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森林作為自然界的主要生態系統,在自然界與人類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森林資源的國家,林業一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直接影響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長期的木材生產使得我國生態環境日漸遭到破壞,雖然目前植樹造林、天保工程與退耕還林等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相對改善了現有生態環境。但從整體來看,我國森林資源與林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為此,繼續落實并加快“以追求生態經濟最佳平衡為核心目的”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新形勢下林業生態建設內涵
新時期,伴隨人們物質生活要求的日漸提高,社會發展對林業需求與生態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必須基于林業資源合理攝取,逐步提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質量,從而在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滿足今后社會發展對林業資源的需求。因此,可持續發展成為了林業生態發展的終極目標,而這不僅僅是迎合社會發展需求,同時也是迎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趨勢。為此,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必須做到以下“三個堅持”:
1)堅持“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即基于自然發展與社會發展規律,從我國國情與林情出發,對生態工程建設加以統籌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因地制宜;
2)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即在實際建設中要做到建設和管理、環境保護和治理、利益獲取和除害相結合,切實提高現代人生活品質,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3)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與產業發展生態化”,即把“增加資源總量,優化配置資源結構,提升林業發展水平與強化資源保護”作為日常工作重點,實現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同區域經濟的同步發展。
2新形勢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對策
2.1貫徹落實封山育林工作,完善動態機制
為了推動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必須重視封山育林工作。首先,進一步完善當地封山育林發展規劃。即基于往年封山育林作業,繪制今后工作藍圖,特別是應提高未完成規劃要求地區的工作效率,最終把封山育林工作范圍、面積與方式、各項措施落實到每個山頭地塊。其次,強化封山育林地區的各項設施建設,如在封育區域的主要交通路口、山口與溝口等位置豎立標志牌,做好警示工作。再者,明確村規民約,逐步提升村民的自律意識,引導其積極參與封育工作,有意識地維護林區環境;并抓好護林隊伍建設,確保封育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從相關主管部門角度出發,還需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結構,切實發揮出經濟杠桿的作用,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建設機制,并在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利用現有信息資源與技術資源,強化對林業生態發展的技術指導,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林業生態工程的現代化與科學化建設。
2.2深化林權機制改革,革新林業生產方式
在林業生態建設中,需積極構建多樣化的投入體系,大力拓展林業發展的資金來源途徑,主動尋求政府扶持、社會力量支持與業務投資,逐步形成“國家、集體與農民及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支持參與的多途徑、多樣化資金投入體系”。同時,將林業生態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發展全局,大力落實“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方針,全面展開綠色小康村與綠色小康戶的建設,從整體上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此外,還需積極發展特色林業產業,切實發揮出自然與區域優勢,推動區域林業產業發展,特別是要逐步壯大當地特色林業建設,如開發山珍、中藥材與地下礦藏等資源,把區域資源優勢轉為區域經濟發展優勢,為村民創收。
2.3健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結合當前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實踐,需在嚴格遵循“收益者付費,損害者賠償”原則的基礎上,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一是明確依據。因森林資源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具備一定的生態環境效益,而且森林建設與維護均需一定資金投入,加之其生態效益也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故若想對其外部性進行內化處理,必然就需對森林生態加以經濟補償,以確保森林資源的有序發展。二是明確資源籌集渠道。除國家出資外,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籌措還需在遵循“誰受益誰補償”原則的基礎上,明確其他各主體的應繳份額,以此來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社會共享”。三是明確對象與范圍。即將“重點防護林、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與風景名勝區、重要森林生態資源區”納入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的重點投資對象。四是明確資金征收準則。即根據森林自然生態要素與林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綜合考慮森林本身生態功能及其同人類生存的關系程度,社會對森林生態效益的認同程度與當地居民同森林間的經濟關系,國家同地方的財政情況、森林保護等級等因素,明確其補償標準。五是明確監督檢查機制。因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的專款專用性質,必須配以對應的監督檢查機制,并將森林生態效益核定、資金籌措方式與補償方式等內容涵蓋進去,以此來確保森林生態補償機制的貫徹落實。
3結語
森林資源作為自然界賦予人們的寶貴財富,需要采用科學方法對其加以建設與保護,以發揮其最大效益。為此,需本著“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落實封山育林工作、革新林業生產方式、健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來推動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作者:張水根 單位:江西省南城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