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解析(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教學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化學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實驗中學化學,才能喜歡化學,學好化學,并且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喜悅。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重要性
引言
化學對初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都非常強,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過與化學有關問題,對于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著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為什么。教師在合適的時候設計化學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必然要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在分析、思考中學到化學知識,掌握化學知識,也能應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一、精彩的課堂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化學實驗具有神奇和無比的魅力,它揭示著物質世界無窮的奧秘。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節為緒言,可以設計成精彩的實驗課。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振奮精神,調動了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第一個實驗我們可以設計為清水變“牛奶”:先準備一小燒杯清水(其實為澄清的石灰水),再準備一根吸管,讓學生往清水內吹氣。過一會兒,清水變為“牛奶”,繼續吹氣“牛奶”又變為清水。這個神奇的實驗現象把所有的同學都吸引住了。他們無法解釋看到的現象,迫切地想知道這究竟是為什么?他們噴發出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大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學生就一直處于積極主動的思考狀態。課堂上,教師可以簡單地說一說實驗中涉及的基本物質,學生在這樣的思考狀態下得到的任何信息和知識將會給他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化學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化學的開端,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化學知識,并且理解深刻,記憶也非常牢固,知識視野也有了很大拓寬,創新思維有了很好的發展。
二、精彩的課堂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實事
求是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以及實驗技能的重要途徑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本上的知識是需要我們用實踐來檢驗的,實踐也證明我們真正獲得的化學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或者都是通過實驗來驗證的。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在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和性質的過程中,學生要秉持實事求是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與教師合作或者與同學合作完成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做課堂實驗時興趣很高,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但是同學們的實驗操作各不相同,必然也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要因勢利導,及時發現學生不正確的操作,并及時糾正,在實驗教學過程培養他們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度,當然也培養了其實驗的基本技能。比如在固體藥品取用的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觀看藥品是塊狀還是粉末狀,然后再明確取用的實驗儀器,以及對取用的藥品量的多少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做“紅磷燃燒”的實驗時,紅磷取量太多,生成大量的煙,既影響健康又浪費藥品;比如膠頭滴管的使用,如果用氫氧化鈉溶液的膠頭滴管沒有洗滌就來取用稀鹽酸的溶液,這樣會造成試劑污染。這些看似簡單的實驗操作可能會對實驗結果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實驗操作的規范化,讓學生逐步形成規范化操作的基本意識,才能使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當然,求真務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三、精彩的課堂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
《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努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的精神。化學教學的目的其實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點燃學生心中的這一把火?實驗教學最能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是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比如課堂教學中做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到裝有二氧化碳和氧氣的集氣瓶中的實驗。教師引導同學們觀察實驗的現象,明確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同時,巧設懸念,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去分析思考為什么會這樣?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能不能把物質的性質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能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如何設計二氧化碳滅火器?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創新的熱情,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結語總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核心。規范和安全的實驗操作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學生掌握了物質的性質,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宋心琦.普通初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化學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蔡炳新,陳貽文.基礎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吳宏清 單位:蘭州市第十九中學
第二篇:初中化學實驗的育人價值
[摘要]初中化學實驗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包括激勵功能、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功能、科學態度教育功能、美育功能等。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對化學實驗育人價值的認識,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實驗教學;育人價值;初中化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它不僅能提供給學生認識化學規律的感性材料,而且對學生各種素質(如科學文化、道德情感及心理、思維和勞動素養等)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應深刻認識實驗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想方設法加強和落實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出實驗教學所具有的育人價值。
一、化學實驗的激勵功能
