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有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是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必要前提。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仍然存在結構布局不合理、觀念陳舊、方法落后、風控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與當前經濟環境不相適應,阻礙了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鑒于此,文章分析了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深入梳理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以促進國有企業在新常態經濟環境下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保值增值;對策
2019年國家出臺《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意味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新的征程,按照中央的要求,國企改革中核心的一條是要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因此,在國家放活的大環境下,國有企業要接得住、管得好,有必要深刻理解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意義,摸清現階段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才能針對性地開展查漏補缺,實實在在提升資產管理水平,才能在新一輪的改革任務中交出滿意的答卷。
一、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資產管理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的是國有企業通過對國家投入的資產進行建設和經營,在過程中確保資產的安全并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國有資產是國有企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國有企業經營運作的基石,只有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升資產效益,才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才能體現國有企業天生的使命和存在的意義。
(二)加強資產管理是國有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前提
我國已形成以國有企業為主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非公有制企業雖起步晚,但資產結構簡單,產權清晰,對市場反應靈敏,在市場國際化的影響下快速成長,已經在市場中取得一定的位置。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上保持領先地位,必須與時俱進,提升綜合競爭力。資產作為企業運作的核心要素,加強管理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前提,通過強化管理,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產效能,獲取收益后再轉化為生產力,以優質的資產帶動企業整體實力的提高,形成資產-效益-生產力的良性循環,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加強資產管理是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時代要求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從原來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到現在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對國資監管來說是管理觀念的重大轉變,對國企來說是時代賦予的新的要求和挑戰。國有企業必須更加注重提升資產質量,盤活資產存量,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資本回報率,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目標。
二、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結構不合理,產業布局分散,主業不突出
我國的國有企業先后經歷了“放權讓利”、“兩權分離”、“理順產權關系”、“三改一加強”等歷史性的改革階段,逐步發展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化國有企業。國有企業雖經歷多次改革重組,但欠缺整體規劃,重投入輕退出,重數量輕質量,導致國有企業產業布局分散,主業不突出,公益性資產占比高,整體收益率偏低。尤其是早期完成改制的國有集團企業,為壯大資產規模,盲目擴張,產業結構混亂,主業定位模糊。某些國有企業把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放在同一經營實體,直接拉低了企業的資產收益率,降低了整體運營能力。業務板塊四處開花,資源過度分散,難以在主業上有所突破。
(二)管理觀念陳舊,產權意識淡薄,遺留問題多
部分國有企業領導人管理觀念陳舊,產權意識淡薄,重視資產的控制權,忽視資產的所有權。國有企業歷史悠久,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變革重組,有些房屋土地可能登記在某企業名下,而這些企業在改革中已永久退出國有企業的歷史舞臺,承接土地房屋的企業沒有及時辦理資產的確權手續,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形成難以解決的遺留問題。隨著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發展,很多國有企業引入投資者,組建合資公司,國有企業以土地、房屋出資,回籠資金用于企業發展。參股方一般只關注投資分紅,不參與經營管理,國有企業作為合資企業的控股股東,只關注對人、財、物的控制,往往忽視了產權的及時變更。由此形成了大量的賬實不符,為以后企業的健康發展埋下巨大的風險隱患。一方面,造成后期過戶稅費大幅增加,尤其是劃撥土地轉性為出讓地需要補交的土地出讓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稅費成本成倍增加;另一方面,對日后閑置資產的盤活形成巨大阻力。
(三)缺乏現代化的資產信息管理系統,臺賬信息滯后
