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建筑設計原理和方法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但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能耗問題與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實現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國開始大力推行綠色建筑,希望通過建筑技術與模式的改進創新達到減少污染、節約能耗的目的,可見,發展綠色建筑具備必然性。由譚良斌、劉加平編寫,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綠色建筑設計概論》一書,針對如何實現建筑的綠色節能提出系統且全面的建議,為我國推行綠色建筑提供了理論指導。全書共包括八個章節。第一章論述氣候與建筑的關系,分析影響建筑設計的多個氣候因素。第二章闡述綠色建筑的相關理論,主要介紹設計方法、設計原則以及設計過程。第三章介紹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設計,通過單側或雙側通風、風壓以及熱壓通風設計可實現建筑通風的綠色設計。第四章介紹建筑的采光,解釋天然采光的原則與設計方法,詳細解讀側面、頂部以及中庭的采光設計。第五章分析建筑的遮陽設計,綜合探討遮陽設計的考慮因素以及建筑遮陽的主要方式。第六章為太陽能設計,主要介紹被動式太陽能設計,詳細介紹其選址、朝向以及太陽房形式。第七章分析綠化與建筑環境設計的關系,植物綠化對綠色建筑具有凈化調節作用,同時介紹綠化設計的原則與方法,詳細描述屋頂、墻面、陽臺等地的綠化設計。第八章為綠色建筑的評價,主要解讀國內外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與標準。綠色建筑旨在實現節約能源、減少生態污染、構建良好居住環境的目的,設計師通過選址、建筑空間規劃以及對日照、通風等自然因素的合理利用,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環境質量。正如書中所探討的內容,在建設綠色建筑過程中,設計師始終遵循著相關原則與理念,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法實現目的。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主要包括高效節約性、同步化、整體設計化、健康化與循環化,其中,高效節約性是指綠色建筑的設計過程與目的應實現深度全面節約,包括水土資源、建材、人力物力以及經濟投入等方面;同步化則是指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案、施工過程、質量監督與管理的全過程都應嚴格踐行節能環保的要求,建設全方位、系統化的綠色節能建筑;整體化與健康化是指綠色建筑需整體考慮氣候、地理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使得建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小化,實現綠色健康發展;循環化則是指綠色建筑的資源利用應盡量滿足生態循環。基于以上建設原則,我國建筑的設計原理與方法也應做出創新改進,使其滿足綠色建筑的建設要求,以下即為綠色建筑建設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應用策略。
第一,設計師應深刻踐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重視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實際需求,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通過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營造綠色健康的居住環境。
第二,在實踐過程中,設計師應從多個方向考慮如何建造成功的綠色建筑。一方面,設計師應精心設計建筑的空間規劃與布局,將自然采光與通風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建筑空間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建筑因燈光照明與空調使用等造成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應合理選擇建筑材料,選用環保建材,在滿足建筑防火防震等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達到綠色健康的目的,建筑內部的電器也應選擇更為智能、環保的產品,在保障居住者生活質量的同時,減少污染,實現建筑節能的目的。此外,建筑的供水水熱系統也應符合循環原則,設計師應打造循環用水生態系統,二次處理生活用水,將其用于建筑環境周邊綠化設施澆灌或經過處理后重復使用,從而顯著節約水資源,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對于供熱系統,應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熱泵系統,滿足住戶的冷熱需求。
第三,建筑團隊可利用裝配式建筑實現環保節能目標,裝配式建筑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創新建筑模式,可以有效縮短施工周期,減少施工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裝配式建筑本身質量具有較高保障,這對我國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與應用發揮著促進作用。建筑行業是導致我國污染情況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推廣綠色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國建筑節能工作仍處于初期階段,相關理論研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關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技術方法的研究也需要更多專業人士的參與,這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藏存峰 單位:金鄉縣土地儲備和規劃事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