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課程環境設計與開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學前教育的研究和實施不斷向更為科學、有效的方向發展的今天,什么是游戲化?什么是課程游戲化?什么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什么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環境?如何巧妙設計與開發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環境等問題逐漸成為眾多幼教工作者產生深度思考的核心命題。如何審視園本現有環境資源現狀并通過揚長避短、取長補短、改良提升、豐富創新、巧妙整合等舉措,對其進行優化升級,進而實現環境與資源與幼兒認知產生聯系并積極促進幼兒能力發展便是教師隨之需要破解的難題。
一、一個項目方向引領,一套班子躬身施行,一攬子計劃全面推進
以我園為例,自2018年初被審批為市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前瞻性試驗項目——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環境改造研究共同體項目園至今,便緊緊圍繞“課程游戲化環境改造”項目研究方向,首先積極成立了園長引領下的各部門緊密協作的項目研究工作組。同時經過系列園本實地勘察和多元審議,在專家的科學論證下,嚴謹制定出一攬子園本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環境改造計劃。計劃引領下的全方位工作推進是項目研究工作確保優質高效的基礎。
二、三個項目推進組,四個“園”計劃目標設定,科學實現機制保障
項目研究要實現扎實推進,機制保障是基礎。工作組下設的三個推進組此時便發揮起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1.物資儲備組——信息調查、收納、整合、優化先行
19世紀90年代,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并在其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中明確“從做中學”的觀點。而20世紀初,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則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礎上予以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創新。由此可知,生活本身即是存在無處不在的教育資源和契機的。而探尋教育本真,便必不可忽視,更不可或缺來自生活中人、事、物及環境的點滴啟示,進而由此出發,通過面向全員展開的物資數據信息調查并進行相關收納、整合及優化管理,為環境的優質升級改造提供有力的物資投放保障。
2.環境改造組——設計巧妙、豐富、趣味、科學展現
美國蒙大拿大學朱莉•布拉德教授在其著作《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的前言部分提出:“為幫助兒童在游戲中達到學習目標,我們必須有目的地創設環境,為兒童提供材料、工具以及能促進他們發展的挑戰。”不但清晰表達了環境創設在幼兒學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由此強調總結出:“高質量的環境,是建立高質量的基于游戲的課程的基礎。”的核心觀點。據此,結合園本室內外格局和使用現狀,工作組通過因地制宜、揚長補短、就地取材、取長補短的基本原則,將游戲理念豐富、趣味、科學的巧妙設計到為優質實現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所精心創設的環境中去。
3.活動開展組——創意新奇、開放、圓融、對應跟進
“幼兒園教育活動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驗證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即指通過幼兒園實施的教育活動所達成的教育效能。”①反觀我們當前開展的游戲化課程,同樣如此。環境創設的是否有效?能否理想地服務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并進而促進教師課程開發能力的提升?師幼雙方能否獲得發展?或者能獲得哪方面的發展?獲得多大程度的發展等等問題,均將在環境創設基礎上的多元教育活動開展中逐一驗證。由此,系列開放、圓融、創意新奇的活動便與環境對應跟進式應運而生。在面向全園師幼、家長及社會的全方位、多渠道、廣覆蓋的項目研究基礎上,經過自省析理、斟酌論證及審慎思考,1.“幼兒園”(首先,這里是服務于幼兒幸福童年獲得、承載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園所品性提升的專業幼兒園。)→2.“花園”(為保障師幼身心和諧成長,率先精心打造出秀色可餐的花園式教育環境。)→3.“樂園”(在此前基礎上巧創意、精雕琢,潛心設計出富含底蘊的文化樂園。)→4.“家園”(在成功塑造“快樂發展的孩子”+“幸福探究的教師”+“務實創新的園所”立體化成長模塊過程中,最終實現園所生命家園的品性升華。)據此,“四個‘園’計劃”即成為指引環境改造項目內涵深挖掘中明確方向、核心引領、價值取向的指南針。
三、分類收集,甄別梳理,五個項目資源庫同期建設
眾所周知,資源庫建設是項目研究過程中實現可用資源整合、信息提取便易、保障研究實效的基礎條件。故而,通過家園、社會等多種渠道的廣泛收集,展開來自教師、家長、行業領域內科學分類、嚴謹梳理基礎上的方案庫、人工智能庫、信息資源庫、物資資源庫、學習交流庫的扎實建設,為項目研究的科學、優質實施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為項目引領下的系列教育活動開展助力無限。
四、集思廣益,方案核定,十二大職能童樂區設計開發
“幼兒園要創設多種區域活動空間,配備豐富的玩具、游戲材料和幼兒讀物,為幼兒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索提供機會和條件。”②為積極響應課程游戲化理念,科學升級改造出優質服務于師幼發展的成長環境指明了方向,園本“萌娃迷你樂園、福娃沙土互動區、動娃體能訓練營、美娃藝術體驗場、趣娃姑蘇園、勤娃培植園、牛娃超級建筑隊、虎娃野戰區、炫娃民族街區、智娃挑戰區、慧娃挑戰區、酷娃創意游樂區”等十二大職能童樂互動區域環境隨之在集思廣益、因地制宜基礎上設計開發并逐項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師幼從游戲化理念出發,回歸教育本質,徜徉其中,收獲了無數快樂新奇的探索與成長。
五、研訓做結合,點燃“百個金點子行動”
實踐證明,在項目實施方案重難點明確掌握的基礎上,通過多層次教師研訓與師幼驗證性實操相結合,項目組廣泛征集源于幼兒興趣點及其最近發展區需要或教師即時思索并敏銳捕捉的創意設計和家長熱心關注并積極參與的多元分享等基礎上形成的妙整合、趣探究的奇思妙招是得以切實助力園本課程游戲化項目高品質推進的保障。而教師、幼兒、家長、社會等多渠道據此生成并逐一提煉出的無數好主意、新辦法并進而形成引領整個項目研究精彩推進的“百個金點子行動”正是使項目研究有據可依,目標明確并可階段性自查調整及優化提升的基礎。幼兒園教育多年秉持大課程觀,即倡導“一日活動皆課程”理念。因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每一天,從其每天早晨走進幼兒園大門那一刻,教育和課程便隨之產生,而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則始終是幼兒園課程之綱。所以,追根溯源,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的實施和開展,首先重于在游戲化理念先行的基礎上,以課程創新思維為先導,促進教師兒童觀、教育觀的革新和轉變。而與時俱進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才是時刻引領教師始終注重從幼兒出發,在科學探尋幼兒教育規律的過程中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并形成科學課程觀,進而服務于幼兒高品質發展需要的基石。
參考文獻:
[1]朱家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郭鑫 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新加花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