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安全是大眾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食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農藥殘留一直是威脅農產品食用安全的一大問題,加強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是有效降低農藥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有效方式。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進行了研究,包括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以及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手段,以期能夠有效推進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專項技術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藥殘留;農產品;檢測技術
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問題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食用安全。現階段,我國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大眾健康,對市場中農產品藥物殘留檢測力度越來越大。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農產品檢測技術也在不斷完善成熟,從農產品農藥殘留樣品前處理技術,到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手段,均實現了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水平。
1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樣品前處理是檢測中的關鍵環節,對于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具有直接影響。現階段,已有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較多,包括固相萃取技術、固相微萃取技術、基質固相分散處理技術、微波輔助萃取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等。其中,固相微萃取技術是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中應用較廣泛,應用價值較高的一種技術。因此,本文對固相微萃取技術原理及其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
1.1固相微萃取技術原理
固相微萃取不需要溶劑,并且可以實現萃取、進樣、采樣、濃縮等一體化。該項技術基本原理是在物理或者化學手段作用下,在基質表面上固定一種具有吸附萃取功能的涂膜材料,對樣品實施直接微萃取,或者是頂空微萃取,將待測物濃縮聚集到一起,然后直接通過與進樣裝置聯用,或者是在解析之后進樣,最終實現從樣品中萃取待測物的目的,并對其進行準確分析。固相微萃取技術的待測物萃取量是根據固定涂層與樣品基質的分配系數決定的,并且其萃取率、濃度檢測效果均與分配系數成正比關系。此外,萃取的時間、溫度等條件,對萃取率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固相微萃取技術相較于固相萃取技術,最明顯的就是實現了樣品前處理的一體化,具有更強的凈化程度,并且降低了對儀器的污染,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固相微萃取技術中,核心點在于微萃取涂層,其性質對萃取全過程的選擇性、靈敏度均具有決定性作用,并且萃取涂層的厚度、耐溶劑性、熱穩定性等因素,對于待測物的富集與分析都具有一定影響。
1.2固相微萃取技術的應用
固相微萃取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相較于傳統的固相萃取等處理技術來說,具有耗時短、無須溶劑、操作簡單等優勢,在當前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固相微萃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分為直接法和頂空法兩種不同的萃取模式。在進行微萃取過程中,主要根據化合物狀態選擇萃取模式,如果化合物狀態是半揮發氣體狀態,則應當采取直接法萃取;如果化合物狀態為固體或者水樣狀態,則應當采取頂空法萃取,同時需要注意對涂層樣品和待測物進行嚴格控制,以相溶原則為前提,確保物質平衡分配。在固相微萃取技術應用中,無須溶劑,降低了消耗并且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應用優勢明顯。在應用實踐中,有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對生菜中殺蟲劑殘留進行檢測,運用高效液相法進行測定,運用固相微萃取技術進行樣品前處理。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四種微萃取涂層對比其萃取效果,通過優化萃取溫度、時間等條件,最終證明CW/TPR(50μm)微萃取涂層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但是該種方法受環境的限制較大,進樣過程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且定量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主要是在定性測定中應用。同時,還有學者在實踐中,通過利用包覆聚合物粒子的網絲,制作了固相微萃取裝置,并聯合高分辨質譜技術,對食品中農藥殘留進行快篩和定量分析。在這種模式之下,吸附待測物萃取頭的設計是利用傳輸裝置實現與質譜的聯用,并且通過快速熱解析和離子化,進入質譜定量檢測。這種快篩方法可以實現2min之內完成檢測分析,是固相微萃取技術在食品農藥殘留快速篩選技術中的新的應用手段。
2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手段
現階段,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實現了快速發展,以技術發展較為成熟,應用范圍較為廣泛的色譜技術為主,同時也發展了免疫技術、SERS技術等新型檢測技術。
2.1色譜技術
2.1.1氣相色譜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于具有揮發性質的物質或者氣體的檢測。氣相色譜技術的分離效能十分高效,具有較大的選擇性,并且分析速度較快。已有實驗證明,氣象色譜技術在對有機磷、有機氯等類型的農藥殘留進行檢測時,具有良好的檢測效果。
2.1.2液相色譜技術該檢測技術的適用范圍主要在沸點高、易加熱分解的農藥殘留物質的檢測中。根據組分在兩相分離機理不同,液相色譜技術可以分為液固吸附色譜、液液分配色譜、化學鍵合相色譜法;根據固定相的不同形式,液相色譜技術可以分為柱色譜、紙色譜、薄層色譜等技術;根據吸附量不同,液相色譜技術可以分為吸附層析、分配素樸、離子交換色譜、凝膠滲透色譜。現階段在應用液相色譜技術中,可以通過高壓液相流動系統使組分流動相流動速度加快,從而加強分離,提高檢測精確度。
2.1.3色譜質譜聯合應用技術該技術不僅能夠將色譜技術中的高效分離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而且還可以充分發揮質譜技術中的精準分析功能,實現對化合物成分結構的精準分析,從而能夠實現定性分析與定量測試的雙重目標,在農藥代謝、降解以及多種物質成分的殘留檢測中非常廣泛,應用優勢明顯。
2.2免疫技術
該技術優勢是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良好的特異性,并且操作簡便,成本較低,進行篩選檢測的速度也較快。當前,免疫技術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酶聯免疫分析法、化學發光酶聯免疫分析法,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設計領域已經非常多。
2.3SERS技術
該技術優勢是分析速度快,在分析過程中對樣品濃度的要求較低,并且不用對樣品實施預處理,不用破壞樣品、靈敏度較高,尤其是在進行水溶液體系測試過程中沒有干擾。2.4分子印跡技術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主要特點是其具有識別功能,能夠在復雜基質中,通過特異性,準確識別并捕捉到目標化合物,使待測物中的微量農藥殘留實現高效富集,從而為之后的分析與檢測奠定基礎。分析印跡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本低、易合成。
3結束語
現階段,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藥技術實現了快速發展,農藥具有科技含量高、要性強,作用時間長、不易揮發等特點;同時,農戶為保證農產品產量與質量,對農藥的使用依賴性較強。這些因素都導致了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加重,對農產品食用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快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發展,增強其檢測技術操作簡便性和應用范圍,實現對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對于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維護農產品市場穩定發展,保護人民食品食用安全與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加強重視,進一步促進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成紅,朱建林,郝煒然.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J].農家參謀,2020(06):3.
[2]李陳娟.淺析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應用及優化措施[J].食品安全導刊,2019(34):42-43.
[3]劉萌,史彥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和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探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9(18):112.
[4]周芬,簡霜泉,梁正芬,等.化學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與發展[J].江西農業,2019(12):93-94.
作者:唐超 單位: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