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圖書館文化活動策劃與形象塑造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幾年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紛紛與于《國家寶藏》牽手,推陳出新,借用媒體以全新的視角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博物館,這種傳播方式及內容輸出改變了以往觀眾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從而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博物館的近親,圖書館在內容輸出、活動展示方面可以借鑒以上思路,通過策劃組織多元文化活動,塑造新形象,從而提升影響力。圖書館作為學校重要職能部門之一,除了提供資源服務核心功能外,還有著傳播文化、開展教育及提升人文素養的作用。但是圖書館在讀者心中形象單一、老舊,甚至只有“借書、還書”的形象。這不利于新時期圖書館工作的開展。尤其是隨著信息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職能及形象也應隨之延伸變化。圖書館應該抓住契機,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通過拓展多元文化職能,推陳出新,塑造自己的新形象,改變讀者印象。近年來我校圖書館策劃組織了不同種類文化活動,這在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家對圖書館的認知,塑造、傳播了圖書館新形象。
一、活動策劃注意事項
策劃是活動的總綱與源頭,首先確保活動的政治導向要正確,內容積極向上,以有利于提升師生素養和傳播圖書館形象為目的。為保證傳播的正常進行,同時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及辦學目標,然后制作實際可行的方案。
二、活動策劃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工作,也是盡量消除傳播障礙與雜音,以保證傳播效果的過程。首先要通過大量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根據調查結果選擇合適的組織形式,也即活動輸出方式,隨后做好活動宣傳、物料準備、場地協調、人員安排、活動分工、活動計劃表等工作,以上工作妥帖后,將活動具體事宜告知參加活動人員并做好緊急預案,最后將以上全部工作內容形成一套完整的活動策劃方案,讓每個工作人員清晰活動分工,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三、活動總結反饋
反饋是檢驗活動成果的有效途徑,活動完成后,活動組織策劃者需要對效果給予收集,可以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解情況,及時總結活動的優缺點,以判斷是否達到傳播效果。最后將活動方案聯同意見反饋等歸檔,以供以后查閱借鑒。
四、圖書館形象塑造的探索
我校圖書館近幾年在圖書館形象塑造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利用圖書館自身職能,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在傳播方式上嘗試周主題文化活動與月主題文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圍繞走出去與請進來的理念,經過幾次實踐,成功扭轉圖書館只是借書還書等“老舊”形象,塑造新形象上取得不錯成效。
(一)周文化活動塑造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形象
圖書館除了保存資料,還具有傳播文化的職能。傳統文化作為經過文明演化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結晶,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發揚。這對圖書館而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并且圖書館本身具有傳播文化的職能,借助組織傳統文化活動去塑造圖書館形象,更符合讀者心理認知。考慮到學校教學任務、難易程度、活動延續性等現實問題,圖書館在調查大家意愿的基礎上,傳統文化活動選擇了毛筆字課程,以周為周期,自愿參加。期間,圖書館聘請書法家協會專業教師給大家予以指導。每周固定時間與地點大家可以練習、學習。同時,中間穿插幾次外出參觀書法展,以進一步提高練習者的積極性。每隔一段時間大家對自己的成果予以展示,通過微信公眾號、學校網站等大量宣傳,進一步強化圖書館作為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形象,以深化傳播效果。
(二)月主題文化活動塑造圖書館更多新形象
