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建筑設計中的原生態思想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設計是建筑的靈魂。在整個建筑的過程中,設計是一個建筑的靈魂,它將整個建筑行業設計的思想與傳統建筑的原生態原理相結合。現代建筑設計的理念需要與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設計理念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尤其是傳統建筑中原生態思想的應用,其對于綠色理念的設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整個建筑設計的其他工作過程中也是如此。本文就是對傳統建筑原生態思想和現代建筑設計的分析,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傳統建筑;原生態思想;現代建筑
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無論是傳統的建筑形式還是現代化的建筑形式,都有著相同的建筑設計理念,那就是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這一理念與原生態思想有著緊密關系,也是傳統建筑設計中十分重要的設計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如果不考慮環境因素,就會使建筑具備極大的破壞力。因此人們需要重新對建筑環境進行定義,這樣就會使現代化的建筑設計理念與傳統的原生態思想相適應,為現代化建筑設計提供重要的依據。
傳統的居民建筑中,對于原生態思想是非常重視的,同時,這也是一個使用極為普遍的建筑設計思想。在傳統居民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形特征進行建筑結構的設計,將當地的風俗和文化與建筑設計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建筑設計理念在傳統建筑設計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傳統建筑的設計無論是在營建的手段上,還是在聚落的格局上,都體現出了濃厚的生態思想。生態是我們生活的基本保證,如果生態被破壞,就會影響可持續發展。傳統的建筑設計并沒有忽略生態思想,而是很好的利用了生態,有些建筑將生態當做了建筑的一部分,從大自然的角度出發,將自然中的精髓提取出來,最大程度的保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有些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有些設計元素限制了傳統的建筑形式,例如天井院落民居,這種民居的空間比較小,而且室內的光線也十分昏暗,居住在里面的人長期處于采光不足的狀態下,而窯洞民居的缺點是通風不好,在夏季的時候,比較潮濕陰冷。這樣的限制因素對傳統建筑設計就起到了一定的限制性作用。因此傳統建筑的設計思想需要不斷完善,將傳統建筑設計中的原生態思想保留,促進建筑設計的不斷完善。
2原生態思想在傳統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2.1傣族竹樓
傣族是一個少數民族,所處的地區有著極大的高差,雨量比較充沛,常年基本無雪,而且竹材是主要的產物,由于竹材比較多,因此在住宅建筑中被廣泛的使用,以竹材為主的建筑又被稱為竹樓。竹樓主要是由竹子構成的,必須要選取比較粗的竹子,墻體使用的是竹編蔑子,主要的骨架使用的也是竹子,屋頂鋪的是草,樓板使用的也是竹篾,底層基本上是架空的,而且不需要使用墻壁,底層主要用于堆放雜物或者是飼養牲畜。這一建筑體現的就是原生態思想,在建筑材料上就地取材,拆卸也比較方便,庭院的建設也與環境融為一體,這些都是原生態思想的基本體現。
2.2江南民居
江南地區是一個如詩畫般的地區,這一地區主要的地形是平原和丘陵。例如蘇州民居,當地的人們利用當地的特色進行了基本的建筑設計,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采用了臨河而居的建筑設計方式,這樣的建筑設計方式在居住空間和布局上都體現了原生態的思想。蘇州民居的屋頂可以起到遮陽防雨的基本作用,有助于采光,建筑門的朝向基本以朝南為主,這樣的設計有利于自然光的獲取。而且在房屋的前面設置的是庭院和天井,在居住的周圍種上一些花花草草,這樣就會給人們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極具自然特色。
3原生態思想對于未來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前景
傳統的建筑設計方式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優勢,現代建筑設計也要借鑒傳統建筑設計的方式,將其中的精華引入到現代化的建筑設計中,也就是“原生態”思想。現代建筑設計中,使用的多是工業生產的一些原材料,忽略了生態景觀。伴隨社會發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人們對傳統建筑已經銷毀殆盡,究其原因在于,傳統建筑與現代社會發展存在的理念方面的差異,著重體現在審美以及需求上。因此,從現展角度分析,對于傳統建筑中優秀的設計思想,很多設計師都在探討如何引用至現代建筑之中,這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一位著名的設計師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當前現代建筑設計中,必須吸收傳統建筑中的優秀部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也能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不能僅僅追求建筑的美觀,而是要從建筑的多個層面進行分析,既體現生態設計理念,同時還需還原淳樸民風,最關鍵的是結合地域文化,但是又不能忽視美學因素,給居住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做到審美、文化傳承的高度統一,并且還需體現出節能。
4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建筑中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進行民居建筑時通常都會依據當地的自然、地形以及環境特點作為參考,充分利用當地有限資源,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這也是現代建筑中缺失的部分。
參考文獻:
[1]席田鹿.中國傳統造物思想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J].美苑,2012,(2).
[2]周學.傳統徽州民居的“原生態”思想與當代生態住區建設[J].工程與建設,2012,(5).
作者:李秋艷 單位: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