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保守治療小兒股骨干骨折的護理經驗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的護理。方法:采用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和功能鍛煉的方法治療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6個月-2歲11個月。結果:以上病例均取得良好療效。結論:從皮膚護理、疼痛護理、鍛煉護理和飲食護理四個方面總結護理經驗并推廣。
【關鍵詞】股骨干;骨折;護理;皮膚牽引
股骨干骨折包括小轉子下2-5cm起及股骨髁以上2-4cm止之間的股骨骨折,此類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以10歲以下兒童多見。[1]其中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亦不少,其護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自2010年2月至2017年1月,采用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和功能鍛煉的方法治療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6個月-2歲11個月,均取得良好療效,本文從皮膚護理、疼痛護理、鍛煉護理和飲食護理四個方面總結護理經驗,現總結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自2010年2月至2017年1月,采用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和功能鍛煉的方法治療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共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6個月-2歲11個月,平均年齡2歲1個月;患兒體重5.0kg-12.5kg,平均體重8.9kg;骨折位置在左側10例,右側13例;按骨折位置分類,股骨上1/3骨折6例,股骨中1/3骨折10例,股骨下1/3骨折7例;按骨折損傷原因分類,平地滑到傷8例,高處墜落傷7例,車禍傷8例。
2納入標準
患兒年齡均小于3歲,有明確外傷史,均為單側股骨干閉合性骨折,X線片檢查確診為股骨干骨折。
3排除標準
患兒合并骨腫瘤、骨髓炎等骨病史,患兒受傷后合并神經和血管損傷,患兒受傷后為開放性骨折。
4護理方法
4.1皮膚護理
在行雙下肢皮膚牽引前,應該做好備皮工作,用溫肥皂水清洗皮膚油垢,剃干凈局部毛發,局部涂抹爽身粉。若局部皮膚有擦挫傷,可以生理鹽水消毒后,局部敷貼凡士林紗塊或者用萬花油局部濕敷傷口。在行患肢外敷藥膏時,藥膏表面覆蓋一層紗布,紗布上涂抹萬花油,可減少藥膏對患處皮膚的刺激。[2-3]牽引的膠布一側肢體各用兩條,膠布寬度以不超過大腿周長一半為佳,貼在兩下肢內、外側,長度要達到大腿根部,膠布粘貼要求平整,不能起褶皺,再用繃帶均勻地包扎雙下肢。在足底遠端約3cm作用,用帶孔小木板撐開膠布,并在膠布處穿孔,以作牽引繩穿過,小木板寬度以膠布遠端不壓迫足部內外側皮膚為佳。由于有些患兒容易對膠布過敏,也可以使用普通海綿粘于膠布內側,制成“U型”牽引帶使用。[2-3]夾板外固定時,夾板與皮膚接觸部位要墊好棉花防止夾板表面直接摩擦皮膚造成皮膚擦挫傷。夾板的松緊度以固定綁帶能上下移動1cm為佳,以防止夾板太緊對皮膚壓傷,夾板太松又起不了固定作用。肌肉組織在牽引作用下形成“肌肉夾板”,結合小夾板外固定,利于骨折的復位及穩定性的維持。[4-5]將雙髖屈90°,垂直向上,雙下肢同時牽引,重量以使患兒臀部離開床1-2cm為宜。牽引過程需觀察患兒骶尾部皮膚是否受壓,防止壓瘡。牽引部位如果皮膚有水泡,可以用酒精或者安爾碘消毒后,用注射針頭挑破或抽取膿液,再用凡士林紗塊或者萬花油濕敷,挑破水泡的皮膚不要去除,讓其覆蓋在傷口表面以幫助傷口恢復。同時要經常清洗患兒的會陰部,防止會陰部皮膚感染或者泌尿系感染。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三周后,可以去除牽引,留夾板固定至骨折骨性愈合,此時仍需注意防止皮膚壓傷。
4.2疼痛護理[7]
骨骨折后,多有因疼痛而哭鬧,此時必須了解患兒哭鬧的原因,檢查牽引部位末梢循環的血運,如果按壓牽引部位末梢足趾甲床后松開,甲床顏色仍蒼白,觸摸不到足背動脈的搏動,表明局部血運不佳,要調整夾板的松緊度。如果患者單純因骨折處疼痛而哭鬧,6個月以上患兒,排除布洛芬混懸液使用禁忌癥者,可以用解熱鎮痛藥物布洛芬混懸液,6-8小時可重復使用,每24小時不超過4次,5-10mg/kg/次,或參照年齡、體重劑量表。如果患者哭鬧是因為害怕陌生人,則醫護人員應該態度溫和,使用小玩具比如手表之類,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兒科護理人員一定要有顆童心,想患兒之所想,急患兒之所急。[6]病區環境設施應活潑多彩,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盡可能讓孩子自己選擇檢查時間和陪伴者,建立靈活的探視制度,允許患兒的朋友和親戚探望。[7]
