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區塊鏈技術電子檔案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針對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檔案構建工作中的應用狀況展開了一系列分析。分別對電子檔案安全構建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失真風險問題以及電子檔案信息可靠性風險問題進行了闡述,有效地結合區塊鏈技術提高了電子檔案構建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隨著我國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電子檔案共建工作當中應用非常廣泛。該項技術屬于一種新興的理論技術,在我國不同領域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優勢。比如在金融行業、供應鏈、文化產業、醫療領域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與發展前景。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底層核心技術,最開始是用于解決電子支付當中存在的過度依賴第三方的相關問題,后來有效結合更加先進的加密技術以及密碼學技術等,慢慢發展成為一種具有分布式基礎框架結構的計算工作方式。區塊鏈技術的使用涉及到了諸多技術手段,通過非對稱性加密和哈希算法函數等一系列技術手段,可以有效保證區塊鏈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國在2016年10月正式了關于我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將區塊鏈技術有效列為新興前列的科技技術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區塊鏈技術的合理應用,在我國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將會具有更高的發展工作潛力。
一、區塊鏈技術的電子檔案構建和發展
在區塊鏈技術當中,重點包含了共識機制、數據收集與儲存網絡協議加密算法等多種功能,其中在電子檔案的信息數據儲存過程中,采用的是區塊式的數據記錄方法對數據信息進行儲存,運用時間戳的特性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通過建立起不同類型的數據庫,支持數據的讀寫以及對各種信息的復雜使用。在網絡協議當中重點包含了各個不同節點所提供出的網絡工作服務,再加上通過哈西算法抽取區塊鏈數據收集特征,并且對加密算法所對應的密實進行公開,形成一種新型的加密算法,可以充分實現用戶之間的信息安全交流與傳輸。現階段,基于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電子檔案的構建工作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同時也表現出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尤其是針對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與發展前景。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檔案管理工作服務的不斷向前推進,數字檔案的信息管理工作相比以往的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相關檔案管理單位需要收集和保存大量的數據信息,在整個信息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周期上都出現了一定的轉變,因此對信息的處理安全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在電子檔案信息的構建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注意信息檔案的真實性、原始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等;另一方面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給數字檔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相關設計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保證電子檔案信息構建工作具有信息可追溯性、信息不可篡改性、信息不可偽造性以及信息不可否認性等多種特點,這些區塊鏈所表現出的特性與數字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之間有著更高的要求與契合度,必須要充分滿足電子檔案信息構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電子檔案信息安全建設中存在的風險
(一)內容失真風險。電子檔案的構建經常會出現內容失真問題,主要指的是電子檔案當中的信息內容、信息結構以及信息經過傳輸和使用之后在內容方面出現改變,不再保留原有的數據信息面貌。和紙質檔案信息相比,數字檔案的信息內容更容易被人為性惡意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跡,數字檔案信息的內容出現失真問題,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原因所造成:首先,從檔案信息的自身結構上來看,檔案信息的內容與載體具有可分離性特點。因此在整個管理和使用過程中,數字檔案信息需要保存在各種網絡和軟件載體之上,相關人員可以有效使用各種軟件和設備,對數字檔案當中的信息進行閱讀以及修改,并且修改完成之后不會留下個人痕跡,同時數據被篡改之后很難及時發現。其次,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施上來看,檔案信息的軟硬件有著較高的依賴性。因為不同的計算機操作系統以及管理系統可能存在偏差,經常會出現數字檔案信息無法準確識別,或者影像信息出現失真等多方面問題,直接影響到電子檔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最后,從數字檔案的管理和建設上來看,檔案信息系統主要是基于中心化節點、數據庫以及服務器等環節所構成。系統在運行工作過程中依賴各種管理工作人員的操作,并且在某一個數字檔案信息被人為性惡意篡改之后,所產生的錯誤信息數據直接流入到整個工作系統當中,對整個數字檔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數字檔案信息資源通常會儲存在數據中心庫結構當中,而數據中心庫信息具有唯一性的特點,如果受到人為性的惡意修改會直接造成電子檔案信息失真。
