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使用中的節能環保意識提升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農業機械的大量使用也應注意節能環保的相關事宜,盡量避免在農機化作業的過程中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因此,通過分析現階段節能環保工作面臨的主要難題,說明了現代化農機作業中產生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并給出了加強農機使用節能環保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業機械;節能;環保;意識;管理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的快速普及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農民的勞動強度也顯著降低,農業機械受到了我國農民的廣泛認可。隨著農機保有量的不斷增多,農業機械在實際使用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其中一個主要方面就是農業機械的運行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且造成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F階段我國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農業機械的節能減排工作不僅能顯著節省能源消耗,還能在綠色環保的前提下優化農田環境,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體現出更加科學、綠色的新風貌。
1節能環保工作的主要難題
(1)小規模經營不利于生產效率的提升。由于我國現階段的農村經營模式仍以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為主,集中連片經營所占比重仍不足,這就造成農業生產所購置的農機趨于小型化,小型農機因技術落后存在工作效率低、品質不佳的問題,相比大型先進機型的單位面積能耗顯著偏高,且造成的污染也更嚴重。(2)節能環保思想認識不足。我國農民普遍存在文化知識水平薄弱的問題,且思想認識只關注于農業生產的收成和效益,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度不高。由于污染問題和能源浪費的弊端不能直觀的體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存在違規使用農機、焚燒秸稈等問題,要快速提升農民在綠色生產方面的認識存在一定難度。(3)農機產品本身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度不高。現階段的農機產品研發多注重產品功能本身,研發團隊著力研究新技術的同時往往忽視節能環保方面的研究,造成農業機械整體的能耗偏高,且存在大量農機排放不合格等問題,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的長久發展。(4)農機監管、指導與執法工作仍需提升。就目前來看,農業機械化向綠色環保發展仍需農機管理部門加強工作,農機管理人員因人力和資金的限制,很難全面的開展相關工作,往往只能在執法、監管等重點方面進行工作,且在工作中存在與農民溝通困難,專業工作人員不足等問題。
2農機作業的不良影響
2.1農機作業中對環境的影響
現階段的農業機械主要動力源是柴油機,在工作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粉塵顆粒物等,會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并導致溫室效應加劇。且農機作業中還可能因為質量不佳造成油液泄露污染農田土壤。此外,植保機械、施肥機械工作中,由于農機工作的粗放性,還容易因過量噴灑農藥和施肥造成農田環境的破壞。
2.2農機維修處理不當造成的污染
農業機械屬于較為復雜的裝備,若維修過程不專業,維修質量不達標可能會造成農機密封結構失效,產生漏水、漏油等問題造成田間污染,還可能因為維修過程對更換的機油、清洗液等處理不當,造成環境或水資源污染,嚴重的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2.3田間殘留秸稈焚燒造成的污染
現代化的機械收獲作業會將秸稈割斷放于田間或粉碎后放于田間,部分地區采取秸稈還田的作業方式,能夠將田間秸稈再次利用,而大多數地區對秸稈的利用率很低,面對田間殘留的大量秸稈,若采取直接焚燒的處理方式,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和秸稈資源浪費,更會因焚燒過程的高溫導致土壤中微生物與有機質的損失,造成地力下降,耕地土壤退化的問題。
3加強農機使用節能環保意識的途徑
3.1加強宣傳工作
在現階段農機使用的基礎上,要想最大程度的實現節能環保,提升農民使用農機的節能環保意識是最有效的途徑。因此,農機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利用自身工作條件,與村委會合作進行有效的宣傳工作,通過在農村地區播放教育片、宣講等形式,提高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節能環保意識,從而起到有效的推廣環保理念的效果,幫助農民認清節能環保不僅是有利于后代的大事,有利于現階段生產成本的降低和作物生長條件的優化,良好的節能習慣能幫助農民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
3.2加強政策引導
應積極利用幫扶政策鼓勵農民購置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農機裝備,對于環保節能效果好的農機,可對其給與更優惠的農機購置補貼,并同時對秸稈還田、深松作業、保護性耕作等機械化作業給與一定的政策補貼,鼓勵農民采用更合理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此外,還應加強對報廢農機、不合格農機的查處,堅決執行農機年檢和報廢制度,并對報廢農機給予適當補貼,鼓勵農民對農機進行更新換代,保證農業機械作業的高效能和良好的能源利用率。
3.3鼓勵新機具的研發
政府部門應當鼓勵農機生產企業在關注機具性能的同時,更多的考慮機具的節能減排工作,同時提高機具的可靠性,減少故障率,保證農業機械能夠長時間高效率的工作,以此達到減少農機廢氣排放、降低能耗的目的。對于這類產品的研發,政府應當給與適當的幫助,組織農機廠家與科研院校合作研發,保證新型農業機械性能與綠色環保并存。
作者:隋云峰 單位:集賢縣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