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建筑工程造價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是施工企業利益的受損情況比較嚴重,導致施工企業出現“計劃經濟收入,市場經濟支出”的現狀。若施工企業的建筑工程為外資業主,就等同于肥水外流;二是施工企業為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大幅度降低各項管理費用,使工程管理水平顯著降低,對于建筑過程質量將產生嚴重影響;三是因業主與施工企業具有不平等的地位,為承攬建筑工程施工企業需要墊資大量資金進行施工,只有依靠貸款進行解決,使企業發展陷入一個不良循環,導致建筑企業產生嚴重債務問題,對金融業也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四是在建筑工程招標中業主將取費明顯壓低,導致大量具有低資質等級、低水平管理的建筑企業高于具有較高資質等級、較高管理水平的建筑企業中標,難以充分發揮國有大中型施工企業的優勢,對企業積極提高裝備及技術管理水平產生不利影響;五是造成較高取費等級的建筑企業承擔建筑工程后,將工程向較低資質及取費等級的建筑企業層層轉包,坐收管理費,不只是產生嚴重腐敗,也因這些企業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不足,導致各類工程事故頻繁發生,不僅損失業主利益,也將產生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六是承包商為中標建筑工程,不惜將報價壓的很低,中標后通過增加現場簽證等一些手段對損失進行彌補,難免發生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問題,進而使國家難以控制基本建設投資規模。
2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形態的轉變
為使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與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將建筑工程造價由靜態轉向動態管理,并采取下列措施。一是由“量價合一”定額改為“量價為離”,盡管工程消耗量具有固定統一的標準,但在不同地區的工程實物消耗單價與物化勞動具有明顯差別,不同時間段都是變化的。在編制最新定額時不僅體現工程消耗量,而將全省各地區的材料、人工等費用定期公布在造價信息刊物上,實現價格信息在省級范圍的聯網。二是將按照施工企業資質等級進行取費向按照工程類別取費進行調整,并作為確定取費標準的重要依據,采取結合以取費證書和取費認證單的取費管理辦法,取費證書證明施工企業可進行最高取費的級別,取費認證單對建筑工程類別進行判定并確定具體取費標準,不僅避免在標底編制過程中業主單方壓價,對施工企業合理利益造成損失;而且在無法達到建筑工程要求的取費等級的施工企業提前排除招標范圍,進而確保實現公平競爭,同時對業主利益也具有一定保護作用。工程類別一般都是根據建筑工程規模、技術要求、結構特點、施工難易度等因素進行劃分。
3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還查詢很多措施屬于過渡性質,有關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結合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發展的實際需要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措施。一是對一些項目的費用進行簡化,只對直接間接費用、稅金及利潤等進行保留,冬雨季施工費、措施費、二次搬運費等對企業間競爭反映的費用因素都按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實際發生情況進行計取。二是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法律法規進行不斷完善,將目前的仲裁糾紛職能由政府行使向法律仲裁方向進行轉變,使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實現法制化。三是將由政府管理的建筑工程造價向行業管理進行轉變,組件建筑工程造價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只進行宏觀指導與協調。行業協會對工程造價整個行業進行規范,實現自我約束及發展,全面參與國際工程造價的發展。四是在行業協會監管下建立并完善工程造價中介咨詢服務體系。由中介機構對工程造價進行確定,施工人員、材料、機械價格及變動指數應定期,對價格走勢做出科學合理預測,為用戶準確提供工程造價的動態資料,參與編制建筑工程自立項投資至招投標標底、標書等整個工程造價管理過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使工程造價管理實現市場化發展,構建由業主、中介咨詢機構及承包商構成主體的建設市場格局。五是做好招投標、承包商、工程質量、合同及技術資監督管理等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有關的工作,進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健全的的建筑市場管理體系。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管理目標上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從長遠看是與國際接軌。目前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基于此進行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改革,只有不斷提高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人員整體素質,才能不斷促進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作者:暴春光 單位:哈爾濱新三維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