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分析

    眾所周知,對于一項建筑工程來說,從勘察到設計,再到施工,直至運營,整個過程與信息化已密不可分[1][2][3][4]。如勘察設計引入VAX系列小型機、圖形工作站系統、GPS定位系統及GIS數據采集器等,建筑設計將圖文管理、知識管理與協同設計相結合,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測信息化控制,建筑工程管理軟件的系統化、網絡化等均說明了這一點。正因為如此,有學者斷定:“BIM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將帶來建筑行業自計算機CAD普及后的又一次革命,是一個必須面對、無法回避的又一發展浪潮。”[5]面對當今工程建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迫切需要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工程實踐能力突出且能迅速適應工作環境的高素質創新型復合人才。因此,改變傳統教育理念,深入信息化教育,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就成為了本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工程建設信息化對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

    目前,各行業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需求基本一致。如中國聯通增值業務部高級經理羅紅蘭曾說:“除了通信領域專業的技術人才,既懂業務、又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在行業才會更具競爭力。”就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下文簡稱“本專業”)而言,培養既懂設計與施工技術、又懂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的信息化人才,對推動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十分重要。具體來說,工程建設信息化對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知識、能力及素質三個方面。

    1具有扎實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工程建設企業來說,所聘用的人才首先要具備扎實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具體到本專業的學生,首先就要掌握巖土環境、地下工程結構、地下工程施工及其工程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識。這是因為,學生只有在綜合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對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形成一定的認知,才能快速提高在工程現場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本專業學生就業后需要快速掌握工程信息化的各個環節,尤其是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并應用各種軟件,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水平。

    2具有達到執業標準的工程實踐能力

    工程建設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都應執行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從而確保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這就決定了企業要求所聘用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達到相關專業執業標準的工程實踐能力。因此,應將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執業能力的培養上。執業能力的提升不僅會促進學生綜合專業能力的提升,而且能提高學生畢業后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3具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團結協作的基本素質

    工程項目信息化實施的工作量很大,既要對工程項目整體把關,又要考慮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工作條件也相對比較艱苦,加之建設過程中問題頗多,這就要求初入行者能認真工作、不怕吃苦;虛心請教、不留疑惑;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團結協作、共創榮譽。

    二本專業當前人才培養體系及存在問題

    自2011年金陵科技學院成功申報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以來,該專業共招學生四屆,每屆一個班,平均每班39人。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主要由理論教學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構成,本研究將結合2014級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1理論教學模塊

    本專業由土木工程專業衍生而來,學生就業后主要從事城市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因此,在本專業課程設置體系中,需體現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設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本專業的課程結構比例如表1所示,其中,公共課程占總教學課時數的47.5%,專業課程占52.5%。這樣的一個比例結構,使專業課程的課時受限,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課時壓力。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如表2所示,該課程體系在保證本專業學生基本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兼顧了信息化應用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從學生培養的角度看,課程結構比例及課程體系再完美,也需要通過有效的教學過程去實施。由于本專業的實踐性非常強,故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地下空間工程的建設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工程感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教學主要采用傳統多媒體教學即“黑板搬家”的模式,這不僅使教育滯后于信息化的發展速度,還影響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2實踐教學模塊

    在大力提倡改革與創新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背景下,本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原則,構建了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該實踐教學體系的課程設置包括課內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實習實訓四大塊,尤其是實習實訓,從認識實習到技能實習到生產實習再到畢業實習,其實踐活動環環相扣。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實驗室建設水平、各類課程設計和各類實習的過程控制及考核標準能否保證大多數學生達到應有的培養目標?或者更進一步說,能否保證達到工程建設信息化時代對人才的需求目標?事實上,目前在實踐環節的培養方面尚有諸多不足,亟待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思考和改進。

    三本專業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對策

    1確立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

    在分析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需求及目前本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基礎上,本研究確立了“熟知理論、面向工程、執行規范、寬基多能、勇于創新”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其中,熟知理論是指學生能夠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面向工程是指學生的就業能力能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執行規范是指學生在實踐訓練過程中學會執行行業規范,寬基多能是指學生對英語、計算機及信息化技術的掌握能力,勇于創新則指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激情的培養。