(二)電子檔案信息泄密風險。電子檔案的信息資源當中除了已經完全公開的檔案信息之外,還包含了大量具有高機密性的數字檔案信息以及相關資源,其中涵蓋了大量的個人私密信息以及單位內部的機密文件信息。和傳統的紙質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相比,電子檔案信息泄露風險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將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網絡條件影響。首先,網絡威脅和網絡攻擊是造成數據信息泄露和失真的重要影響因素。基于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計算機系統和系統之間以及人和系統之間的關聯程度越來越高,一些計算機病毒和網絡黑客可以通過互聯網系統平臺,直接入侵到電子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內部,對其中的一些保密性和私密性信息進行竊取,進而造成個人信息以及單位機密文件的泄露。通過傳統的防火墻技術,在一些比較高端的網絡攻擊作用下整體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比如,英國政府某段時間就出現丟失2500多萬人社會保障號碼資料,美國相關零售商被黑客盜取了4500萬份用戶的信用卡賬號。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泄密風險問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網絡管理工作人員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其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隱私信息泄露問題也愈加明顯。各種政府信息資源正在陸續對外開放和共享電子檔案,信息資源中涵蓋了大量的個人隱私信息,由于對電子檔案信息資源的使用程度以及需求量越來越高,而數字資源管理系統針對管理工作人員和利用者的訪問權限存在著分配不合理的現象,進而造成了用戶的隱私信息被泄露。最后,數字檔案信息加密技術相對比較落后也會造成信息泄露風險。相比于密碼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來講,我國在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的加密形式上,主要還是依賴于傳統的信息對稱加密技術來作為保障,這種信息加密技術在整個設計構成形式上相對比較簡單,很容易會被一些不法的網絡黑客破解,造成一些重要的電子檔案信息泄露。
三、互聯網+背景下區塊鏈技術的電子檔案安全構建
區塊鏈技術的有效應用,主要是針對電子檔案信息的構建實現對信息隱私的保護,區塊鏈保密技術要求中規定了不同用戶對不同數據信息的訪問和控制信息,不能被沒有授權的用戶調用和分享,有效引入了隱私保護工作機制。區塊鏈技術在保密性的設置工作方面,設置出了信息認證工作環節以及提供出了信息訪問控制與審查機制,通過非對稱式加密技術的有效使用,保證電子檔案信息的使用安全性。非對稱加密技術主要指的是加密工作過程中所使用的兩種密鑰通過工時進行加密處理,公鑰進行加密,私鑰進行解密。在信息的接受過程中,首先必須要有一對密鑰,然后將公鑰直接發送給信息的發送方,信息發送方通過工時對信息進行一系列加密并且進行發送,接收方則需要使用私鑰來進行解密處理,有效防止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收到惡意攔截和竊取。區塊鏈非對稱性加密技術對整個加密破解的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大大提高了非法入侵者竊取數字檔案信息的工作難度,區塊鏈對于數字檔案信息的構建和解密過程中需要同步使用兩種密碼,兩種密碼缺一不可,在進行數據信息的訪問過程中,必須要對各系統節點的全部檔案信息進行判斷,訪問權限內部的檔案信息條件。基于區塊鏈技術可以對非對稱式的信息加密技術進行使用,電子檔案信息經過哈希算法之后被直接存放在區塊鏈當中,有效運用多種簽名技術對檔案信息進行一系列加密和驗證處理,并且在此工作基礎之上進行更加復雜的信息空間限制與管理。非對稱式數據加密技術的合理應用,不但可以保證數據檔案信息來源的明確性,同時還提高了電子檔案信息的隱私保護,防止數據在傳輸工作中受到不法黑客的惡意攔截,使得整個數據信息的傳輸工作效率和安全程度更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在電子信息檔案的構建工作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保證電子檔案信息的整體使用安全性,有效提高了數據信息傳輸的私密性,防止個人或者單位的重要信息被惡意竊取,保證電子信息檔案的構建具有良好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在電子檔案信息的安全發展領域當中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需要引起相關工作單位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李春艷,喬超.區塊鏈技術在大型企業集團電子文件管理中的應用——以中國石化為例[J].檔案學通訊,2020(01):13-20.
[2]趙屹.電子文件防篡改技術發展對檔案管理的影響及啟示[J].檔案學研究,2019(06):77-85.
[3]袁倩,王向女.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信息歸檔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檔案,2020(01):21-28.
[4]許海濤.區塊鏈技術在可信電子文件管理中的適用性研究[J].山西檔案,2019(06):19-27.
[5]林昕,黃少華,聶云霞.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檔案管理的SWOT分析[J].山西檔案,2019(04):70-75.
[6]劉越男,吳云鵬.基于區塊鏈的數字檔案長期保存:既有探索及未來發展[J].檔案學通訊,2018(06):44-53.
作者:李景 單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