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很強,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學習化學有促進作用。豐富多彩的實驗現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主要有感覺興趣、操作興趣、探究興趣和創造興趣。教師要對學生的這些興趣進行鼓勵、保護和培養。學生具備這些興趣后,就會主動實驗,積極思考,有想要深入探討其中奧秘的求知欲望,并會對化學實驗保持長期的探索精神。這些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成為他們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化學實驗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功能
化學課程標準強調: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可借助化學實驗來認識物質和物質變化。學生通過分析實驗現象,領會到物質具有的性質和物質發生變化的實質。通過這些實驗現象或測定的數據看到物質變化的本質,這就是利用化學實驗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過程。例如,通過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及擴散的實驗,使學生相信微觀粒子和永恒運動的存在。又如,在講到緩慢氧化時,白磷會在空氣中自燃,原因是白磷與空氣中的氧氣緩慢反應放出了熱量,熱量散發慢,使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而引發自燃。由于熱量的累積導致燃燒,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濃硫酸和稀硫酸都屬于硫酸,但性質不同,這是由量的不同引起的質的差別;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變渾濁,但繼續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又會變澄清,這也是量的積累引起的質的變化。以上幾個例子能讓學生很好地認識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再如,鐵在氧氣中燃燒與在空氣中生銹得到的產物是不一樣的。通過這個實驗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實驗條件不同,產物往往不同。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初中化學實驗有很多,通過此類實驗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事物的思維習慣。
三、化學實驗的科學態度教育功能
科學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是人腦對物質世界及其聯系做出的適當反應的內部心理狀態。對于學生科學態度的培養,化學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與手段。化學實驗操作的要求是“嚴肅認真、實事求是”,這使得化學實驗具有較強的科學態度教育功能。分組實驗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規范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一種重要方式和途徑。在實驗中,不論是藥品的取用和添加,還是儀器裝置的使用和連接,或者是操作的步驟等,都有嚴格規范的操作要求。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要求細致、明顯、全面,在未達到這些要求時,學生要重復實驗。有的實驗一次不成功或現象不明顯,就需要多重復幾次,鍛煉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對實驗數據的記錄,要做到真實客觀,以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為依據,對不相符的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不得隨意更改,而是要查找相關資料,重新分析實驗過程,做出合理的解釋。化學實驗就是通過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與訓練,使學生逐步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
四、化學實驗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強調“用五彩繽紛的化學物質和豐富多彩的化學變化,讓學生體驗化學美”。尋找化學實驗中的美是開展化學美育的一項內容,化學實驗是開展化學美育的一種途徑和手段。化學實驗中的儀器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各種透明玻璃儀器(如燒杯、燒瓶、錐形瓶)具有優美的外形。它們看上去晶瑩剔、透惹人喜愛。它們形狀各異,作用也各不相同。在第一次上化學課時將這些儀器展現給學生,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在看到研缽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有躍躍欲試的感覺。這就是儀器美給學生的一種動力。由化學儀器組成的裝置具有儀器美的特征和儀器組裝整體美的特性。裝置美表現為系統性、簡單性、比例協調性、和諧性等。教學時,可通過制氧氣裝置、制CO2裝置、過濾裝置等,向學生展示實驗裝置的整體美。另外,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能喚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熱愛和對科學的追求。在美的環境中實驗,學生會有美好的心情,有愉悅的審美快感。例如,CO2通入石灰水產生牛奶般的渾濁,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絮狀沉淀,將鐵絲伸入硫酸銅溶液中生成美麗多姿的銅樹等,美麗的實驗現象,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直觀美。化學實驗美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教師主動關注并挖掘實驗的儀器美、裝置美、現象美等,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充分享受美的熏陶,接受化學實驗美的教育,就會激發學生對化學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不斷探索的求知欲望。化學實驗的育人價值還不止這些,還包括理想教育、勞動教育、法制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品德教育。我們應積極認識、開發化學實驗的育人價值。總之,在加強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除了傳遞化學學科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善于合作的意識,樂于求真、勇于創新的精神,使每個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賈健.淺談中學化學實驗的素質教育功能[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53-254.
[2]夏文相.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之我見[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4(4):18.
[3]曾國瓊.高中化學實驗教育教學功能的開發與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7):15-17.
[4]曹坤,孫鈥.論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2):17-19.
作者:羅灼青 單位:廣東封開縣南豐中學
第三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對策探析
摘要:化學作為初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記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綜合能力培養課程,具有操作性強,探索性突出的特點。在大力提倡探索創新的素質教育新課程中,運用正確適宜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有利于實現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本文將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對策簡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化學是初中生初步涉足自然學科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良好的化學學習素養的養成有利于學生日后對高中階段化學進行深入學習和探討,同時促使學生具有正確的自然學科學習態度,進行高效的自主性探討和創新性學習。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是培養初中生化學學習能力的關鍵,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及時的分析解決,做到勤懇負責,認真嚴謹。下面是對初中化學實驗課程中一些教學方法提出的具體對策,將進行學生角度、教師角度、以及客觀存在三個角度進行可行性分析和具體實施方法演示。
1巧創情景激發學生動機
