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鐵站內空間環境設計的地域文化特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當前地鐵站空間環境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入手,探尋了地域文化介入地鐵站內空間設計的價值作用,探討地域文化在地鐵站內空間各設計要素中的應用及體現,力求為今后地域文化融入地鐵空間環境設計,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設計范例。
1研究背景
1856年,倫敦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自此,地鐵以其客運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地鐵建設初期,由于施工建設條件的限制,城市地鐵主要是以滿足其交通運輸的作用,對地鐵站內的空間環境設計缺乏整體認知,地鐵站內空間尚未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與體系,缺乏地域特點和本土的傳統文化特色。站內空間設計盲目抄襲、生搬硬套,沒有深入挖掘設計思路與理念,造成了各城市地鐵車站“千城一面”的情況。
2國內外應用的經典實例
莫斯科地鐵站的建筑造型各異、華麗典雅,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每個車站都由國內著名建筑師設計,各有其獨特風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地鐵站除根據民族特點建造外,還以名人、歷史事跡、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南京地鐵在設計過程中為了突顯其地域文化,將地鐵空間內的墻壁做成一系列壁畫。南京地鐵利用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出了獨具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鐵站空間環境。
3地域文化的相關概念
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中與環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種獨特文化,具有獨特性。從設計語言來說,地域性文化是不同空間范圍中特定人群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總和,主要是反映地域中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3個層面,這3個層面確定了地域文化的方向,直接表現到各個城市、各個區域的空間營造上。所謂設計的地域性,是指設計上吸收本土的、民族的、民俗的風格以及本區域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痕跡。地域性反映在建筑設計上則產生了不同的建筑風格,反映在地鐵車站上則產生了不同的設計風格和流派。
4當前地鐵車站地域化設計中的不足
4.1車站設計與城市環境脫節
在我國很多城市的地鐵設計中,車站內部空間的設計與該城市環境的聯系并無太大關系,尤其是地鐵車站與城市文化載體上的不協調。在進行地鐵站內空間環境設計研究時,多數設計師容易將地下站內空間作為一個孤立的單體來考慮,缺乏與外部城市其它空間的關聯,導致地鐵站與城市環境割裂開來,無法成為城市內涵的組成部分。
4.2車站形式與空間形態單調
城市地鐵在城市中往往并不是只發揮交通運輸的作用,也會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地鐵建設往往受到多方重視。但是在現階段,我國的地鐵空間形象卻普遍顯得乏善可陳。
4.3功能復合與細節處理不足
如今地鐵車站日益成為綜合多種現代功能的綜合使用體,國內目前大部分地鐵站點功能還相對單一,只是單純滿足城市的交通運輸。細節處理涉及到地鐵車站人性化設計的問題,照明、標識、座椅、殘疾人設施等諸多方面。我國地鐵內部空間的設計,由于設計與建設周期短的原因,在細節的處理上還有所欠缺。
4.4缺乏對地鐵站點空間藝術的關注
盡管全國許多地鐵車站都聲稱自己對于所在區域的地域文化在設計中進行了引入與結合。但在實際的走訪調研過程中大多車站仍大同小異、似曾相識。可見,裝修設計中的表面化、概念化是國內地鐵車站在內部空間營造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5探索地域文化在地鐵車站空間藝術設計應用的設計思路
每個城市的地鐵站域空間設計都應當體現出本地區的這些特色風貌。車站周邊的環境、城市建設沿革、人民的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地鐵車站產生相應的影響,最終在車站設計上投射下自身的影子。這些設計中的影子容易引起市民的共鳴,從而對地鐵車站內部空間產生認同感。但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更要看到時代的特色,對歷史的發揚也并不是簡單的再現與復刻,不然終將被時代所淘汰。
6結語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研究具有地域文化的地鐵車站藝術空間,更好地豐富地鐵車站,更好地打造全新空間。地鐵車站這一空間形式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如何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地域文化和當地經濟背景,與車站空間結構相結合,創造出適合該地區的車站內部結構,仍是一個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石磊,張慧.交通建筑的空間設計[M].工業建筑,2009(S1)
2祖夢倩.當代地鐵站建筑空間形態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
作者:趙曉彤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