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煤炭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煤炭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受行業特點和開采條件的限制,在煤炭開采過程中也催生了資源浪費、地質條件破壞、環境污染等諸多惡果。隨著人民對健康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的煤炭企業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國家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來,原來簡單粗放的煤炭開采方式將逐步被淘汰和取締。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資源利用率,走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將是煤炭企業發展的必然之路。本文從煤炭產業發展現狀入手,認真分析了存在的有關問題,提出了循環經濟的發展策略,希望對煤炭產業今后的發展有所參考。
關鍵詞: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一、引言
循環經濟,即物質資源循環流動型經濟,是企業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廢料的充分再利用,重新生產成新產品的過程,也就是將依賴資源消耗的單純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的過程。隨著煤炭經濟逐步走向理性,煤炭企業高額利潤的時代已經結束,特別是國家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大環保治理力度以來,傳統簡單粗放的煤炭開采企業已經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走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通過加大資源利用率,把煤炭生產加工過程中能夠利用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資源的充分利用,把企業經濟效益與生態環保緊密結合起來,才是實現煤炭企業長盛不衰的發展策略。
二、煤炭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煤炭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煤炭產業在為國民經濟提供重要能源支持的同時,在開采加工過程中,也伴生了資源浪費、地質條件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嚴重問題。
1、開采利用效率低,資源丟失嚴重?
獲取高額利潤是企業的終極目標,煤炭企業也不例外。在煤炭開采過程中,受生產條件和開采方式的限制,不可避免的產生大量資源的永久丟失,并且對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在通常情況下,一個礦區整體開采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后期繼續開采,就會極大減少煤炭開采利潤率,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開采成本,一般情況下,如果不能保證基本的利潤和收入,企業最后會在仍有部分資源的情況下放棄繼續開采,這就造成了不可再生資源的較大浪費。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地方個體小型煤炭企業,無論是在生產管理上還是在安全技術上,與國有大礦比起來,都存在較大的先天性缺陷,尤其是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一些利益熏心的小煤礦主,為了個人和短期利益,隨意私挖亂采,造成了大量資源永久不可利用。
2、礦區環境破壞嚴重?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煤炭開采和煤炭洗選加工是兩個重要環節。但是在這兩個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附近地表環境和地下水資源產生人為的破壞。據統計,我國由于煤炭開采,每年大約有二十三億多噸的水資源被簡單抽放浪費,一方面在造成水資源巨大浪費的同時,也給地下水系結構造成不可修復的人為破壞,進而造成一些因為水位降低而產的地面塌陷等礦區災害;另一方面,由于礦井中的水資源已經被煤炭開采所污染,在排放過程中,沒有處理或處理不合格的污染水會對礦區附近環境、農作物或者植被產生二次污染,造成農作物減產、植被破壞等環境問題,嚴重時甚至會使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或絕收,植被環境也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煤炭洗選加工和煤炭運輸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地居住環境和大氣粉塵環境造成污染。
3、地表塌陷等地質災害頻繁,嚴重影響當地工農關系
部分礦區在煤炭開采過程中,產生了地表開裂、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有些村莊甚至還出現大范圍民房開裂、房屋塌陷等礦區地質災害現象,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安全生活。在一些地區,由于礦區地質災害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出現居民上方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當地居民和生產礦井的嚴重民事沖突。究其原因,一是沒有采取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或者根本就沒有措置),二是沉陷區治理不到位,三是村莊搬遷等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三、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思路
傳統煤炭企業具有產品單一、受市場波動影響大、對自然環境破壞大等先天性的缺陷,在國家走高端產業路線和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的主導發展趨勢下,煤炭企業必須走規模效益的循環經濟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煤炭產業的循環經濟是要在提高資源利用率、拉伸產業鏈、在副產品和廢品費料循環利用上下功夫,通過拉伸產業鏈和資源能量的循環利用,在減少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同時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根據煤炭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循環經濟發展思路進行分析研究。
