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與策劃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文化館和藝術館的核心功能在于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切實履行好娛樂和教育等諸多職能,如此才能陶冶群眾情操,提升群眾綜合素養。新時期的群眾藝術館,要持續加強對群眾文化藝術的創作和策劃,如此才能使廣大群眾在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實現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娛樂的目標。眾所周知,群眾文化藝術創作是公共文化事業建設和發展中的關鍵一環,所以群眾藝術館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群文藝術活動創新改革,這樣才能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促進公共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重要性
第一,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組織和開展一系列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在全民藝術普及的背景下,國內各地的群眾藝術館組織和開展了很多群眾文化活動,此類活動的出現,不單單滿足了大眾對各類藝術形式的真實需求,還在多元化的文化活動開展中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這便給群眾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娛樂性、趣味性、創新性,讓每個人都可以在一次次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展現自我、充實自我、升華自我,人們走出家門,在豐富多元、充滿正能量的藝術活動中實現自娛自樂的目標。第二,塑造了宣傳展示的平臺。群眾藝術館通過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給廣大人民群眾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臺,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均可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充分展現出自身的藝術魅力。當前群眾藝術活動的策劃,可以基于各類主題活動去開展,還能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去廣泛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組織載體,會給群眾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第三,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更為注重與傳統節日、重大慶典活動等相互結合,不單單推動各地群眾性集會活動的開展,還可以在良好主題的支撐下,通過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藝術館通過開展極具正能量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必然會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從而讓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二、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現狀分析
現在的基本情況是,國內各個省市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模式,此時的群眾文化藝術理論發展和專業發展仍舊處在初級階段,盡管群眾參與積極性很高,有著強大的群眾基礎,但依舊難以扭轉群眾文化藝術作品少、質量不高的窘境。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作特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和專業藝術創作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員基本上都是業余創作者,其無論是在專業背景和文化素養上,還是在思想及生活閱歷上,均與專業藝術創作人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二者難以有效融合在一起,如此便會造成創作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顯著的業余性特點。由于在生活背景和生活閱歷上存在較大差異,造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上出現差異,之后衍生出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主要是由非專業人士所開展的業余創作活動,其與專業創作活動相比,專業性有些不足。業余創作者的靈感基本上來源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會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融入作品中,與此同時,還會使用各種形式進行創作。參與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人群,需要忙碌本職工作,只有業余時間才會參與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因此,其創作時間上表現出不確定性、非專業性等特點,和專業創作人員相比,其整個創作過程可謂異常辛苦。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存在區域分散性特點。群眾文化藝術中的參與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他們來自不同行業與不同地區,并且各行業和各區域之間的文化差異也不小,特別是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員的愛好各不相同,他們基本上會基于自身想法和理念去進行藝術創作,創作形式表現出多元化特點,如此就會導致他們在創作理念上產生一些分歧,這會影響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難的主要原因
第一,政府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投入經費不足。縱觀現狀不難看出,國家和各級政府現如今對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尤為重視,并且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財政投入也有所增加,但該項費用卻只在整個公共文化事業投資中占有少量份額,文化藝術經費的上漲幅度高于財政投入的幅度。尤其是在我國偏遠地區,由于資金的原因,人才資源和基礎設施呈現出了不充足、不齊全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后續便難以正常開展群文藝術活動。第二,群眾藝術館主導作用減弱。群眾藝術館在整個群眾藝術文化中發揮著主體、主導的作用,但現在部分地區的群眾藝術館卻沒有樹立良好的角色意識,進而導致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效果不佳。一部分群眾藝術館處在閑置的狀態,面積小和檔次低的情況屢見不鮮,有時還會被擠占和挪用。另外,人員結構不合理、老齡化、素養偏低以及經費不足等問題時有出現,此時的群眾藝術館又沒有能力去引進人才,如此就會削弱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效果,后續也會使受眾滿意度降低。第三,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需求難以和社會供給匹配。從知識背景層面上看,現階段的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需求,還是沒有和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偏好的受眾需求相匹配。由于各類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在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從地域層面去分析得知,我們國家在城鄉建設中,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師資水平存在差距,農村地區文化藝術創作人才不多,主要是因為缺少優秀藝術人才去指導,很多單一化的群眾文化活動,根本無法吸引群眾參與。在農村個別地方的群眾,一年沒有幾次演出機會,娛樂活動不是特別多。基于上述種種原因,一些地區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便無法正常開展下去。