初中各科的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重要地位,教師通過巧妙創設教學情景能夠激發學生對該科目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重要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的時候,同時也是充滿好奇心的,這種好奇心是激發學習動機的源泉。學生具有較適宜且穩定的學習動機有利于保持對學習持久穩定的樂趣,同時能保證學生水平的穩定發揮,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信心,保持良好的化學學習狀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情景創設通常可以通過引入化學史法,化學實驗法,社會實例法等,在實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如下。例如,在進行燃燒這一概念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實驗法進行情景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氧化反應,燃燒所需的條件有: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時,準備兩只同樣規格的燒杯,燒杯中裝一定量的熱水,水中放入白磷,將燒杯標號,1號燒杯口端放玻璃板,玻璃上分別放白磷和紅磷少許。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發現:白磷燃燒,而紅磷無現象,同時燒杯中水下的白磷也無燃燒現象。這時會激發學生的好奇:為什么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而玻璃板上的白磷燃燒了?2號燒杯通過導管將氧氣通入水底的白磷,發現白磷燃燒了。這樣的實驗導入課堂可以將后續的知識順利引入,同時能使學生印象深刻。學生通過與實驗現象的結合,從本質上理解了燃燒所需要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同時還能夠進行對滅火知識的引入,寓教于樂,通過與實踐結合,對實驗課程所學內容鞏固。
2注重教師實驗演示教學
化學的學習和探索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但由于藥品的有毒特性,實驗可控性不強等特點,往往無法使每一個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教師由于實驗經驗豐富,對物料的把控精準,可以進行小規模的演示實驗。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實驗現象有最直觀的觀察和感受,同時也能滿足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索學習的要求。學生在教師演示實驗時觀察記錄,進行質疑反思,在與同學合作互動的過程中也能較高效的完成實驗課程的學習。演示教學主要是受到實驗本身危險性,藥品稀缺,環保問題等的影響而進行的一種相對適宜的實驗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教學不僅能保證學生對實驗基本內容的掌握,同時也能節約資源,促進環保意識的促成。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通過演示法教學的實驗較多,以一下案例進行分析展示。例如,在對氧氣物理性質進行初步學習后,進入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索學習階段。對氧氣的化學性質學習中,氧氣支持燃燒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是要進行實驗課程學習的。其中包括氧氣與硫,氧氣與木炭,氧氣與鐵的反應。這些反應的中有的反應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如二氧化硫的產生,有的反應需要實驗實施者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心里素質,如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由于實驗本身的一些特性,該實驗課程的教學較宜使用實驗演示法進行教授。教師在進行教授時,準備三個充滿氧氣的廣口瓶備用。先分別進行硫,木炭,鐵絲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發現:硫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同時伴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鐵絲在空氣中紅熱但不燃燒。接下來進行氧氣與硫,木炭,鐵絲的實驗,在進行硫燃燒實驗室學生觀察發現:火焰顏色為藍紫色,也產生了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木炭與氧氣反應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發出了白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進行鐵絲與氧氣的實驗演示時,學生觀察發現,瓶底留了少量的水,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了黑色的固體。教師在完成實驗演示時,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鐵絲的與氧氣的燃燒實驗中要在廣口瓶中放水,結合實驗現象說說你的見解?通過此種實驗教學方式,不僅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同時也節約了藥品,而且能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提高教育,一舉三得。
3切實學生自主實驗學習
對于一些操作可控性強,危險性低,易于教師組織指導的實驗盡量組織學生親自體會操作實驗的方法進行化學實驗課的學習。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如果能滿足學生動手自主學習機會就應當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學生。學生的實踐經驗和探索活動總是依托于學生對知識的直觀體會,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具有差異,這種差異的不同有助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彌補。成功的實驗經驗是學生對化學學科學習樹立學習自信的契機,通過對實驗課的經驗學習更是增加了學生對化學學科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識學習的認知,在學習化學概念和原理時學生也能有較好的認知開端。對于學生自主實驗學習中教師角色,學生角色的分配以及各自任務的明細,將在下面的案例中進行說明。例如,在對水的凈化這一課題學習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水的進化實驗中所需藥品和器材都不具有危險性,且實驗較為簡單,很容易達到實驗目的,實驗成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讓學生帶一些土,溶解在水里,這樣就有了一燒杯未凈化的水,通過引導學生:水臟了,用實驗臺上的這些器材怎么進行有效的凈化呢?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進行實驗導入,學習過濾這一凈化方法。其中組裝儀器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漏斗,濾紙及玻璃棒的使用中講明使用方法,一貼二低三靠,以及對組裝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
4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
化學學習不僅僅是對概念的學習,同時還有化學原理,化學符號,化學用語,以及化學實驗的學習,因此,化學學科的學習是一個較為綜合的學習能力的體現。學生通過對以上各部分化學知識的學習,達到對初中化學的基礎整體的認知,具有較為全面的化學學習素養,同時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驗課的學習中,對實驗現象,原理,內容的整理有利于學生實驗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對學生進行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具體做法詳見案例。例如,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也是實驗課程學習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師在對二氧化碳制取實驗進行講解時,可以選擇前面課程已經介紹過的相關實驗器材,在學生進行實驗之前,讓學生對實驗儀器進行選擇,用自己選擇好的儀器制取二氧化碳。選擇不恰當的學生在實驗中會遇到障礙,從而能夠更加具體的了解到各種實驗儀器的特性和用途。這個選擇過程實際上是對先前已經學習的課程內容的整合,學生通過有效的整合就能夠選擇正確的實驗儀器,順利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其中,要注意不要損壞儀器。通過以上化學實驗課教學策略的分析,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進行篩選,或者進行有機的整合應用。對實驗課程教學策略的把握有助于教師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同時增強教師的主導地位,通過與學生學習主體的有效配合,達到更好的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學習。提高學生對自然學科探究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對實驗性學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程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和穩定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勇.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07.
