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后勤服務管理精細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后勤保障是國有企業整體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后勤保障系統的有力支持。因此,做好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對于服務和促進企業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筆者結合所在企業食品配送中心(以下簡稱“配送中心”或“中心”)的后勤服務管理實踐,就如何以精細化管理做好企業后勤服務工作略談己見。
一、對標對表在“責”字上做文章
配送中心堅持對標先進企業的經驗做法,對標本企業管理的規范要求,對標企業生產服務所需,在盡職盡責上做好文章。構建管理體系。嚴格執行企業《新時代崗位責任制檢查實施方案》規定及要求,做到規定動作落實到位。修訂《食品配送中心管理手冊》《食品配送中心操作手冊》,建立食品生產運行、服務監督機制,采取集中配送方式將生、鮮、熟、糧、油、純凈水等餐飲食品配送至一線食堂。構建流程優化、制度管控、服務周到的垂直管理服務體系,抓好食品加工配送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中心以高于市場的質量、低于市場的價格、優于市場的服務,在員工候車中心、員工食堂開辟服務窗口,面向企業員工提供質優價廉食品,方便員工生活。通過完善網絡訂餐平臺、開通微信訂單,實現訂餐服務信息化、便捷化。錘煉過硬作風。在2020年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食品配送需求量激增、食品價格波動大、防控管理升級。配送中心堅持以“四個一樣”為標準,即訂多訂少一個樣、路途遠近一個樣、天氣好壞一個樣、質量標準一個樣,風雨無阻地為基層企業提供優質服務。3月份,在為基層單位進行食品配送的途中,配送車輛突發故障,中心員工冒著初春凜冽的寒風,抬著食品配送箱步行5公里送貨,確保了一線員工按時就餐。
二、求質求新在“細”字上下功夫
配送中心按照“制度完善、標準先進、流程可控、素質提升、跟蹤考核”管理要求,抓好抓實日常精細化管理工作,在求質求新上下大功夫。推動制度標準落地。針對加工區管理,修訂了產品檢驗制度等17項制度;完善倉儲區管理標準等6項標準,使制度與標準涵蓋食品加工配送全過程。強化流程環節管控。嚴格“科學制定營養菜譜、網絡訂餐方便快捷、集中采購控制成本、車間加工標準規范、不同食材分類處置、冷鏈配送基層食堂、資金回流支票結算以及強化監督保證質量”八個關鍵環節的管控,全面踐行了“索證采購保安全、營養配餐保健康、綠色服務包滿意”的服務承諾。用心解決基層難題。成功研發手機訂餐軟件,解決炊事員沒有專門訂餐電腦及訂餐網絡不穩定問題,手機訂餐軟件使用率達95%以上。在疫情期間,針對主食裝不進盒的問題,推出了“袖珍”主食系列;針對豬肉類貨品價格過高、斷貨等問題,利用倉儲優勢,積極平抑食品價格。2020年,中心的綜合服務滿意率達98%以上。
三、循因施策在“實”字上見效果
配送中心注重最大限度挖掘內部潛力、發揮整體優勢,在提升食品加工配送效率上下功夫。堅守三個底線。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對原材料選材驗收、加工配送全過程各環節進行全面質量跟蹤管理,做到產品保質量。全程低溫冷鏈運輸,對加工后的產品檢測48小時留樣,對生熟食品分類包裝,做到配送安全。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及禮儀化服務,贏得內部市場,實現優質服務。嚴格源頭把控。在疫情期間,嚴格車間進出人員管控,員工每天掃碼、測溫、消毒,貫徹“盒飯分餐、分散就餐”原則。成立四級產品質量質檢小組,實行進貨農藥殘留初檢、生產加工再檢、倉儲配送三檢、一線食堂驗貨四檢,從源頭至一線,層層把控質量,確保配送貨品本質安全。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食品配送中心年均為企業節約成本2 000萬元;通過網絡訂餐、營養配餐,食品配送中心不僅實現了快捷送餐、豐富員工餐桌,還減少了用工及精力投入;通過標準化加工、專業化檢測和全過程質量監控,保障了食品安全;通過配送半成品凈菜、成品熟食和主食,實現了“主食直接上桌、凈菜直接下鍋”。2015年,配送中心精益化管理模式在全集團推廣,并成為了集團后勤戰線系統的一面旗幟。
作者:劉紅 單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