第一,貼合實際。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和策劃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現實條件,既要基于某一類主題去進行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到活動場地和活動經費以及參與人員等各類因素,既要保證活動開展的安全性,還要得到地區相關部門的協助,如此方可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當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工作,務必要注重短小精悍這一基本原則,要盡可能地實現小規模、大發展的目標。群眾藝術館要立足于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酌情去降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準入門檻,還要實現低成本投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第二,貼近群眾。新時期的群眾藝術館在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要基于廣大群眾的藝術喜好、藝術需求,要為群眾創設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還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群眾傳遞正能量。所以說,群眾藝術館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時,無論是活動主題,還是活動內容,抑或是活動的形式,均要從廣大群眾的實際出發,對群眾文化娛樂需求進行細致性的分析,如此才能打造出更好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讓群眾踴躍參與,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第三,貼近生活。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所以群眾藝術館在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時,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出發。唯有真正地貼近群眾生活,走進群眾生活,才能讓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為群眾服務。藝術館創作人員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社區和校園以及企業當中去,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這樣才能獲取更多人的認可與支持。還要從群眾生活中獲取創作靈感,全心全意為群眾著想,并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各式各樣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如此才能夠盡情地展現社會精神面貌,推動群眾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另外,還要及時創建志愿服務機制,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的藝術培訓和藝術指導工作,這樣才能有效提升群眾的藝術修養,使其在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可以有一個優秀的表現,進而獲取滿足感和歸屬感。
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整個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其間一定要為群眾文化藝術創作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物力支持,要讓群眾感受到藝術的價值,進而吸引群眾參與。專業的學者和藝術家以及活動組織者,在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過程中要形成一股合力,如此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藝術創作氛圍。群眾藝術館和文化館不能忽視人才建設工作,要培養出更多的群文藝術創作人才,這樣才能助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更好地開展下去,進而達到文化惠民的主要目標。
(一)加強群眾藝術館的建設
國家和政府要對群眾藝術館的建設加以重視,并要持續增強對各館的資金投入力度和設施建設力度,如此才能有效處理各文化單位人才緊缺和資金匱乏的問題。此時的群眾藝術館要將有限的資金充分利用起來,不斷加強群眾文化藝術作品創作,與此同時,還要招賢納士,為群眾文化藝術創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二)創建激勵機制
群眾藝術館在進行群眾文化創作時,務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現有文化藝術系統內,針對廣大文藝創作者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要將他們文藝作品的創作質量和創作效率等與最終崗位績效掛鉤。藝術館還要深刻認識到文化藝術創作的重要性,要將群眾文藝精品創作納入到重要議程中來,進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文藝創作者的精神需求。另外,藝術館要主動探索新穎的文藝創作方式,如此才能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藝術創作水平,讓創作者為群眾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三)樹立精品意識
就文藝創作人員來說,其在個人創作時務必要形成精品意識,要竭盡所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樹立精品意識、打造精品活動去獲得外界更多的關注。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不單單體現在個人身上,在個人發展的同時,還要用精品意識去帶動整個地區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發展,如此才能更好地助推地區公共文化事業的建設。
(四)建立合作意識
國家、省、區縣、文化館、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單位和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合作、相互借鑒,不斷汲取各地群眾文化藝術的優秀創作經驗和活動開展經驗,集思廣益,這樣才能打造群眾文藝精品,未來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五)拓寬活動范圍
現在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要讓群眾自娛自樂,還要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質量,要拓寬群眾文化活動視野,如此才能穩步提升廣大群眾的藝術水平。城市和城市之間要加強藝術交流與合作,通過展覽演出和文化活動交流等形式,讓城市和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實現藝術活動的聯動,如此便可進一步擴大群眾文化的普及范圍。
(六)加強數字化建設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要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進行。新時期的群眾藝術館要打造新型數字網絡平臺,在此基礎上對線下文藝活動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藝術館要持續加強數字化建設,利用官方網站和新媒體平臺等,和群眾進行積極的互動和交流,及時展示活動信息,并開設評論板塊,收集群眾對活動開展的意見,這樣,藝術創作人員便可從中獲取靈感,進而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
六、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群眾藝術館要了解到當前群眾文化文藝活動開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及成因,而后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予以解決,如此才能讓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充滿創意,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進而實現提升全民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蒲實.社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管理與創新——以湖北省黃石市黃印村社區為例[J].當代音樂,2021(07):97-98.
[2]謝倩.打造群眾文藝表演新標桿——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藝術的實踐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9):02.
作者:姜瑞娟 單位:安陽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