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課程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闡述培養體系、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體系,教學實踐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高校的思政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3]。為了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思想水平,就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專業課程有機融合起來,在專業知識素養體系的建設中,完善自己的世界觀,塑造健全的人生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要依靠教師隊伍的“主力軍”,將課程建設作為“主戰場”,通過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讓專業教師、專業課程體系與思政教育同步進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培養體系建設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材控專業),培養的是石化裝備的成型工藝及過程控制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材控專業按照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培養體系,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把思政教育貫穿到知識和能力培養體系中,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學習效果。思政教育的主戰場并不僅僅是通識教育課程,更應該與專業基礎類、專業類、實踐類課程緊密結合起來。根據我校材控專業特色,挖掘育人目標,充分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把思政教育充分融合,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教師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實施者,高校要切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充分激發教師的能動性。教師要把思政貫穿到自己教學的每個環節,充分挖掘,從教學思想上建立思政意識,從教學手段上找準思政能力培養方法,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與專業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把思政教育充分融入課堂,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要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就必須加強學習交流。如馬前鋒教授等人提出了以教學、技能培養和職業素養提升相結合的課程思政改革。給我們了實行課程思政清晰的思路,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學生用耳讀、用目染、用心悟,充分發揮教師育人的功能和作用。現在全國高校都在建立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各地各高校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分區域、分學科專業領域開展經常性的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教師的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得到了提升,做到高品質育人。同時教研室等基層教學團更應該及時對課程思政教育進行交流總結,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
2課程教學大綱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教師思政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提升以后,就要把其融入教學大綱中。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想充分的融入思政,就需要對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一定的修正。把課程思政教育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材編審選用等各方面。專業課程更應該是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通過細化、分解專業課內容,結合工程基礎和工程實踐實例,把課程中隱藏的思政元素慢慢地滲透進教案,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日積月累的滲透進學生的思想認識中。要把馬列主義、思想等思政教育的立場和觀點,教官、培養學生的科學和工程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工程問題和解決具體工程問題實例的能力。在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工程倫理素養的建立,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技術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3教學設計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課程教學大綱把課程思政教育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案的編寫和課件設計等各方面。教學設計中,要把思政教育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報告的各環節。要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把思政教育貫穿于課程教學始終。我校材控專業側重培養焊接工程師人才,以《焊接工藝與設備》為例,緒論的內容除了對本課程知識有清晰的介紹之外,更應該融入代表性的“大國工匠”的實例,學習其精神和素養,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建立充分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專業課一般都與學生的就業和能力有緊密聯系。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就業為引導,以能力為本位,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強調在實踐中領悟和深化學習知識認識,在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的實施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建立健全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習慣,從未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1)制定各專業課程的思政目標。圍繞培養原則,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隱形的滲透思政內容。(2)將教學理念于課程思政充分融合。深化教育理念,把課堂教學由傳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講授、能力素質培養和工程訓練能力的提高與如何成為對區域經濟有用的人結合起來,同時要把課程內容將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的傳統文化等思想,與企業、行業對人才的現實要求結合起來。(3)具體理論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內容盡量一一對應、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專業課知識中的思政元素,對專業課內容進行二次開發,把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提煉出來,讓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個,認識到思政教育是貫穿在自己職業能力和工程素養的健全過程中,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一件艱難,且需要長時間運行的工作。教師的思想意識提升之后,在具體理論教學內容的把控上,就會把思政知識融進專業知識中。同時,結合本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要求,把立足崗位講奉獻,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和“大國工匠”的思想考慮到課程教學內容中,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學生認真對待專業知識的汲取,也從精準、細致的專業知識中思考工匠精神。整個授課過程中,充分引導學生,積極地去探索思政意識在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中存在的關系。整個教學環節,其實就是思政意識培養的重要途徑。把專業課程主要內容拆分成項目運行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我們成型領域尤其是焊接的發展,主要成就,教育學生堅持“四個自信”、培養愛國精神。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同時要注重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在項目運行初期,讓學生用于提出自己的技術觀點,求同存異,共同決定比較完美的工程方案;項目運行中,要求學生實時記錄、存檔,并勇于進行檢查和自我評價,對錯誤的思路要及時地修正和改進,盡量取得完美的結果;總結時,更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敢于認定和批判自己或者他人的結果。
4結語
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需要慢慢總結方式方法,立一套比較完整、客觀的評價機制,盡量能夠有量化的指標,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持續改進。通過思政教育,應該培養具有健全的職業素養、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在改進中改進,結合國際和國家的基本國情,提升親和力、實證性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同時注重“以文化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全體師生豐富涵養、塑造靈魂。要運用新媒體等新科技手段使工作活起來,增強思政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廣泛開展專業特色鮮明的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師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風尚的維護者。
參考文獻
[1]馬前鋒,騰躍民.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專業實訓課的改革探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05):67-69+74.
[2]陳曉慶,孫秀偉.“大思政”格局下協同育人實踐模式探究[J].遼寧經濟,2020(04):78-79.
[3]高國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3):31-34.
作者:郭麗娟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