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公園原生態環境景觀設計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建設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城市公園建設有效結合了城市建筑和園林景觀兩大要素,將城市和自然巧妙融合,打造休閑娛樂的舒適環境。在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城市發展理念進行公園設計,通過不同植被種類進行景觀區域劃分,從而打造舒適的公園環境,滿足人們的生活追求。本文就原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在城市公園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城市公園;原則措施
景觀園林建設是現代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維護生態健康,提升人們生活的舒適性和優質性,在原有環境基礎上進行景觀設計,打造多元化公園園林體系,將建筑設施和園林植物進行結合,能夠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原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在城市公園的應用原則
1、景觀生態原則城市公園建設需要遵循景觀生態原則,在原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不要打破固有的環境特點,避免導致水土資源和植被資源遭到浪費或污染。所謂“依水吃水、依山靠山”,生態改造的環境有河流湖泊,那么就要進行水庫建設,充分調動利用水資源,并以水為中心進行濕地公園建設,不僅可以具備美觀和休閑的實用性,還能進行湖泊河流等水資源的保護。依靠山區可以進行風景區建設,根據植物類型進行特色景區設計,從而滿足人們觀賞娛樂和爬山運動的需求[1]。2、植物利用原則城市公園建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種植原則,根據地理位置和地勢氣候等特點,進行植物類型的選擇和種植,選擇適合地區生長的植物進行園林設計改造。比如,北方地區可以種植木槿、山茶花、二喬玉蘭等花卉植物進行公園景觀裝飾,用不同色系、形狀的花卉類型進行搭配設計,并根據生長季節和開花季節進行組和,以確保公園的四季均會帶給游客不同的景觀感受。3、經濟節約原則除了自然生態原則,公園設計還要遵循經濟節約原則,提升成本利用率,在保障材料及設備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加強對成本的控制,科學縮短工期,減少成本浪費,節約政府開支,才能實現社會良好發展。公園建設一般都是政府進行投資,基本上沒有回報率,因此節約投資是公園規劃設計的重要標準。因此,創新、優化設計方法和種植工序,在設計前期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進行調整,保障工程順利實施,高效節約資金、資源。
二、原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在城市公園的應用措施
1、加強多元化植被種類的應用在原生態環境基礎上加強多元化植被類型的應用,豐富園林景觀環境,有助于提升整個園林的美觀性。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顏色、形狀,會對環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南方園林中木棉、橄欖樹、廣玉蘭等植物開花時非常美觀,但是花期集中在春夏,因此要搭配種植松柏植物和藤本植物,從而在秋冬季節不會造成景區干枯現象,避免影響公園整體美觀性。2、融合自然景觀理念進行設計融合自然生態理念進行公園景觀設計,將自然生態的元素作為主體,從而進行功能區的規劃,形成自然、休閑于一體的自然園林環境。人們對自然的追求和對生態景觀的喜愛決定了現代公園的發展方向,因此將原生態的自然景觀作為主導要素,在自然條件下進行改造,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從而讓人們真切直觀地感受自然。3、結合城市建筑特點進行功能區建設城市規劃不僅有自然生態景觀組成,還需要大大小小的建筑作為發展依托。建筑是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公園景觀設計改造中,不僅要加強自然生態的建設,還要融合建筑特點進行綜合設計。比如,在建筑外墻種植藤本植物,讓藤本植物將建筑包起來,與周圍植物互相呼應,從而起到較好的裝飾效果。或是在湖面中央進行高塔設計,一層層的塔狀結構與湖面相呼應,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登高觀景意圖,而且能在公園中起到地標作用[2]。4、在原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巧妙改造在原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改造,不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不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結構,形成自然的生態體系,讓植物和動物都能更好地適應環境,不會造成生態平衡被破壞。在原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行公園改造,可以高效利用水土資源進行景觀優化,打造綜合一體化的生態公園,滿足人們的生活追求,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三、結語
景觀生態建設要遵循自然、節約的理念,在原有生態景觀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依山傍水進行公園建設,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風景區,凸顯地區的植被優勢。同時,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行街道、小品、功能區設計,利用多元化植被類型進行空間規劃,并將自然理念和文化理念相結合,獲得園林景觀設計的多元化效果。園林景觀設計是圍繞人展開的,因此要從大眾的角度進行美觀性和實用性兩方面設計,并進行小細節的創新優化,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觀體驗和享受。
參考文獻:
[1]姜山.淺析建筑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建筑與景觀的和合之路[J].黑河教育,2016(7):74-76
[2]趙慎,陳爾鶴.園林生態學芻議[J].中國園林,2011(3):8-10
作者:紀凱 單位:南京市清涼山公園管理處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