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會計學在中高職銜接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契合高職教育和高職學生的特點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專業技術性人才,直接面對市場需要的職業崗位。高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掌握的是,實際參加工作后能夠用到的技能,對于理論知識只需要了解本專業相關的必要知識就可以了,這也是高職學生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之間的差別。此外,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相比,高職學生應該同時具備自己學習的能力,即便畢業了也能自己進行持續性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領悟專業性技能。在高職課程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要按照恰當的時間分配,由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進行課程設計,讓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習慣。
(二)創新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理論
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這門課采用的教學模式多為單向模式,即教師作為主體,判斷學生學的好不好完全依靠教師講得好不好,基本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實際上,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教授學生掌握實踐能力,完成知識建構,應該進行適當的改良。
二、中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基礎差
雖然高職院校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逐漸受到了社會的認可,也成了我國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普遍來看高職學生的總體素質水平并不高,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教學中起到的效果有限。
(二)課程難度高
會計這門專業的實踐性很強,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勝任工作崗位的會計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經驗。所以,高職院校畢業生想要在畢業后盡快承擔起工作崗位的責任,學校就必須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經驗都培養出來,進而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得到企業和社會的認可。但是,作為整個會計專業的最基礎課程,基礎會計學科,被安排在學生剛剛進入高職院校的第一學期,學生還沒能適應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就必須學習這門理論性、專業性、實踐性、操作性都非常高的課程,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難。這也是高職教育中基礎會計教學中最困難的問題。
(三)專業性實踐少
基礎會計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而會計這個專業更是要求從業人員的相關經驗。但是,企業并不放心高職學生的工作能力,尤其是高職新生,進而學生的實踐教學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基礎會計的實踐教學更是嚴重缺乏,進而加大了教學難度。
三、中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良
面對著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學生基礎差、課程難度高、實踐教學有限的困境,高職基礎會計教學模式必須進行翔實的探討,保證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經分析探討后,我們將新的教學模式分成四個步驟進行。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常情況下,我們想要自發的學習某樣東西都是因為對其感興趣,進而有了學習的動力。基礎會計學習也是如此,在學生剛開始接觸課程的第一課,教師應該通過一定的手段激發學生對于本學科乃至本專業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個耳熟能詳的古代會計例子,引出會計這一話題。例如:講述《白毛女》中黃世仁帶著管家到楊白勞家要賬,管家拿著鐵算盤,打得噼里啪啦,形象地表現出古代會計的樣子,好像只有他能將賬目算清一樣,并與現代的會計工作范圍對比,說明古代的會計和現代的會計職能并不相同。隨后,到會計模擬實訓室中展示一些實訓課程中用到的一些賬簿、報表、檔案、練功券、專用章等辦公物品,不要讓學生看得太清楚,令學生保持住一定的好奇心。最后,舉一個現代的簡單例子,例如:超市購物,引導出原始憑證的概念,介紹會計工作的基本流程,逐項進行內容闡釋,并結合檔案進行講解,加深印象。第一堂課是這門課程能不能把握住學生心里的重要課程,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
(二)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計專業需要掌握的最基礎的技能就是會計科目,這也是編寫檔案進行電子化操作的基礎。若是連會計科目都沒有理解透徹,那記賬工作更是無從談起了。所謂的會計科目指的是將會計要素分類進行核算的項目。而會計要素指的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每個要素中基本上會包含多個項目,例如:資產要素中就包含了銀行存款、固定資產、原材料等項目,負債要素則包含了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等項目。會計科目的教學是整個教學課程中最重要的基礎環節,課時數至少應該有10課時。在教授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比較同一會計要素中不同科目的特點。例如:收賬款和應付款在不同的企業賬簿中含義并不相同,對于賣方來說,這筆款項是資產;對于買方而言,這筆款項是應付賬款。
(三)案例教學法
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案例,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如何辨別支票真偽,防止商業詐騙時,就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對企業交易中常見的詐騙方式,對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某一企業與買家第一次進行交易,買家選擇了支票支付,且買家在交易時故意縮短交易時間,請問如何判斷買家所支支票的真偽?學生回答:賣家在收到支票后要將支票送到銀行入賬,倘若是外地的支票要尤為注意,最好請銀行辨別支票的真偽。這樣一來就能通過案例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警惕性。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
在基礎會計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更好地突出具體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地位。教師要幫助學生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基礎會計的學習。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會給學生創造任務學習情景,先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目標。然后再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具有的學習任務進行探討,最后讓學生對小組成果進行總結,完成任務報告。例如:筆者每次在讓學生制作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時,就會采用任務驅動型的方式,制定好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大任務,將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按照步驟完成各個小任務,最終完成編制資產負債表大的任務。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地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同時教學任務會更加清晰。
結語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由于基礎會計中的知識理論性過強,中高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而且會計知識較為枯燥乏味,這也導致了高職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的過程中,存在著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習基礎差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會計教學方式,要利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小組教學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高職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知識,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技能。
參考文獻
[1]聶穎.高職院校《基礎會計》課堂有效教學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5):170-171.
[2]陳蓮枝.高職非會計專業《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納稅,2019,13(06):125.
作者:杜婷玉 單位:新疆工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