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稅收體系對小微企業納稅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端企業、高技能人才的流失,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小微服裝企業作為人們需求較大、經濟市場活躍的細胞,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與社會和諧[1]。在綠色稅收體系下,小微服裝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學習并有效運用綠色稅收政策,以推動其健康持續發展。
一、綠色稅收概述
綠色稅收,又被稱為環境稅收,該稅收政策出臺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并利用自然可再生資源,促進綠色生產與消費,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實際上,綠色稅收這一概念最早產生于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庇古提出了“政府通過宏觀稅收,對環境污染進行調節”這一稅收思想,由該思想形成了綠色稅收。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環境問題逐漸凸顯,綠色會計、綠色稅收、綠色營銷等具備環保特點、和諧環境和經濟的概念相繼出現,真正將環境資源消耗、補償等納入經濟中,其中,綠色稅收的普及,帶動了其的發展建設。經過多年發展與深化,綠色稅收被賦予更廣闊的內涵,不僅將保護環境、降低污染與破壞、增強環境資源開發的合理性包含其中,還延伸到實現特定的環保目標采用的各類稅收調節方式[2]。
二、我國在綠色稅收體系上的改革
1.根據稅收對象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調節稅率
為保護環境,降低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可根據稅收對象對環境的影響征收適當稅率,以此鼓勵企業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具體來講,對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可通過提高稅率或者設置懲罰稅率;而對于環保性產業,可通過降低稅收或者優惠政策等,鼓勵產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更進一步,以此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如,城市霧霾主要是因汽車尾氣導致,為此,我國連續幾次將汽油等成品油消費的稅率進行上調,以此展現環保導向。當前,我國稅收中與自然、生態、資源地保護關聯緊密的種類包括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3]。而在稅率制定時,應根據當地情況調節稅率。若當地森林資源豐富,環境優良,可選擇較低稅率負擔;若當地環境污染嚴重,重工業集聚,應采用較高稅率。
2.應在綠色稅收體系內增添碳稅
新形勢下,水污染越發嚴重,國家越發重視排污問題。然而,在排污收費方面,制度規范性不足,發揮的生態與資源保護的效用有限。為控制污染問題,可在排污費內添加碳稅,依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對環境污染的直接對象征收稅費,以此控制環境污染。實際上,碳稅主要是指依照排放源中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進行征稅,以此控制化學能源的過度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有毒氣體等的排放,降低控制污染與溫室效應。據悉,在2009年間,美國已經通過了相關法案,在2020年將正式進行碳關稅的征收。對此,我國也應重視碳稅的制定與落實,以此更有效發揮綠色稅收體系在環境保護上的效用。
3.擴大綠色稅征收范圍,分散環境壓力
在過去,環境壓力主要落在政府頭上,經濟發展帶來的污染,由政府全權負責,對于環境破壞對象,雖然有一定懲罰,卻仍有部分企業屢教不改,環境污染問題時有發生。對此,擴大征稅范圍,將改善環境的社會成本落實到環境破壞人頭上,以此為環境改善提供資金支持。具體來講,可增加如下綠色稅目,其一,增加消費稅綠化稅目,以此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如,電池是一種常見的污染源,一顆電池被隨意丟棄到大自然,能夠將60萬L的水污染,即一顆電池能夠污染一個人一生的用水。為控制電池污染問題,國家對電池開征消費稅。并且,農藥、塑料袋、化肥、一次性碗筷等污染性強、對土壤、森林破壞性強的物品,都可開征消費稅。其二,資源稅中添加自然生態保護的稅目,如,稀土資源是我國重要資源,而原先曾經被過度開采,導致稀土這種工業維生素保有量降低,并破壞了生態環境,對此,可對稀土資源征稅,以此保護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的健康。
1.降低了企業稅收,推動了企業綠色發展
綠色稅收體系的構建,作為我國保護生態自然環境的方式,通過對稅收的宏觀調控,推動我國經濟向低碳發展。而供給側的改革,進一步增大了綠色產業財稅優惠,推動了傳統產業向綠色產業轉型,該背景下,為小微服裝公司向綠色發展奠定優良政策基礎。在綠色稅收體系的支持下,小微服裝企業的管理者應重視綠色稅收,積極利用綠色稅收中的各項優惠政策控制稅負。如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一項稅收優惠政策,小微服裝公司可通過研發綠色面料,以無污染染料、產品等加工、印染新型面料,以此提升企業特色,降低企業稅收,促進企業綠色經營與發展。
2.實現了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融合
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國家已經強調了創新對發展的重要性,并將創新放在發展的核心位置上。對此,小微服裝公司要想發展壯大,就應極響應國家對綠色發展方面的宏觀稅收調控,促進科技、文化等的創新,實現創新和綠色發展的融合,實現低碳經濟。以創新服裝產品的設計生產展開探討,小微服裝公司可將創新綠色品牌作為發展戰略,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綠色材料,在服裝加工中,創新綠色加工工藝;在資源利用上,對生產工藝進行創新,購進節水設施、對廢水二次循環利用等。在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有效融合中,節水設備、環保設備等投資額的10%直接被抵免,在小微服裝公司產品銷售時,以紙袋、布袋等代替一次性塑料袋作為保障,降低了污染廢棄物的形成,創新了低碳商業,推動了服裝行業的綠色發展。
3.文化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結合,促進更多進項稅額抵扣
由稅收消費的替代效應來看,在“營改增”政策落實后,文化創意性產業稅負相應降低,文化消費提升,推動了文化創新性產業的繁榮發展。由納稅生產替代的效應上看,征收額下降,增大了企業獲利空間,能力較高的設計師逐漸脫離服裝企業。服裝加工與服裝制造中存在高污染與高能耗現象,尤其是服裝印染,增大了碳排放量,而服裝設計卻實現了低碳與高收益。對此,在綠色稅收體系下,小微服裝公司可通過購進創意設計,實現文化創意和綠色發展的結合,通過綠色稅收得到更多的進項稅抵扣,有效控制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健康持續發展[4]。
四、總結
小微服裝企業看似與綠色發展并不相關,實際上,其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高污染與高能耗,為環境帶來了較大負擔,而生產中排放的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對此,積極引進綠色稅收體系,促進小微服裝企業發展,以此降低企業稅負,提高優惠政策的享受力度,促進進項稅額的抵扣,從而有效降低納稅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麗麗,黃澤恒,劉志翔,等.我國綠色稅收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現代企業,2018,(8):53-54.
[2]李丹,廖穎,張鑫.綠色稅收體系對小微服裝企業的納稅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6,(29):116.
[3]姜苗苗.所得稅稅收優惠對小微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7.
[4]李淑瑞.我國小微企業綠色稅收問題的探討[J].商,2016,(16):199-200.
作者:徐燕 單位:江蘇利步瑞服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