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機電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著重分析了高職機電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現狀。以中國知網的42篇文獻為樣本,從發文量,研究層次,發文單位、研究成果與區域經濟的關系以及研究焦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呈現出高職機電類專業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整體概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今后高職機電類專業的現代學徒制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校企聯合育人
1現代學徒制定義
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學徒培訓方式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合作教育制度,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徒)是在教師的理論知識傳授和師傅的實踐知識傳授中交替地進行學習和培訓,其根本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同時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團隊意識,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鋪墊。這種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的學習活動,已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現代學徒制已在中國各高等職業院校中運用,也逐漸成了中國最流行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之一。高職機電類專業就其專業特點而言,更應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校企聯合育人機制。
2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現狀
國家十分關切與重視職業教育,教育部辦公廳2015年遴選了165家單位作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行業試點牽頭單位,2017年又確定了第二批203家,2018年確定第三批194家。其中現代學徒制試點高職院校,占全部試點單位的73%,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截至2020-01,以“現代學徒制”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共有7706篇文獻,據知網文獻數量,按年度統計如圖1所示。其中2018年2027篇,2019年1818篇,預測2020年將達到2397篇。可見自2015年以來,以現代學徒制為研究對象的文獻數量呈穩健上升趨勢。究其原因,2015年國家出臺了大量政策性文件,也開始了現代學徒制第一批試點,推動了中國現代學徒制研究的開展,促使學者們從理論的研究向實證研究方向的轉變,高質量、創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也嶄露頭角。據統計,中國現代學徒制的研究機構形成了以華東師范大學、廣西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首的高校研究群,理論與實踐并駕齊驅,充分體現了研究者在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理論研究的同時,能夠在實踐中發現問題。
3高職機電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截至2020-01,在中國知網以主題詞為“高職機電”,關鍵詞為“現代學徒制”進行文獻檢索,共檢索到文獻42篇,本文將對這42篇文獻進行樣本分析。
3.1發文量分析
各年度發文量曲線近似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參照圖1。2014年以前沒有相關研究,2014年僅有1篇研究成果,自2015年政策支持以來,年發文量逐年增長,預測2020年將達到13篇,這與國家的政策和支持力度分不開。而平均每個發文單位的發文量為1~2篇,研究成果不多,由此可知高職機電類專業的現代學徒制研究領域看似火熱,實則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實證研究的更少。
3.2研究層次分析
研究層次分為行業指導(社科)類、基礎研究(社科)類、高等教育類、工程技術(自科)類、職業指導(社科)類、行業技術指導(自科)類。其中行業指導(社科)類、基礎研究(社科)類所占比例較大,共30篇,達到71.42%,而自科類的研究共4篇,僅為9.52%,說明多數研究為社科類研究,涉及企業技術層面的研究極少。
3.3發文單位分析
42篇文獻的發文單位,均為高等職業院校,僅有1篇署名了企業單位,且與高職院校聯合署名。說明了高職機電類專業進行現代學徒制研究的單位中,企業的參與度并不高。當前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與實踐表現出了“壁爐效應”(高校熱,企業冷)。
3.4研究成果與區域經濟的關系分析
將42所高職院校的發文數量,按照省級行政區劃分進行統計,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雖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共3批多達562家,但機電類專業有研究成果的僅集中在上述17個省份36家單位,其中發文量多的單位集中在江蘇、山東、湖北、福建,顯然這和區域產業類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派生了優質的辦學資源,推動現代學徒制教育的穩步發展。如江蘇是聞名全國的制造業大省,其制造業產業總體規模大,有活力,基礎好,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江蘇有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強勁需求,由此所帶來的輻射效應直接影響本省高職院校資源獲取量,因而研究成果較多。由表1還可以看出,36家發文單位中有17家單位為教育部公布的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而福建、黑龍江、廣東、河北各省均為非試點單位的研究成果,充分說明這些高職院校雖未被列入教育部試點,但他們在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路上積極探索,不甘人后,為推動高職機電類專業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3.5研究焦點分析
研究焦點集中在高職機電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構建(課程模塊)、教學資源庫、產教融合,師資隊伍、雙元育人、政校企行等方面。各研究單位從不同角度探索改革路徑。現代學徒制歸根結底都要落地生根,才能成為有效的育人模式,因此必須以理論指導實踐,建立試點班級,從專業的頂層設計到課程體系的構建,從教學資源的整合再到課堂上的落實,都需要做大量的實證研究,最后才能成為可復制的經驗。
4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建議
4.1學校主導多、企業參與不足
當前學校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了積極研究,但校企關系卻若即若離,僅為淺表化的合作。在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中小企業對現代學徒制試點頗有興趣,但學徒需求量卻不大,不愿加大投入。大型制造類企業雖對學徒需求量大,但因有自己的內訓體系,針對性更強、實效性更高,又因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學生畢業后依然有自主擇業權,不愿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國家應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制訂相關法律,給企業提供法律保障,大力扶持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讓企業從中得到實惠,從而讓現代學徒制能真正落地生根。
4.2企業師傅難聘,校內教師積極性不高
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建設在實操層面遭遇障礙,難以聘到合適的師傅。企業一線師傅“懂技術,技能強”,但教育教學技能相對比較匱乏,影響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教學效果。且企業師傅不愿抽出大量時間與院校教師共同研究教學項目,較難實現企業項目的教學化改造。另外企業的師傅不愿意到學校任職,還因為學校的課酬低,耽誤在企業的正常工作,得不償失。水平高的師傅有其他的生產管理任務,水平一般的師傅害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高職院校校內專任教師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教學方法的訓練,而與時俱進的實踐技能只有到企業一線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但是在企業學習就耽誤了正常的教學,教學行為無法認定,多數教師因到企業無法完成額定教學工作量而導致薪酬補貼被倒扣,從而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改革積極性不高。因此國家需建立健全具有法律效力的教師資格標準和企業師傅聘任制度。學校也應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有高超技能的企業師傅來校教學,鼓勵教師到企業一線。
4.3學生參與度不高
高職院校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企業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同的運行規律和追求目標將引發學生的矛盾心理,對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產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確實存在一些企業把“學徒”當做是廉價勞動力的現象,學生害怕成為改革的“實驗品”,知識技能都沒學到,畢業后不能找到對口的職業崗位。因此,必須明確企業、學校和學生等各方的權、責、利,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主動轉變思想觀念,強化企業認知。
5結語
高職機電類專業進行現代學徒制的改革必須堅持雙主體育人、校企聯合育人、教師師傅共同育人理念,現代學徒制才能真正水到渠成,且需要政策扶持、配套制度、師生待遇、用工安全等多方面舉措,才能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EB/OL].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和第一批試點年度檢查結果的通知[EB/OL].
[3]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EB/OL].
[4]盧子洲,崔鈺婷.我國現代學徒制研究領域的現狀、問題與前瞻[J].教育與職業,2018(10):45-51.
[5]蔣志方.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以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機電類專業為例[J].智庫時代,2019(10):290-291.
[6]劉晶晶.我國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現狀及完善路徑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9.
作者:鄭東旭 章建林 高小慶 單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