4.3鍛煉護理
患兒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牽引后,就可以鼓勵患者練習股四頭肌做收縮運動,足趾和踝關節做屈伸運動,除了髖關節和膝關節固定外,其余各關節均可以做運動以防止關節的僵硬和黏連,如果小腿及足部出現腫脹可以配合按摩。早期功能鍛煉通過肌肉舒張的擠壓作用和夾板的固定作用,起到“動靜結合”的效果,有利于患處的消腫止痛。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三周后,可以去除牽引,留夾板固定至骨折骨性愈合。解除牽引后,股骨上1/3骨折加用外展板,以防止內收成角,在床上活動一周后再作扶拐杖下地患肢不負重的步行鍛煉,先在父母的幫忙下做屈伸髖關節和膝關節的運動,然后逐步自主做全身各關節的運動。后期拆除外固定后,患處可予以海桐皮湯外洗,同時配合髖關節和膝關節的活動,減少髖關節和膝關節筋膜的粘連。
4.4飲食護理
民以食為天,同樣,患兒父母會關心患兒如何飲食,損傷早期適宜清淡飲食,不宜飲食油膩燥熱之品,防止便秘,由于患兒長期臥床,可以多飲食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保持二便通暢,同時可以飲食牛奶或者雞蛋等半流質食物補鈣和蛋白質。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為服務對象提供從物質到精神的最佳服務,做到安全、可靠、舒適、準確,達到最好的護理效果,是護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標。而兒科又是一個特殊的科室,針對一群特殊的群體,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要求更多,個性化護理尤為重要。[8]可以在飲食之中適當加入一些患兒喜歡的食物,增加患兒的食欲,促進骨折愈合。
5評定標準
5.1骨折的臨床愈合標準
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9]骨折的骨性愈合標準:具備臨床愈合標準的條件,X線片顯示骨小梁通過骨折線。[9]
6結果
采用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和功能鍛煉的方法治療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共23例,均取得良好療效,所有骨折均達到骨性愈合標準,患者患側大腿無疼痛感,復查X線片股骨干骨折愈合情況良好。
7討論
總之,兒童股骨干骨折由于愈合迅速,自行塑形能力較強,牽引和外固定治療常不易引起關節僵硬。因而兒童股骨干骨折理應行保守治療。[10]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配合雙下肢懸吊皮膚牽引和功能鍛煉的方法治療3周歲以下股骨干骨折的患兒,臨床療效確切,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董?;?,朱云龍主編.中醫正骨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62.
[2]鄭瑞真,楊婉瑜,林成鳳等.改良式皮膚牽引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的護理[J].中醫正骨,2011,23(12):83-84.
[3]陳麗蘭,詹芳芳,陳阿蘭.改良式皮膚牽引治療小年齡段兒童股骨干骨折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6):158-159.
[4]樂勁濤,王英,彭玉蘭等.非手術治療兒童閉合性股骨干骨折治療規范的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0,21(12):5-7.
[5]宮民莊,劉興才,陳可新.手法整復夾板外固定加骨牽引治療兒童股骨干骨折療效分析[J].中醫正骨,2011,23,(8):63-64.
[6]王玉平,劉欣兒科護理人員與患兒溝通技巧分析[J].光明中醫,2013,7,28(7):1467-1468.
[7]付玉梅小兒骨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及對策淺析[J].光明中醫,2012,10,27(10):2091-2092.
[8]陳鳳榮兒科應用靜脈留置針830例的護理心得[J].光明中醫,2009,8,24(8):1593-1594.
[9]董福慧,朱云龍主編.中醫正骨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7.
[10]王亦璁主編.骨與關節損傷(第4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272.
作者:陳瑋娟 單位:汕頭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