為繼續提升圖書館影響力,使圖書館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與傳播,在周文化活動繼續的同時,我們嘗試每月或者根據節氣、季節特點等組織策劃相應的文化活動,在幾年的探索中,逐漸實現經典固定活動與特色新活動相結合的模式。保證每一個活動都是經過精心策劃,有著深刻內在意義。以此廣大讀者也寓教于樂,提升了自身素質,還通過人際傳播及群體間的傳播,圖書館的影響力與形象傳播得到滿意效果。1.合作、開放的形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集散中心,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借助這一特性,在組織策劃活動時,聯合多個科室,跨部門合作,給讀者塑造一種合作、開放、包容的形象。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會結合教委任務及要求,聯合學校教務科、學生科、學生、社團組織世界讀書日活動。學生科發動學生、社團通過制作板報、海報等形式進行活動宣傳。教務科任課教師安排經典誦讀進課堂,學生要寫作一篇心得體會,教務科老師對上交的作品進行點評和初評,初評的心得體會參加學校及教委的評比活動,圖書館根據情況對參與活動人員予以獎勵。通過全校參與的形式,提升大家的參與感,從而塑造一種合作、包容、開放的形象,擴大圖書館在學校中的影響。2.尊古重今的形象。上海作為海派文化發源地之一,圖書館希望為讀者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做點力所能及,書本的講解不如親身體驗印象更深刻,為此,圖書館舉行了一系列走出去探訪歷史文化名街活動。希望大家接受歷史的熏陶,透過歷史感悟現在,也試圖通過一系列充滿底蘊的行走活動塑造圖書館尊古重今的形象。例如,2017年9月,探訪從歷史文化豐富具有上海特色的思南路出發,依次參觀周公館、中山故居等,參觀結束后,大家在李白故居制作具有上海特色的點心,比如,核桃酥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目睹歷史,才能了解文化,參觀者在獲取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穿插的點心制作環節則能增強參觀者的認知與參與感,更能加深對這座城市的了解。通過這以系列探索歷史名街的活動,圖書館的形象得到進一步傳播。3.交流、分享的形象。圖書館應該是一種交流分享、平等對話的場所。為了讓大家,尤其是學生消除對圖書館只是“借書”的場所的誤解,圖書館想塑造一種讓大家一想到圖書館就想到交流、分享的形象。每年9月份,圖書館在新生開學季都會舉行“書簽漂流”活動,即,參與報名的師生,每個人匿名或者用筆名在精美的書簽上寫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裝入書箱。每人輪流到書箱盲抽一份書簽并讀取上面的文字,被抽到的書簽主人則要對自己的這段文字進行解釋。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個人的喜好,可以從側面了解一個人。一抽一讀的過程,也是大家彼此認識與了解的過程,也是大家對圖書館交流、分享形象認識加深的一個過程。4.休閑、以人為本的形象。我校作為體校情況特殊,沒有寒暑假。寒暑假學生要訓練,教職工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針對這種情況,圖書館作為服務部門,嘗試為大家提供一個休閑的途徑,讓大家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這也是圖書館塑造自身形象、傳播自身特點的機會。比如,適宜的時間舉行插花活動,專業插花老師對花語意義、插花構造、色彩搭配等進行介紹,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構建自己的花籃,比如,品味咖啡活動,通過專業人士對咖啡的起源、咖啡的產地區域、咖啡的制作烘焙過程、咖啡的味道等講解讓大家感受不同風俗的飲食文化及對應的地理環境差異。知識講解的同時,讓大家嘗試調試咖啡并品鑒,以此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與參與性。此類活動,輕松愉悅,既提升了大家的品位,又愉悅了身心。此類參與性、休閑性的活動傳播效果最好,也是最容易塑造、傳播自身形象的途徑。5.接地氣、懂生活的形象。生活除了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小細節”。生活技能是每個人必備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在老一輩人看來必備的“縫縫補補”現在幾乎沒有人會用得到了。時代變了,技能傳授的方式要推陳出新。由此,圖書館專門在2020年11月份邀請手工達人,以制作毛氈的契機,教大家針法、縫補的方式等。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響應國家號召,勤儉節約,自己動手,不浪費不奢靡。該活動作為技能課之一,取得良好效果,也成功塑造了圖書館接地氣、懂生活的形象。
五、結語
圖書館文化活動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圖書館形象的塑造與傳播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不斷探索和思考。通過我校實踐來看,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扭轉讀者對圖書館的老舊形象的刻板印象。以活動為載體,傳輸文化內容,是塑造、傳播圖書館新形象的重要舉措。尤其是隨著新媒體及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有致力塑造、傳播圖書館形象的單位更應該以文化活動為切入點,注重先進文化的弘揚,提升讀者素養。在工作開展中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扭轉讀者對圖書館的老觀念,從傳播、塑造新形象開始,不斷提升影響力,更好為讀者服務。
作者:崔菲菲 單位:上海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