部分國有企業仍然使用簡單的電子表格對資產進行數據統計,沒有建立科學的現代化信息系統,資產臺賬仍停留在初始入賬的金額,資產信息嚴重滯后。人工編制的電子表格無法達到及時更新的客觀要求,更無法實現智能的提醒功能,固定資產閑置,物業出租不規范、租約超期、欠租等情況時有發生,造成國有資產浪費,資產收益與市場脫軌,難以滿足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
(四)風控機制不完善,資產流失風險高
國有企業雖已建立風險控制制度,試圖將可能出現的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制度設計的初衷和愿景值得認同,但“初心正確”不等于“效果理想”。在實踐工作中,由于機制建設的不完善,極大地削弱了風控的效果。一是制度建設欠缺系統性,效能監察參與度低,容易形成各環節之間的風險評估相對獨立,負責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協調與監督,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融資管理、投資管理之間沒有信息共享,經濟行為結果好壞、效益如何無人過問,無法達到風險控制的最初目標。二是未形成長效機制,大部分國有企業對風控工作只停留在制度建設上,而不是機制建設,對資產管理沒有形成定期排查、落實整改、事后跟蹤的硬性要求。三是風控機制與考核評價脫鉤,形成了企業對資產風險的漠視,削弱了管理人員對提升資產效益的積極性。上述種種原因,造成了對資產管理的風險控制流于表面,資產風險難以被發現,日積月累,風險一旦爆發,企業將付出沉重的經濟成本。
三、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建議和對策
(一)深化改革、重組資產、優化結構
國有監管部門應該按照資產同質、經營同類、產業關聯的原則,以產業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化為目標,對國有資產進行梳理和重組,優化資產結構,統籌產業布局。剝離經營性資產與公益性資產,推進資產分類歸口管理,通過劃撥、重組兼并、授權經營等方式,壯大國有企業經營性資產規模,致力于打造資產負債率低、資產優質、經營良好的國有企業實體。國有企業要集中力量發展主業,提升經營性資產的競爭力和收益率;完善配套產業,為主業提速保駕護航;退出邊緣化產業,為主業發展保留充足的資源和精力。集團內部要對現有資產全面梳理,整體規劃產業布局,按照功能定位的不同進行歸類管理,以專業化為目標,突出主業發展。
(二)轉變資產管理觀念,提高意識,完善制度
觀念決定高度,思想改變未來。國有企業要在新常態經濟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守得住優勢、跟得上形勢,首要的是轉變資產管理觀念,提高管理意識。龐大的資產規模和優質的資產質量是國有企業與生俱來的優勢,國有企業應從上而下,轉變領導班子及工作人員的管理觀念,通過簡報宣傳、集中培訓、考察交流、學習強國等多元化途徑,從原來的有錢花、有物用的傳統理念,轉變為現代化的管理觀念,深入理解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國有資產流失的領導責任和個人崗位責任。同時,以“執行力”為核心,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出臺資產管理指引、出租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企業資產管理行為,指導企業健全資產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國有企業根據資產的性質分類制定管理細則,明確領導責任和崗位責任,扎實做好各項資產盤點入賬。對于固定資產要全面梳理,做好產權界定,建立整改臺賬,專人跟蹤落實;對于出租物業要清退超期租約,通過追收、解約、司法途徑等有效措施收回拖欠租金,維護企業權益,確保資產安全。
(三)建立現代化的資產信息管理系統
現代經濟是信息的經濟,抓住了信息就把準了經濟的脈搏。因此提升資產管理時效性的出路在于建立現代化的資產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個性化開發的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完成傳統意義的數據統計和歸類分析,還可以實現信息匹配,收益對比,期限提醒等管理需求,通過信息化系統可以迅速掌握資產數據,準確把握資產價值,快速生成各類統計報表。各部門通過數據同步,實現信息共享,互相監督,可以有效發現資產的安全問題,降低資產的管理風險,為企業盤活資產和項目投資提供可靠的依據。
(四)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建立配套評價體系
國有企業要提升資產抗風險能力,首先,要健全風險控制制度,形成系統性的風險控制體系,提高效能監察的參與度。以制度設計流程,以流程管理資產,充分發揮監事會、紀檢、內審、職代會四位一體監管作用,形成各業務部門之間的整體合力,并借助第三方專業機構提高監管效率,確保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防范化解資產管理風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其次,要成立風險排查專責領導小組,統籌指導風險排查工作,建立風險排查長效機制,通過定期排查、不定期排查、突擊抽查等方式開展排查工作,專人跟蹤整改執行情況,及時發現漏洞,堵塞漏洞,降低風險隱患。最后,建立科學、合理、可量化的配套評價體系,對風控工作進行定期考核,考核結果與個人績效掛鉤,賞罰分明,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資產管理風控工作有效落實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四、結語
有效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對國有企業具有深遠的意義,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經濟形勢下,國有企業通過觀念的改變、體制的建設和現代化手段的運用,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增強資產抗風險能力,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最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促使國有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楊榕.國有企業固定資產保值增值對策研究[J].納稅,2020(21):175-176.
[2]李方玲.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9(24):77-78.
[3]姚娜.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納稅,2019(29):237-238.
[4]王曉北.芻議如何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8):10.
[5]陳曉澍.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9(25):83-84.
作者:蔡潔潔 單位:肇慶市國有企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