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下的企業稅務風險應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大數據環境下,海量的數據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風險。稅務機關上線的金稅三期等信息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分析企業稅務經營情況,從而發現企業稅務問題,因此,企業的稅務風險相比以前也越來越大。論文從大數據下的稅務環境出發,針對大數據環境下的稅務風險,提出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具體措施,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稅務風險管理。
【關鍵詞】大數據;稅務風險;風險應對
1引言
稅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為納稅而產生的風險。從風險來源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來源于作為納稅人的企業自身,另一個來源于稅收執法機構和人員的不合規執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提到的稅務風險是指來源于納稅人自身的風險,是由于企業自身經營不合規或者不規范等原因而導致的可能受到稅務機關追究和處罰的風險。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每個企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稅務風險,企業也都有自身的一些稅務風險管理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這樣的環境下,稅務機關利用大數據技術,相比傳統的稅務監管,將更容易發現企業存在的稅務問題,從而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稅務風險。面對大數據環境下的稅務風險,企業需要改變以往的一些陳舊風險應對觀念,同時結合企業業務情況,采用更積極和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才能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從而保證企業經營的健康和長久。
2大數據環境下的稅務風險
2.1經營信息更加透明
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傳輸高速、數據多樣、真實性以及低價值密度等特點。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稅務機關目前已經在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企業的稅務數據,對企業的經營信息了解越來越清楚。例如,已經上線的金稅三期系統,對于企業的開票、納稅、財務數據、人員以及其他信息都能夠收集和把控,非常清楚企業的采購、銷售產品等經營情況。同時,不同部門之間的系統聯動,如工商、稅務以及銀行等,更是能夠收集和掌握企業全方位的經營數據和信息,這樣一來,企業的經營在稅務機關面前就完全是透明的一樣,這就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稅務預警模型更加完善
大數據環境下,稅務機關通過金稅三期等稅務信息系統的使用,獲得了大量企業的經營和稅務數據,通過這些系統建立的稅務預警模型,隨時隨地就可以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稅務不合規,從而對企業進行檢查或者要求企業自查,企業如果不能做好稅務風險管理,將無法進行應對,或者面臨稅務處罰,這都會給企業帶來時間成本、稅務成本。因此,為了企業能夠更好地經營,企業需要做好稅務風險管理,從而降低自身的稅務風險。
3企業稅務風險應對措施
3.1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觀念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觀念。在傳統時代,由于信息技術等原因的限制,稅務機關掌握的企業信息有限,部分企業可能就認為稅務機關對企業很多信息不了解,就算自身的經營有一些問題,也不會被發現和處罰。這種稅務管理觀念顯然是不正確的,尤其是現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更是要樹立正確的稅務管理觀念,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工作,要樹立規范業務、規范財務、規范稅務的觀念,形成從業務到稅務的閉環管理,才能夠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3.2培養企業稅務人才
目前,很多企業的管理者認為稅務就是算一下稅,交一下稅而已,因此,對稅務人才的重視度不夠。有些企業甚至沒有專職的稅務人員,要么由會計人員兼任,要么外包給稅務公司,這些做法非常不利于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尤其是在現在的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經營的環境越來越復雜,面臨的稅務監管也越來越透明,企業需要擁有和培養專職的稅務人才,負責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企業使用和培養專職的稅務人才,一方面由于稅務人員具有專業的稅務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避免稅務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有專職的稅務人員,更加有利于企業日常的稅務安排和管理、定期的稅務自查以及稅務機關的檢查應對等。可見,擁有專職的稅務人才,對于企業稅務風險應對和管理至關重要。
3.3加深業稅融合
在大數據環境下,稅務機關對企業經營數據掌握越來越多,通過大數據預警模型,隨時可能發現企業存在的稅務問題,當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稅務不合規時,就可能要求企業自查或者到企業進行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企業稅務人員對企業的業務有比較深入和詳細的了解,否則將無法應對稅務的監管。加深業稅融合,就是要求企業在業務規劃前、業務運行時以及業務完結后的全程都需要企業稅務人員參與,企業的稅務人員深入企業業務前端,與業務一體,基于稅務籌劃和稅務風險管理的角度,對業務進行籌劃,節約稅務成本和規避稅務風險。同時,就算面對后期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務檢查,由于稅務人員全程參與業務,也能夠很好地應對。
3.4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
大數據環境下,不僅稅務機關可以利用數據的收集和稅務預警模型的分析發現企業稅務風險,企業自身其實更應該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做好稅務風險的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企業在業務發生時,及時地收集各種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通過建立稅務風險模型,及時發現企業的稅務異常并進行稅務風險預警。對于風險預警,并不代表企業業務或者財稅就存在問題,而是提前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針對這些異常,企業應該及時地做好自查,弄清稅務指標存在異常的原因,在自查過程中整理好對應的合同、發票、憑證等材料,這樣既可以使企業的管理者弄清出現稅務預警的原因,同時在稅務機關針對企業稅務預警進行檢查時,企業能做到業務清晰,資料齊全,能夠更加有效地應對稅務檢查,做好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因此,企業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于企業及時了解自身的業務問題以及面對稅務機關的稅務檢查都是一種高效的風險應對方法。
3.5加強與稅務機關的互動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加強與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進行溝通和互動。尤其是在如今的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的各項財務和經營數據,稅務機關了解得非常清楚。在稅務管理方面,稅務機關作為企業稅務監管單位,在稅務專業性和政策導向性方面均具有指導作用。因此,企業的稅務人員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應該隨時與主管稅務機關保持溝通,對于遇到的政策問題以及稅務疑問應該及時地向稅務機關進行咨詢并獲得稅務機關的認可。同時對于稅務機關日常稅務管理中對企業的一些業務了解和異常調查,也需要及時地進行反饋和溝通,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取得稅務機關的認可。另外,在發現企業存在稅務風險而對企業進行檢查時,企業的稅務人員更加應該積極地做好自查,與稅務檢查人員保持積極的溝通和互動,及時弄清稅務問題并解決,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因此,企業經營過程中,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和互動,有利于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
4結語
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企業業務變化非常快,經營環境也越來越復雜,稅務機關對于企業的經營信息和財務數據的掌握也更加充分,企業的稅務風險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需要做好稅務風險應對,企業的管理層和相關人員需要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管理理念,正視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同時,企業需要培養和使用專職的稅務人才,進行專業的稅務管理和規范,加強企業的業稅融合,形成業務稅務的一體化,提前對業務進行規劃,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另外,企業也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企業的稅務風險預警模型和機制,及時發現稅務異常指標,并弄清業務情況,收集好各項資料,以備稅務機關的檢查。企業在整個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都需要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互動。通過以上措施,企業一定能夠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應對和管理,從而保證企業業務健康和長久運行。
【參考文獻】
【1】汪健.大數據時代的稅務風險應對[J].全國流通經濟,2017(21):91-93.
【2】劉慶會.大數據背景下金稅三期對企業納稅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8(14):123-124.
作者:李燕梅 蔣友紅 單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