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路施工填石路基施工技術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交通運輸業的進步需要各種新興技術的支撐,對于路基施工技術的運用,也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與創新,保障技術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基于此,對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特點、內容、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希望對提高工程質量有所幫助。
1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特
填石材料密度影響著路基施工的效果,不同石料的級配不同,干密度有所差別,應選擇合適的參數指標,按照相應比例,調整施工現場的碾壓參數。一般來說,軟質巖石會出現破碎現象,小粒徑的密實性較強,可以用作填料。對于比較堅硬的巖石,破碎比較困難,數量較少,操作不當會出現孔隙現象,可以用作骨架。填石路基的安全性能較強,填石路基施工之前,要對現場環境進行全面的勘查,保證無問題之后才能進行后續操作,因此安全性較強,符合安全施工的理念,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填石路基施工的可靠性較高,與傳統路基施工技術相比,填石路基施工的靈活性較強,能夠根據路況地形等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施工質量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填石路基施工要點
2.1填石路基材料的選擇
在丘陵地區,公路很可能要穿越隧道,阻力大大增加,對路基的承載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選擇強度較大的石料,對粒徑和硬度進行把關。如果施工場地的荷載較重,則需要選擇粒徑較大的石塊,一般為巨粒組,摩擦力較強,便于施工的順暢性,使路基的強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避免出現路基沉降的現象。
2.2填石路基的處理
填石路基的目的在于增強路基的承載力,使其堅固性和穩定性得到保障,必須經過全面的檢驗,確定路基的處理標準。選擇K30檢驗方法,以規程標準為參照結合路基的承載力確定路基高度,如果承載力在150MPa以上,填石路基高度應小于10m;如果地基承載力在200MPa以上,填石路基高度應小于20m。對于不達標的路基必須及時處理,方法如下。1)對路基內部的軟土、淤泥、樹葉、雜質等垃圾進行清理,使其能夠順利排水;如果是低洼路基,可以將排水溝增設在路基兩側,先回填,之后分層碾壓,每層高度控制在0.3m,保證壓實度與標準相一致。2)石質路基需要先進行地質爆炸,隨后進行路基土方回填。但要注意炸藥使用量的控制,防止炸藥量過多影響路基承載力。
2.3路基表層的處理
表層處理包含較多的內容,如果施工區域的植被較多,必須對表層進行涂層,清理干凈坡腳斷層的表土,使其符合規定的相關要求。填埋坑洞之后,必須及時進行壓實,保證路基表面的強度和硬度符合要求。對于路基表層無法使用的土,需要按照相關要求,堆放在規定位置上,在平整之后再次進行壓實,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操作,保證施工處理的針對性。
2.4邊坡碼砌
邊坡碼砌施工應結合路基的穩定性進行,必須先填筑后碼砌,一般分為2種形式,臺階碼砌和邊坡碼砌,具體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如果填石路基填方厚度在5m以下,邊坡的碼砌厚度需要在1m左右,如果填方厚度在6~12m,邊坡碼砌的厚度應在1.5m左右,如果填方厚度達到12m,邊坡碼砌厚度應大于2m。為保障施工的科學性,應設置一定數量的伸縮縫,間隔距離為20m,強度為30MPa,材料為堅硬無縫隙石料。對于石塊之前的縫隙,需要選擇混合效果良好的砂漿進行填筑,使碼砌的完備性得到保障。
2.5路基攤鋪施工技術
填石路基的攤鋪,必須經過嚴密控制。結合設計方案,首先在兩點間進行掛線放樣,間隔距離控制在22m,找準卸料的位置,之后進行攤鋪。用石渣、石屑等填滿縫隙的位置,設置合適高度的路拱,增強公路路基的平整性。在后期攤鋪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推土機,處理填石路基,整體攤鋪和石料填筑相互結合,并再次攤鋪。填筑石料的時候,推移適當的距離,大約為2.5m的距離,使石料填筑的平整性得到增強。結束攤鋪施工后,可以采取局部找平的方法,彌補石塊級配低和粒徑大造成的不穩定現象。采用大面朝下的方式處理大塊石料,借助水的壓力,沖擊砂石到路基最底部,在反復沖擊下,使路基的穩定性得到提升。
2.6路基壓實施工技術
檢驗填石路基的壓實性,可以借助鋼球法進行,結合路線的縱向延伸方向確定斷面,相鄰2個斷面之間的距離設置為25m,然后設置配套的檢測點,按照斷面設置不同的檢測點。然后對鋼球進行埋設,以松鋪面為基準,露出高度大約為3cm,壓路機重量為1.5t,反復壓實增強路基的堅固性,經過多次檢驗,對鋼球碾壓前后的高度差進行確定。一般來說,公路填石路基的壓實面積應在95%以上,根據壓實種類,確定出不同的松鋪厚度。對于堅硬路基,壓實厚度應在55mm,較硬的路基,壓實厚度在45mm,如果是軟弱路基,壓實厚度大約25mm。壓路機必須為大功率,荷載強,按照先兩邊后中間的順序施工,前進的時候選擇振動碾壓的方式,后退的時候選擇靜壓方式。對壓實速度進行控制,不能出現過快或者過慢現象,最好勻速行駛,避免影響路基的平整性。
3填石路基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3.1填料開采和運輸
如果公路在山區內,填料大多就近選擇,需要進行爆破施工。需要根據實際地形情況,制定出合適的爆破方案,控制石塊顆粒的粒徑,使其與工程需求相適應,對于較大的顆粒,需要適當改小,避免影響施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了增強石塊之間的緊密度,需要對運輸操作進行合理把控,全面檢查填料,保證全部合格之后,及時裝載運輸,增強后續施工環節的連續性,一般采取分批次運輸的方法。
3.2注意地基的排水工作
排水施工包括地下水和工程中的積水,在實際施工的時候,清理路基的空隙會積水深入到地基內部,內部結構遭到破壞,出現下陷、變形和沉降等病害。為防止出現滲透過度的現象,需要選擇使用沖擊水流,將引水裝置設置在合適地方,做好攔截、引排等工作。在施工之前,需要全面檢查地下水,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礎上,減少水的使用量。如果地下水對路段的影響較大,需要使用砂礫石和塊石,要求是耐久性高,減少路基的損害程度。
3.3注意地基荷載能力
在地基施工前,需要檢查和清理路面,主要包括枯枝爛葉、腐蝕土壤等。對于植被覆蓋較多的地方,必須清除地下20cm帶著根莖的土壤,降低根莖對路基的破壞。如果地面不平整,可以借助型號規格合適的挖土機,填挖處理不平整地面,降低地面凹凸和沉降現象。安排檢測人員,檢測土質較軟的地段,包括地下水、地底空洞等,結合施工要求,檢測人員要現場進行檢測,對于土質松軟的地段要進行壓實,地下水、地底空洞等都要事先檢測出來。一般來說,如果筑高小于10m,實際地基負荷應在150kPa以上,如果筑高在10~20cm,負荷應大于200kPa,如果筑高在20cm以上,則應該選擇巖石基面,使地基的承載力得到保障。
4結語
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運用的時候,必須結合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綜合把握天氣、土壤、水文等各種條件,檢測路基的強度,使其達到規定的標準。在施工之后,還需要采取相應的質量防護措施,增強施工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切實保證公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玉先.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J].四川水泥,2019(1):54.
[2]劉創,彭明堅.公路工程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7):133-134.
[3]張亞龍.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9(14):69-70.
[4]高建軍.淺談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8,44(34):131-132.
[5]俞振晗.關于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4):543.
作者:段亞棟 趙邵浦 單位:汝陽騰達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