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突發事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突發事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的挑戰,提出了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引導的建議:堅持信息公開、透明、及時;樹立媒體公平正義感,防止“低級紅”“高級黑”現象;加強先進人物典型示范作用;以人為本,貼近人民群眾。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發事件;人民群眾;引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起主導和支配作用的價值觀念,是公民在日常行為中應當普遍遵循的價值導向。在國家治理過程中應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公民形成積極向上的認同感和不斷發展的向心力。在突發事件中,往往伴隨一系列思想層面的重大影響,其負面因素將會導致人民群眾價值評判失衡,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能夠保證人民群眾保持積極思想狀態,有利于突發事件的解決。
一、突發事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的挑戰
(一)誠信觀念缺失凸顯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內容,是公民個人重要的道德規范。然而在社會運行中,誠信缺失的問題卻一直相對凸顯,尤其在突發事件過程中,公民誠信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由于突發事件的性質使然,公眾往往產生恐慌情緒,對信息的需求更甚。有的市場經濟活動參與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經濟秩序,有的媒體從業者為提高關注度不實信息,出現宣傳報道亂象,還有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公眾的信息不對稱,大肆散播謠言和失準信息,更有不法之徒借機詐騙,實行犯罪,嚴重影響公民價值判斷。一次突發事件中往往因為個別公民和組織的誠信缺失而在群眾中造成恐慌、敵對等負面情緒,對政府的行為形成巨大的輿論挑戰,不利于突發事件的解決。一場突發事件往往就是一場公民誠信現狀的放大器。
(二)愛國主義受到挑戰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引導,愛國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操。當前,雖然在人民群眾中愛國主義價值觀占據主流地位,但是仍有大量因素對這種價值觀形成挑戰,尤其是在突發事件中,境內外敵對勢力趁機對我國的國家形象、政府公信力甚至國家主權進行顛覆,嚴重影響著公民的愛國主義價值判斷。一方面,部分組織借機對我國體制、行政機制乃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大肆攻擊,另一方面趁機加緊意識形態輸出,導致部分人民群眾對中國的社會發展失去信任,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產生質疑。如果愛國這一核心價值不能有效引導的話,將會對社會穩定形成表現的或潛在的威脅。
(三)法治觀念仍顯不足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是當前我國的一項重大社會任務。突發事件之所以發生,通常是源于某些違法行為,這本身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要求相違背。此外,政府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上也存在法治價值觀體現不足的問題。絕大多數政府部門能夠積極作為,出臺相關政策解決相關問題、引導事件走向,派出工作人員參與事件的處理。然而在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中,會出現一些違背法治精神的現象,例如少數政策出臺沒有法律依據,存在“拍腦袋”現象,過于急躁和片面,在執行過程中容易引起糾紛;部分工作人員在行政過程中行為失范,“家長式”作風滋長,在法律授權之外亂作為;還有的存在漠視甚至侵害公民權利的行為,不僅違背法治精神,也違背了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1]提高全社會的法制意識和政府部門的依法執政能力是妥善應對突發事件的必要條件。
(四)精神文明構建失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是國家層面的價值導向和要求,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是社會向前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要求和標志,精神文明是整個民族文化智慧日臻進步的表現。突發事件中的精神文明構建失重,相關部門全力投入解決具體問題但往往疏于對社會精神文明的引導和規范,導致人民群眾一定程度的精神迷茫,主要表現在封建迷信現象抬頭、反科學主義興起、網絡暴力事件出現等方面。種種偏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征象不僅擾亂人民群眾正常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文明成果在實踐中轉化發展。
二、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引導的建議
(一)堅持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和諧、正義、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之義,維護社會的穩定,需要各方在堅守正義、誠信的原則下構建和諧的發展局面。在面對突發事件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社會問題時,各相關方面尤其是政府部門,堅持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對于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積極作用。各級政府不僅要建立信息公開化的制度規范,還應積極探索政府信息公開的新渠道,在保證信息真實性的前提下,除必要保密信息之外,應盡可能公布與眾,保證政府信息公開化、制度化、規范化公開,使人民群眾通過官方渠道獲取最充分的信息,在提振社會信心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此外,堅持信息公開透明還能夠促進群眾有效監督政府工作,提高工作成效,促使政府工作人員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做到公正公平辦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樹立媒體公平正義感防止“低級紅”“高級黑”現象。“低級紅”“高級黑”現象主要是指新聞媒體在宣傳主旋律的過程中違背常識,將主旋律簡單庸俗化,不但沒有起到弘揚作用反而引起群眾的反感。突發事件當前,各類媒體作為輿論一線,深刻影響著群眾的認知,在形形色色的案例中選取能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案例并將其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成果,才能真正弘揚主旋律,助力突發事件的解決。媒體應當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祖國統一、宣傳貫徹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對于媒體從業者也應建立門檻,應大力培養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宣傳工作者,[2]強化其責任擔當,如存在違規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社會及法律責任。
(三)加強先進人物典型示范作用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鮮活的價值觀。[3]在突發事件的應對過程中,通過典型示范、榜樣示范和領導垂范,發揮其價值觀示范作用,可以對當事人、救援人員、其他相關人員和公眾產生正面作用,會大大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要精心選樹時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樹立鮮明時代價值取向,彰顯社會道德高度。用能夠體現正能量價值觀的人物和對公民精神面貌有正向引導作用的事跡來感染群眾,可以激發人民群眾和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奮斗精神,強化全社會的眾志成城、團結協作的精神,激勵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積極作為、迎難而上的斗志。發揮先進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可以帶動社會風氣的凈化,引領人民群眾學習和模仿,使人民群眾堅定價值信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與具體的踐行結合起來,形成價值觀踐行自覺,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轉化,積聚應對突發事件的強大社會資源。
(四)以人為本,貼近人民群眾價值是以人為主體的,因此培育和踐行價值觀的必須以人為本。這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只有貼近群眾,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在突發事件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更要立足群眾、依靠群眾,堅持為人民服務。一方面,突發事件過程中往往伴隨部分社會生產受阻,群眾生活面臨緊張局面,價值觀引導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從解決群眾的生活需求入手,真正體現文明、和諧、正義、友善等價值觀,有利于在政府與群眾、群眾與群眾的相互扶持中形成民族凝聚力和社會向心力。另一方面,突發事件會給群眾的思想帶來沖擊,貼近群眾的思想進行價值觀引導,重視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能夠真正體現出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追求。同時,政府部門要持之以恒堅持群眾路線,及時回應群眾關心的問題,正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增強時效性、針對性和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努力穩定公眾情緒。做到“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2]冀君姣、蔡中宏.“低級紅”與“高級黑”現象的成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理論建設,2019(04):108-112.
[3]鄭小鳴.以先進典型引領道德新風尚[N].湖南日報,2019-11-21(008).
[4].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J].求是,2020(04).
作者:刁靜洋 單位:中共煙臺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