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學習活動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與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使得我國教育理念與教學目標也由此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應當不斷有創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利用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在學生獲得語文學科知識、提升語文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對語文學習活動的內涵與意義進行了分析論述,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活動教學實踐與創新的策略與實施路徑。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理念做出了清晰的解釋,明確指出要“以核心素養為本,推進語文課程深層次的改革”,要“加強實踐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科學、合理的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要能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理念,同時能夠提高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在廣闊的活動空間中發揮自己的語文特長,發展個性化特征。[1]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實施與開展,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還存在著一些有待完善的問題。首先,部分語文教師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思維與模式深刻的影響,教育理念相對而言較為傳統與落后。這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習慣于將自己置于中心與權威的位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經驗與意愿來設計、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而忽視了新時期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忽視了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教學工作往往缺乏針對性,教學活動效果達不到理想的狀態。其次,我國當前的教育體系決定了高中時期的師生雙方都會面臨異常緊張的升學壓力。因此,大部分學校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仍然停留在“知識本位”的層面。學校、教師和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活動均沒有正確的認知,只是將目光與焦點聚焦于知識與技能的發展上。課堂教學工作以機械化的訓練與反復的知識講解為主,沒有多余的精力設計與參與學習活動。這顯然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成為了阻礙語文學習活動有效實施與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語文學習活動的內涵與意義
語文學習活動具有兩大值得關注的要點,一是“學習”,二是“活動”。“學習”這一要點將語文學習活動與常規性的語文活動區分開來,突出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盎顒印边@一要點則表明了語文學習活動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與活動性,是不同于單一的知識講解式的學習的。簡單來說,語文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所進行的以獲取語言經驗、提高語言能力為目的,通過聽、說、讀、寫、思考等各項技能來綜合運用的一系列的自主行為過程。語文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首先,語文學習活動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貫徹與落實,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朝著更深層的方向發展,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其次,語文學習活動的開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使教師不斷地進行理論學習,讓教師與時俱進地創新課堂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再者,通過參與學習活動,學生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促使自己充分調動已獲取的經驗與知識,提升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最后,適當的語文學習活動能夠鼓勵師生全身心參與其中,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為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切實促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2]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學習活動設計探索
(一)開展趣味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字詞、詩句、文言釋義等需要學生重點識記的基本內容看似簡單,實則在高強度的學習中十分容易遺忘。常常要經歷一個無比枯燥的機械化重復過程,學生難免會在反反復復中失去耐心,學習積極性也可能由此遭受打壓。此時,如果教師依舊沿用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不但成效不佳,而且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的消極情緒。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引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來調節知識記憶的枯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習的壓力。例如,在重點字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你畫我猜”的游戲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調動其思維與肢體,加強學生對于字詞內涵的理解與記憶。在詩句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飛花令”的游戲活動,以某個意象為主題。學生既能夠全面回顧所學詩歌、強化記憶,也能夠在大量描寫同一意象的詩句中對該意象所承載的情感與內涵產生新的品味,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解。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有計劃地開展趣味游戲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體驗中主動積累、梳理語文知識,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深化學生情感體驗情境的創設是強化語文學習活動成效、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的關鍵途徑之一。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度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創設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適當的教學情境,利用情境構建學生與語文文本及知識之間的情感聯系。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促使學生保持長久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意愿,促進學生思維與認知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中具體情境的還原,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感受文章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思維認知通過角色體驗對文本中的人物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在原文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再創造,將課文中的情節拓展成一個更廣闊的情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自主創造,加強體驗,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3]例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文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分別邀請學生扮演廉頗、藺相如這兩位主人公,引導學生在角色體驗中融入自己的觀點與情感。學生通過情景演繹探究在不同的態度與做法下,故事情節將會走向哪些不同的方向,事件最終會形成什么樣不同的結局,在體驗中更好地感受主人公的心境,感知其中的大智慧。
(三)實施橫向類比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特點,我們可以得知,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學習經驗。如果教師能夠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通過恰當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對已經學習并掌握的相關知識進行橫向類比、構建聯系,那么就能夠在分析與比較中促進學生深入地把握二者之間的異同之處,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與素養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比較與討論時,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活動氛圍,讓學生敢說、敢想、敢表達。例如,在《孔雀東南飛》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間真摯的感情與至死不渝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本內容與已經學習過的同主題詩歌《氓》進行類比。學生可以思考同樣作為描寫愛情的詩歌,《孔雀東南飛》與《氓》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存在著什么樣的差異?兩首詩歌中所描繪的男主人公形象有何不同?同是愛情悲劇的背后,兩個故事中導致最終悲劇的原因有什么差別?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討論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他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互相學習、吸收與借鑒,在合作與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思維與視野,在理性的分析與比較中把握兩首詩歌的思想內涵,提升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全面發展自身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與共情能力。[4]綜上所述,高中語文多樣化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實施是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全面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手段之一。有效的語文學習活動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多方面引導,離不開學生的全面參與。在這個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主動做好教學研究工作,著眼于學生的知識生長點,結合實際的教學資源與條件,在不斷的創新中開發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建設更加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成永紅.教學活動化活動語文化——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思考[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386-387.
[2]張炳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512-523.
[3]李敏睿.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情況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4]翟建勇.高中語文學習活動內涵與設計[J].現代教育科學,2015(12):146-147+162.
作者:鄭曉慧 單位:慶陽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