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工程建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林業工程建設對優質種苗有著極大的需求,目前我國林業工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水平總體落后,還要構建更加科學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體系,提升林木種苗培育質量,擴大林木種苗培育基地的規模,分析林業工程種植培育技術的建設方法,從而適應地方林業工程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林業工程;種苗培育;技術革新
我國林業工程建設任務繁重,林業工程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改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水平,建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體系,推動我國林業工程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為促進林業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引進專業林業技術人員,解決林木種苗培育不足的問題。
1種苗培育對林業建設的作用
1.1奠定林業發展基礎
現代林業工程的建設對優質林木資源有著廣泛需求,防護林建設尤其要依據地方土壤條件與獨特的氣候因素。林業工程建設時必須考慮水文條件,地質條件以及病蟲害的特征等。加強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建設工作,推出更加專業的林木種苗的培育技術,有助于提高林木種苗的地方適應性,為防護林建設提供穩定的基礎,從而為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提供有利的條件。
1.2促進林業規模化發展
加強林木種苗的培育工作可以促進林業工程的規模化發展,極大的程度上滿足了林業工程對林木種苗數量與質量方面的要求。隨著地區防護林建設的快速實施,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優質的種苗,配合采用規范性的種植措施,增加優質樹苗種植比例,達到有效改善地方環境的效果。大量高質量的種苗為擴大林業工程的種植面積,提高林木種植的成活率,促進林業工程持續穩步發展奠定基礎。
1.3完善生態體系結構
林業工程建設加強苗木的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種植單一樹種帶來的問題,為防護林的茁壯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上。加強林木種苗的培育工作,可以提高種苗對地方環境的適應性,大力普及高質量的林木品種,對于優化地方生態環境,完善林木結構,從而為后續造林奠定良好的基礎。
2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在林業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分析
2.1種苗的采集存儲
林木種苗采集與存儲是種苗培育的基礎,也是營林生產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林業企業應當提高種苗測量質量,合理的對采集與測量種子提供有效的制度,并且運用技術檢測的方法找出種苗采集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在多種林木采集工具的支持下采集,篩選優良品質的樹種,還要結合實地情況提前對氣候環境進行分析,在土壤環境良好的環境下進行播種與移植工作。采集后還要做好林木種子的加工與存儲工作,對林木種植進行精細挑選,并且根據種子特性采用不同存儲方法。
2.2種苗定向培育
定向培育是當前普遍使用的種苗培育方法,是適應不同地理環境的培育措施。通常我國沿海地區、灌水泛濫地區或水土流失的地區都會采用不同的定向培育方式。種苗選擇應當符合生態環境,注重提高生態環境價值,選擇符合地區環境特征的種苗。造林時還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具體可以春季或者梅雨季節培育種苗,這時的土壤濕度較大,土壤的水分流失較少,可以保證苗木的水份供給。
2.3種苗根系培養
林木種苗培養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種苗的根系,促進根系的快速生長。對種苗的根系進行生長刺激,促進種苗根部充分的吸收土壤水分,汲取土壤營養。還要避免苗木根系的生長過于旺盛,控制好苗木的莖根比,苗木的生長初期還要限制高度,適當的對樹葉進行修剪,重點抵制粗莖與重苗現象。起苗后還要及時的修剪苗木的側根,采用科學的苗木捆綁方法,在苗床上對苗木進行干擾控制,修剪時應當使用適合的刀具。
2.4苗木施肥技術
施肥是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促進林木種苗快速生長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林木種苗抗病蟲害能力的重要保障。苗木培育人員應當科學的施肥方法,合理掌握施肥的時機,控制好施肥量。檢查人員還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檢查林木種苗土壤元素的含量情況,從而選擇適合的肥料,為施肥方法提供有效的建議,這樣可以促進種苗的正常發展,有效減少種苗培育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種苗培育中的施肥成本,通過正確的施肥方式達到控制種苗培育質量的目標。
3優化林木種苗培育的管理措施
3.1加強新樹種的培育
種苗培育應當有效適應地方營林生產的需要,強調持續性的對種苗進行更新,從而提高種苗的適地性與抗病性。我國種苗培育技術水平整體上落后于西方林業技術發達國家。應當加大種苗研發團隊的建設工作,大力引進專業的種苗培育人才,提高種苗培育基地的整體技術含量。優化一線林業種苗培育人中的專業知識,轉變種苗培育人員的工作意識,促進林業種苗培育人員掌握先進的培育技術,從而達到拓展林木種苗培育質量,轉變林業種苗培育人員思想觀念,提高林木種苗培育技術人員能力的目標。
3.2擴大種植基地規模
林業工程林木種苗培育基地應當持續性的擴大規模,采用有效的措施控制林木的生長速度,重點提高林木種苗的抗病蟲害能力。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對林木種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不斷優化種苗培育的標準,大力加強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建立符合區域發展需要的種苗培育基地。首先,優化種苗基地的土壤環境,改善土壤條件,消除各種風險因素對種苗基地的影響,其次,建立與區域營林生產相適應的種苗基地,根據種苗培訓的需要不斷擴大培育面積,提升品牌樹種的培育力度,著力形成良好的種苗運轉機制,擴大種苗培育的影響力。
3.3完善種苗運營機制
信息化時代應當保證種苗培育與營林生產深度對接,在全面收集相關數據信息的基礎上提高種苗培育的適應性。首先,對地方氣候環境變化、營林歷史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實現營林信息的高度匯總,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背景下找出影響種苗培育質量的因素,加強種苗培育的風險控制。其次,采用先進的種苗培育工作模式,切實找出降低種苗培育成本的有效方法,對種苗培育工作進行對比分析,構建種苗培育基地的先進經營管理體系,保證種苗培育的穩定發展。
3.4實現種苗培育集約化
林木種植培育應當提高技術含量,強調在先進林業技術指導下采用集約化的種苗培育工作方法,這樣才能滿足了我國地方營林生產的規模化發展需要,并且保證林木培育的持續性開展。首先,持續性的改進林木種苗培育基地的軟硬件設備,加強專業林木種苗培育設施的更新工作。其次,加強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持續創新,提出標準化的林木種苗培育方法,合理的控制種苗培育的溫度、濕度等方面因素,大力減少各種因素對林木種苗培育的影響,降低林木種苗培育的風險。
4結語
林木種苗培育是優化營林生產體系,提高營林質量的重要基礎,應當根據地方環境的特征,營林生產的基本規劃,加快林木培育技術的創新,建立更加專業和有規模的林木種苗培育基地,提高林木種苗培育人員的專業技術素養,大力提高林木土種苗培育效率,滿足林木種苗培育需求。
參考文獻
[1]朱波,徐彥輝,李念祥.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9(21):130-131.
[2]張慶生.林業工程建設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分析[J].農家參謀,2019(21):72.
[3]陳敦福.淺析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J].種子科技,2019,37(02):74,78.
作者:劉炳旭 宋欣慰 單位: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