    2構建“新常態”下的工程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專業培養的初衷和工程實踐的發展需求。因此,構建異于傳統專業教育,且又保持專業特色并把握未來專業發展趨勢的“新常態”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了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基調。(1)傳統專業課程與產業需求課程的融合以本專業最基本的知識體系為基礎,調研產學研平臺及相關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信息,充分考慮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與創業型人才缺乏的矛盾現狀,形成了以專業教育為根本、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創業為趨勢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如表3所示。其中,傳統專業課程從大土木專業考慮,保證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寬泛,以適應不同崗位的需求;專業特色課程中的軟件類課程分層次、模塊化,融入到各類專業課程中,以提高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工程信息化課程基于企業工程建設需要,將專業軟件與管理軟件融合,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創業教育課程則從專業倫理、專業訓練、專業意志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專業訓練與創新創業訓練融合的模塊化實踐體系為了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在大力加強學院實驗室建設的基礎上,本專業與企業合作建立了多項產學研綜合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專業技能訓練和工程創新創業技能訓練,具體培養思路如圖2所示。該體系以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緊密結合工程建設項目、科研項目,形成了一個融基礎理論、實驗教學、工程實踐為一體的整體化培養機制,以充分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銜接”。

    3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過程的質量。因此,如何加強學生過程化管理,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6]。為保障本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需利用現代信息化管理技術,開發系列信息化支撐平臺。

    (1)現代教學技術展示平臺

    目前,大部分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不足,加之繁重的教學任務使他們無法有太多的精力去改進教學方法,這就使得現代教學技術展示平臺的搭建顯得尤為重要。該平臺的建設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由專業軟件開發人員開發系統平臺;二是由本專業教師提出各類專業動畫、視頻文件要求,再經過開發整合,逐漸完善該平臺;三是加強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對各類施工工藝、工法等進行虛擬現場展現。這樣,教師可登錄系統按授課內容鏈接各類現場狀態,學生也可登錄該系統進行自主學習,教學效果因此得到保證。

    (2)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

    盡管已有教育工作者對本專業的實踐環節進行了相關研究[7][8],但如何將實踐環節落到實處,是目前人才培養的一個瓶頸。搭建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實踐教學過程規范且可控的保障體系,實現對實踐教學全過程的動態跟蹤與管理,是避免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的有效途徑。如在企業進行生產實習時,要求學生每天都進入該平臺簽到,并將當天實習日志、現場活動圖片提交到該平臺,由校內和校外指導老師共同監督管理;若是參與產學研平臺的科研訓練,學生則由指導老師安排研究內容,同時將過程材料提交到該平臺,以讓老師進行督促。本專業2011級學生在生產實習過程中采用了手機QQ管理平臺,效果良好。

    (3)學生培養質量評價管理平臺

    依據應用型大學信息化人才培育目標,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本研究有針對性地建立了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如圖3所示。該體系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分為三層,即專業理論知識能力層(課堂教學評價)、實踐能力層(實踐教學評價)和用人單位信息層(用人單位評價)。其中,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其授課過程成績需綜合專家、學生和教師等多因子的評價;在實踐教學評價中,其過程材料成績必須結合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綜合評定,其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成績則應體現對執業標準的掌握;而在用人單位評價中,應強調信息的反饋,以通過反饋分析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四結束語

    1現代教育技術是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的基礎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且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強調要“提高、發展教師的信息化技能”[9]。由此,學校信息化進入了一個“跨越式”發展的階段,這將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黑板+粉筆”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改變能夠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促使學生愿意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享受教育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為工程建設行業信息化的建設打好基礎。

    2“雙師型”隊伍是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的根本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本專業要想培養出受社會歡迎的高質量人才,自然離不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對此,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師資的工程化培養。通過與工程單位的密切合作,一方面把學校教師送出去,培養一批“雙師型”骨干教師;另一方面將企業工程師請進校園,走向課堂。如此“雙管齊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質量。

    3科學質量評價體系是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的重點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而優質的學生應該是集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應用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于一體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體系,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在工程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強化質量主體意識,完善質量內控機制,加強質量評估機構和隊伍的建設,從而保障質量評價體系的正常運作。

    作者:薛濤 王書明 李圓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伊人成人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成人毛片免费看|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青青草成人影院| 亚洲伊人成人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网| 亚洲一成人毛片|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