[2]李孟洲.如何進行初中化學學生分組實驗課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2010-12.
[3]李傳寶.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及注意的問題[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7.
作者:陳建勇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若笠鄉米塬初級中學
第四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的整合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業已成為了大勢所趨,日漸決定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以及初中學生化學思維的主要陣地。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可供利用的教學資源,注重把握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及家庭資源,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投入力度,綜合性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教學;教學資源;開發研究
受學校化學實驗室資源的匱乏,學生實驗規模及次數不足等諸多因素,使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凸顯著嚴重的弊端,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不強,學生的化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不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及意識普遍較低。在新課改深入發展的今天,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必須善于整合一切可供利用的資源,充分提升初中實驗教學的質量,確保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次數,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分析
傳統的實驗資源不僅影響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當前新課改教學模式下,開發和整合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資源意義重大。
1.1豐富初中化學實驗資源: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生產生活中運用范圍非常廣泛。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如果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法,僅僅將化學實驗停留在實驗室內,利用有限的實驗資源來開展教學工作,不僅無法優化學生的化學思維,無法培養學生利用化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容易降低學生對初中化學實驗的興趣。因此,開發和整合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地豐富初中實驗的內容,有效激發學生對初中實驗的興趣。
1.2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這主要受制于實驗資源的不足及實驗課時的限制,學生無法親自操作化學實驗。在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的今天,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凸顯了嚴重的弊端,不利于優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充分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著力拓展初中化學實驗的范疇,豐富初中化學實驗的資源,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化學元素,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充分認知到化學的重要價值,同時還能夠鼓勵學生自主創新,自主利用化學資源,積極進行化學實踐,全面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3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在傳統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準備環節里,套路居多,教師按照既定實驗設計,無需開動腦筋,就可以開展化學實驗。在新課改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的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也需要不斷提升。開發利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需要教師在結合教學經驗及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對化學實驗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的化學元素,引導學生將化學實驗從實驗室擴展至生活中。可見,開發與利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有助于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
2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措施
初中化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初中化學與人們的實際生活關聯性很大,開發與整合初中實驗化學資源,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有價值的事物,注重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及家庭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全面充實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內容,著力促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適應性和貼近性。
2.1加強教育投入,尋求校企合作: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尷尬的位置,雖然新課改著力提倡增加化學實驗的課時和比重,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和思維,但由于化學實驗器材的陳舊、更新換代慢,由于化學實驗資源的不足等,都影響了初中化學實驗的有效開展。必須著力優化實驗資源的配置,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投入,合理分配教學投入,加強實驗室器材的更新換代,充分滿足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需求。同時,完善相關資源的協同作業,如多媒體資源等。另一方面,學校還應該積極尋求與化工企業的合作,將化學實驗室擴展至生產一線。充分利用好社區實驗資源、科研院資源等,不斷拓展初中化學實驗的戰地。
2.2利用社會資源,開拓學生眼界: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初中化學中的諸多知識點都與實際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將眼光從學校小實驗室轉移到社會大實驗室,不斷豐富學生的眼界,引導學生積極將所學的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利用社會資源,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深入社會化工廠、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充分提升學生化學知識的感性認知,引導學生將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
2.3利用學校資源,豐富知識渠道: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室、課堂內是獲取化學實驗的主要渠道,但這些并不是唯一的渠道。在開發利用化學實驗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積極從課堂內走向校園內。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利用學校內的優勢資源,參閱圖書館中的化學書籍來了解和學習和化學知識,通過學校的微機室來進行知識的獲取,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軟件等來欣賞和操作化學實驗。另一方面,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驗需求,放寬學生參與實驗的限制,鼓勵學生借取實驗器材來開展校園內的實驗活動。
2.4利用家庭資源,提升動手能力:
開發利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還應該把觸角伸向家庭環境里。這主要是因為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很多化學試劑,化學材料等,都能夠運用生活中日常用品來取代。家庭廚房中的油鹽醬醋等都可以作為化學實驗材料,開發利用家庭資源,能夠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實驗的貼近性,能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化學實驗的魅力,同時還能夠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總結: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開發整合化學實驗教學資源意義重大,不僅迎合新課改的基本需求,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中,應該充分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加強教育投入。
參考文獻
[1]范紅梅.新課程下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價值分析[J],職業時空,2011年10期.
[2]林長春.論化學實驗教學資源及其開發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4,03:44-47.
作者:孫穎 單位:遼寧省朝陽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