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業綠色物流優勢及發展思路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綠色物流對工業企業的的優勢分析入手,通過分析工業企業物流綠色化面臨的問題,探究其發展思路,以期望可以促進我國工業物流的綠色化發展。
1綠色物流對工業企業的的優勢分析
1.1綠色物流有利于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會議上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提到會議日程上來,這是我國極具指導意義的綠色物流發展的政策導向,明確了綠色之路是今后未來物流行業的發展軌跡。物流業做為可持續發展產業,發展綠色物流是必由之路。
1.2減少流通污染,優化城市生存環境
傳統工業城市普通存在的工業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在1985年到1995年十年期間里,酸雨污染在城市愈演愈烈,發生頻率每每攀升,最高達到了98.5%。目前我國有酸雨之稱的四大城市就有“十雨九酸”之說。工業化布局急需重新調整,城市環境急待改善,環保設施在工業企業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雖然經過相關措施的改進,但由于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污染問題再次突顯起來。當前的城市污染來源多為在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在工業企業無限擴大規模的同時,物流量負荷不斷加重,原材料和產成品的貨運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廢氣、粉塵,給城市環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1]。
1.3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城市工業企業競爭力
1.3.1加強供應鏈合作,提升城市工業層次推進物流綠色改革,強化產供銷供應鏈的多方協作,使工業企業的物流綠色化形成一個體系運轉,從原材料的運輸倉儲至半成品至產成品的物流、倉儲運輸,以及最后的回收等各環節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從而使工業企業的整個供應鏈都能提升資源使用率,進而將工業企業的管理和運營層次進一步提升,將管理模式向集約型推進[2]。
1.3.2促進經濟升級和城市轉型對城市的生存環境進行優化,將城市成功轉型為宜居城市,就要刻不容緩地對工業物流進行綠色改造,最大程度地降低因工業流通而造成的污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工業水平的同時提高供應效率,全面升級產業。構筑建設適應社會現代化發展的社會宜居城市,發展綠色物流系統,重塑綠色宜居城市新形象,著力發展工業產業,重點推進城市綠化轉型的方案進行[3]。
2工業物流綠色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2.1法律和規章制度不健全,政府規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政府導向作用并不十分強悍,使工業企業的管理機制存在了巨大的缺陷。物流業橫跨多種行業,地域跨界巨大,政府職能監管部門涉及過多,而各部門之間并不存在密切的聯系,沒有形成一個整體體系,從而導致缺乏步調統一的戰略化指導思想。無序化操作使物流資源過度浪費分散,造成了城市環保的負荷加重。由于政府職能部門缺乏前瞻性指導,甚至對工業企業放任自流,導致物流監管和控制的有效力度缺失[4]。
2.2缺乏對綠色物流觀念的認識
綠色物流是新興的時代產物,我國物流行業起步相對較晚,在對這個行業的認識上存在著普遍的不足,從政府到工業企業以及末端的消費群體,舊的觀念尚未完全轉換過來,綠色物流的理念還未確立起來。人們對綠色物流在社會經濟市場中的作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政府領導將重點放在了物流帶來的經濟效益上來,而忽視了綠色、環保的新概念。同時,經營者和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理念也表現得十分淡薄。消費者雖然追求綠色消費、綠色保障,但卻忽略了綠色通道物流的環節。因此,無論是從政府角度來看,還是從工業企業來說,必須盡快轉變觀念,提升自身對新事物的認識,改變思維方式,確立正向思想,努力向綠色物流發展邁進。
2.3綠色物流技術裝備比較落后
深入宣傳綠色物流思想的理念,建立綠色物流觀念,發展綠色物流導向,運營綠色物流的操作程序,要熟練掌握綠色技術手段。由于綠色物流技術與傳統的物流技術相去甚遠,對應的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備以及兼容性有著明顯的差別,使物流技術裝備的質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及物流包裝配備標準上存在著明顯的銜接問題。我國的物流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相應的工業企業物流信息的管理技術手段并沒有及時跟上去,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不建全,各種服務功能表現嚴重薄弱,相關訂單管理、貨物跟蹤以及庫存查詢等工序的滯后嚴重制約了物流效率的提升。因此提高服務質量、拓展庫容量、優化倉儲設施、疏通綜合性貨運樞紐、建設物流基地和發展物流中心等等,都要以有效提高物流發展的經濟效益為目的。
3工業物流綠色化的發展思路
3.1改善政府的政策和規章制度
加速工業化物流綠色發展進程,我國政府主要從兩個方面采取行動,一是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二是積極出臺相應的政策激勵方案。在法律制度的完善方面,政府對物流環節涉及到的環境問題予以立法,制定排污收費制度,出臺相關政策加以引導。例如,引進先進的環保設備,強化控制空氣污染的力度,制定最低排放標準以及物流設備技術指標。在政策激勵方面,政府出臺相關綠色補貼政策和稅收政策。對于先進環保設備和清潔能源設備的采購,政府對實施資源再循環利用的工業企業采取政策性的補貼,稅收實行減免策略,對依然采用不可再生資源的工業企業,則加重稅收,加收道路使用稅等。
3.2提高我國工業企業的環保意識
我國政府大力引導工業企業實施綠色物流,增強相關工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有效實施綠色物流,是將工業企業的發展進程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沿快速推進,使工業企業的社會形象明顯發生改變,聲譽快速提高,社會價值表現顯著。建設高效的科學的逆向物流系統,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加收舊產品,完成其運輸、檢查、處置、以及相應的修理復原、最后的再銷售環節。通過對逆向物流系統的再構建,將工業企業的綠色物流發展計劃實時推進。
3.3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
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回收、處理以及再利用,建設完善綠色環保系統,促進對廢鋼、廢紙、廢舊家電、廢棄塑料、輪胎的回收與再生利用,形成一體化的無害消費體系。提高公眾的綠色消費理念,傳播循環經濟的認同感,政府加強宣傳無害環境保護產品以及再生產品的購買理念。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建立無害環境區,積極鼓勵綠色產品的使用。
參考文獻
[1]王浩澂.廣西工業制造企業綠色物流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5(10):81-85.
[2]王浩澂.廣西工業制造企業綠色物流模式選擇研究[J].價值工程,2016(14):139-142.
[3]王浩澂.供應鏈環境下廣西工業制造企業綠色物流發展研究[J].價值工程,2016(1):249-251;252.
[4]杜維,劉陽.制造企業物流服務創新模式選擇研究:失敗學習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6(6):170-177.
作者:劉通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