機,我們就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實踐、去操作,讓他們盡可能多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二、開展小組互助學習,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與人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日益重要。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采取團體競賽互相督查的制度。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大概四、五個人,成員之間成績要參差搭配,而且必須由每個組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完成。教師要先把每個組的任務安排下去,可以是一堂正規的課,也可以是知識綜合實訓練習,然后指導每個小組完成課堂設計,課堂設計要包含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素材等,上機課時學生必須把課程通過討論的方式學好,并將素材準備好。課堂上再由第一位組員來講解,同時第二位組員配合操作演示,第三位組員作補充,第四位組員向其他組員提出問題,第五位組員解答其他組員提出的課程問題。在這樣的共同參與中,除了讓班級的每個人在分工合作中獲得必要的知識之外,還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也鍛煉了大家的團體合作與競爭意識,為以后在社會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了基礎。例如:在學生學完Windows、Word這兩門課,即將學習Excel和Powerpoint時,我就把每個小組的任務提前安排出來,并將每堂課的目標進行分解,盡量做到容易操作,然后將任務交給組長,再由組長布置每個組員負責的項目。雖然一開始,大家配合有些出問題,課堂鬧出了一些笑話,但只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持之以恒,實踐證明這種教學非常明顯,大家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都積極地參與進來,而且課堂非常活躍。
三、進行作品展示
人們都有一種心理: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受到別人的關注,得到別人的夸獎和贊賞。因此我們要給學生這個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我們可以將他們的一些作品進行展示,讓全班甚至全校的人看到他們的作品,或者建網站來專門展示其作品,讓他們在作品展示環節看到自己的潛力所在,感到驕傲和自豪,樹立自信心,從而激發其計算機學習、實踐的積極性。例如在完成某一實例后,抽取某幾個做得比較好的學生,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展示他們的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夸獎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使他們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被表揚的學生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趣盎然,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總之,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應形勢的發展,以“學生有一技之長”為主導,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
作者:張楊 單位:遼寧省調兵山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