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城市中環境工程建設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地進步,我國城市化也加快了進程。我國地大物博,人口數量多,人均資源所占比例比較少,這也是在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建立生態環境也是我國城市化的必經之路。在現代時代的發展下,生態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筆者根據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對我國生態城市的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環境工程建設;生態城市;實踐
引言
伴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成為我國人們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生態環境被破壞比較嚴重,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廠的建立,大氣的污染以及廢水廢物的排放,都嚴重的影響了人們居住的生態環境,人們生活的越來越好,私家車的增多,交通壓力也變大起來,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很多歷史建筑以及風景景點被破壞,“白色垃圾”污染等等都需要人們去覺醒,建立環境工程,促進城市生態發展迫在眉睫,同時也是時展的要求[1]。
1生態城市的內涵與建設目標
生態城市也被稱作生態城,是一種趨向于盡可能的去降低對于能源水或者是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使用,同時也盡可能的降低廢氣,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廢水排放的城市,在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人與生物圈”計劃研究的提出,就馬上獲得了整個世界的關注,建立生態城市[2]。從質和量上保證綠色建筑整體實現飛躍性的發展是我國城市發展的目標。生態城市主要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生態良性循環,四者保持高度的和諧,同時對于城市的環境以及人們居住的環境要求也比較高,要環境清潔、優美、舒適,與此同時,高科技也占據主導地位,發展生態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和諧相處,建立人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和諧相處的關系,生態城市的建設目標主要是為了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此促進經濟系統的高效運轉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性和諧關系,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3]。
2生態城市的特征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21世紀是人們借助科學技術的變革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時代,開展生態城市的建設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跟上時展的步伐,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生態城市主要是廣泛運用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以及城市結構的合理、功能之間的協調能力,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高效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與能源,不浪費,發展高新科技,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4]。
2.1和諧性
建設生態城市,和諧性是其中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不僅僅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還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建設生態城市也迫在眉睫[5]。人們雖然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但在一定方面也有很多的缺陷,建設生態城市可以很好的克服這些缺陷,可以更好地促進人們自身的進步,幫助人們營造一個充滿人情味并且擁有濃郁文化氣息的群體,形成生態有活力的生態城市。文化也是建設生態城市的中心,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促進城市又好又快發展。
2.2持續性
可持續性是生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考慮的是不同的空間與時間,在這之間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保護生態環境,為后代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因為眼前的一點小利益而去破壞生態環境,來維持短暫的城市繁榮,有句話說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這個道理,要促進城市的生態發展首先要保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3區域性
生態城市是城鄉發展的統一體,同時也是一個區域的概念,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建立在區域平衡上,而且城市與城市之間也是互相聯系的,城市與鄉村也是互相聯系的,同時也互相制約,只有平衡的發展區域才能夠有效地平衡協調生態城市的發展,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就要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合作,全球互相合作,共同分享最新的技術,共享資源,便形成一個互惠的互聯網絡,以此來建立全球的生態平衡[6]。
3環境工程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3.1政府大力支持,加大資金的投入
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科學技術的支持以及資金的投入,但在部分地區的生態城市建立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資金不足是問題之一,這讓很多城市都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環境工程建設之中,造成部分城市發展生態環境落后,同時也造成了當地的環境治理技術的落后。政府需要與時俱進,從根本上找原因,加大對建立生態城市資金的投入,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環境建設技術,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國外引進的技術進行恰當的使用,以此來提高我國環境工程建設的水平,推動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步伐[7]。
3.2加大對污水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究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工廠建設的越來越多,人們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但與此同時,工廠排放出來的廢氣、廢水也越來越多,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的環境的發展。所以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加強對污水回收利用的技術的研究,將集中和分散兩種方式結合對污水排放進行處理,從而對水進行循環利用,與此同時也要提高城市污水的利用率,對于像家庭,學校,酒店,政府機構等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廢水可進行回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污水處理,這些進行處理的水可以用于綠化園林以及衛生沖洗、清潔路面的工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水資源的利用,還可以促進對污水的回收利用,節約水資源,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
3.3加大對企業節能減排技術的提升
對生態環境的建設還是要靠當地城市的政策,生態環境不僅僅要求企業采取節能減排,以此來促進企業自身的成長,還需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加大企業節能減排技術的提升,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企業來說,調整和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并且控制因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的增加,積極提倡高新技術的發展,淘汰一些生產比較落后的企業,并提倡企業積極進行改革創新,完善管理政策,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來推進能源結構的調整,以此來促進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企業還要及時更新設備,與時俱進,以此來保證在最大的限度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4結束語
在生態城市中建設環保工程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能促進人與質自然的和諧相處,加大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在最大成上的被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環境工程建設與生態城市相互結合起來是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提高我國居民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含義。
參考文獻
[1]孫萬剛.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3):3499.
[2]荊晨.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J].節能,2019,38(10):117-118.
[3]劉坤嬌.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1):4179.
[4]杜志紅.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9,17(7):175.
[5]孫會軍.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9):4610.
[6]商云杰.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9):5048.
[7]李湘宜.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實踐探討[J].科技風,2019(13):118.
作者:姜靈彥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土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