1、優化礦井設計,合理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礦井建設之前,首先應當對井田開采情況進行整體反復對比分析,對礦井邊界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充分的設置,設計人員應根據礦井的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進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最大限度開發利用好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其次,在礦井設計過程中,必須把避免資源浪費作為首要前提,并對開采的整個過程進行安全和優化設計,合理確定危險系數,有效增加資源利用率。
2、優化采區設計、合理選擇采煤方法
首先,在采區設計時,合理選擇采區生產系統位置,減少采區生產系統壓煤,從而減少資源損失;其次,要開展采煤工藝研究,引入適合本礦井生產的相對先進合理的采煤工藝,并根據煤層賦存情況合理選擇采煤方法,煤層厚度在4.5m以下時,采用一次性采全高綜采開采,4.5m以上時,采用綜放開采。
3、建設礦井選煤廠
在煤炭開采過程中,受割頂、割底和過地質斷層的影響,每個礦井生產的原煤都存在一定的矸石和其他雜質。為增加售價、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整體污染和環境破壞,建設礦井配套選煤廠是非常有效的解決途徑,特別是對于一些焦煤礦井來說,通過對原煤的洗選加工,一是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來提高產品售價,增加企業收入;二是可以通過減少運輸量,來降低企業運輸費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三是可以通過減少運輸量,來整體降低煤炭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4、提高瓦斯開發利用水平
瓦斯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品,但如果利用好,就可以變廢為寶,在避免危害的同時,給企業帶來非常好的經濟收益。為降低危害實現煤礦瓦斯利用目標,可建設礦井瓦斯發電廠,應用成熟的內燃機瓦斯發電技術進行瓦斯發電,一方面大量降低煤礦用電費用,另一方面多余的發電量,還可以上網創收。
5、提高礦井水處理利用率
根據礦井水水質和水量情況,綜合考慮各種用水比例、處理方式、建設投資等多種因素,按照“先井下后井上,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綜合考慮。具體為:一是新建礦井要建設合理先進的礦井水處理系統,保證礦井水處理的先進性、合理性和環保性;二是對落后的礦井水處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按照環保政策,合理充分利用礦井水,避免出現污染。此外,水質達標、條件允許,還可以考慮建設純凈水廠
6、提高矸石、煤泥等廢產品利用率
根據礦井生產能力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考慮矸石、煤泥等廢產品的綜合利用。規模大的礦井可考慮建設配套產品綜合利用項目,進行煤礦廢產品深加工,在減少廢物污染的同時增加企業收入;規模較小的企業,可以和當地的施工企業搞聯合創收,把矸石等煤礦廢產品通過簡單粉碎加工,形成碎石等建筑材料,用于路基的修筑以及其他建筑施工等。
7、加大礦區塌陷土地治理及復墾力度
首先,要對礦區整體壓煤情況和地表塌陷情況進行整體評估,拿出切實可行的沉陷區治理方案;其次,應結合當地政府管理部門對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生態系統重構和土地綜合利用的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地制定實現沉陷區土地資源再利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當地形象的總體實施方案;第三,結合當地政府部門,認真研究礦區生態退化機理,使煤礦開采、地表沉陷和生態治理同步進行。總之,在礦區采煤塌陷區通過工程改造、生態復墾、村莊搬遷等有關措施,將發展經濟與注重民生結合起來,走經濟結構、生態結構和技術結構相結合的和諧發展之路,構建良性、和諧的生產居住環境。
四、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展望
目前,行業特性決定了煤炭企業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不可避免,只是破壞程度大小不同。循環經濟能夠很好的解決煤炭企業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但煤炭企業循環經濟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而通常帶來的往往只有社會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煤炭企業(尤其是小型煤炭企業)大都對循環經濟項目沒有興趣。但從長遠來看,國家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高端環保產業路線勢在必行,因此循環經濟也是煤炭企業長遠發展趨勢,并且在煤炭產業集中度較大的礦區內,循環經濟利用規模和技術上的優勢,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從長遠趨勢來看,發展循環經濟仍是煤炭企業(特別是大型煤炭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從長遠來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符合我國國情,也符合企業長期發展目標。在國家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高端產業的政策驅動下,循環經濟必將成為煤炭產業今后的主導趨勢,推動煤炭產業實現結構性跨越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臣、王曉林:中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社會機制建構探略[J].經濟論壇,2012(24).
[2]何明奇: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1).
[3]練緒寧、曾家健: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和現狀[J].企業經濟,2012(10).
[4]錢鐵軍、康虎彪、吳鋼: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的實踐與思考[J].煤炭經濟研究,2009(10).
[5]武東升、趙雪照:山西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化問題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1).
作者:張俊科 單位:山西冀中能源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