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引江濟淮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河南省豫東平原地區,缺乏有效的攔蓄工程,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嚴重,水資源匱乏,尤其是城鎮生活擠占農業灌溉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急需外流域調水解決缺水問題。目前豫東局部區域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城市供水和引黃灌溉供水等外流域調水,因此文章對南水北調中線供水區、引黃供水區與引江濟淮供水區關系進一步分析,論述引江濟淮向河南省7縣2區供水的必要性。
關鍵詞:引江濟淮;南水北調;引黃灌溉;供水;可行性分析
1工程概況
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主要是以城鄉供水為主,兼顧改善水生態環境,無航運任務,規劃范圍在河南省涉及7縣2區共9個供水目標,分別為周口市的鄲城、淮陽、太康3個縣,商丘市的柘城、夏邑、梁園區、睢陽區2縣2區,以及永城和鹿邑2個直管縣,總面積12114km2。工程概算總投資875.37億。
2受水區水資源條件分析
2.1受水區水資源分析
該區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42mm,降雨年內分布不均,冬春少雨雪。區內多年平均徑流深60~80mm,由南向北遞減,年內分配不均,汛期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約為77%。根據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計算,河南省引江濟淮受水區預測2030年總需水量26.50億m3,2040年總需水量27.87億m3;2030年可供水量20.22億m3,2040年20.85億m3;2030年缺水量6.28億m3,2040年缺水量7.02億m3;2030年缺水率24%,2040年缺水率25%。該區域缺水嚴重,尤其是生活和工業缺水較為嚴重,開辟新水源解決缺水問題對該地區而言十分迫切。
2.2受水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引江濟淮工程在河南省供水區為淮河流域豫東地區的7縣2區,區域土地礦產資源豐富,是河南省糧食主產區,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提升區域,但區域內水資源總量少,人均水資源量占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1/3~1/2,占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13~1/6,屬于水資源貧乏地區。受自然條件影響,受水區區域內河流多屬季節性河流,地表徑流少,取用水工程條件差,保證程度低,有限的引黃調水水量覆蓋區域有限,經濟社會用水多依賴地下水,水源結構單一脆弱,區域地下水超采現象普遍,且超采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開采深井集中、開采層位集中、開采時間集中的“三集中”現象十分突出,導致了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現有取水工程能力不足,形成年年新開取水井工程的惡性循環,也因此帶來了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水質惡化等一系列生態與地質環境問題。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受水區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亟需盡快實施跨流域的調水工程,緩解供用水矛盾,解決本區域內資源型缺水問題。
3引江濟淮工程與南水北調中線的供水范圍
引江濟淮河南段供水區不在南水北調中線供水范圍內,周口市供水范圍只限于周口市城區及周口以南8km的商水縣城,周口市的淮陽縣、鹿邑縣、鄲城縣、太康縣均不在中線工程近期和遠期規劃的供水范圍內。
4引江濟淮工程供水范圍與引黃工程供水的關系分析
商丘市黃河供水指標為2.80億m3,周口市指標為0.45億m3。該區域的引黃灌區主要有趙口引黃灌區和三義寨引黃灌區,這兩大引黃灌區是河南省糧食核心區重點建設的四個大型灌區中的2個。趙口灌區土地面積6399km2,耕地面積39.34萬hm2,其中二期14.91萬hm2,二期引黃水量2.52億m3,續建配套引黃水量1.93億m3,設計總引水流量150m3/s。涉及中牟、開封、通許、尉氏、杞縣、太康、扶溝、西華、鹿邑、鄢陵、柘城等11縣及開封市金明、鼓樓、禹王臺3個區。三義寨引黃灌區規劃灌溉面積23.67萬hm2,其中開封市9.37萬hm2,商丘市14.30萬hm2,設計引水流量150m3/s。包括開封、杞縣、蘭考、民權、寧陵、睢縣、虞城等7個縣及梁園、睢陽2個區。引黃工程供水對象為農業灌溉。商丘市引黃供水由三義寨引黃渠首引水,主要供商丘市城區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以及灌區農業用水,三義寨引黃灌區目前由于引黃水量不足,現狀實灌面積只有12.13萬hm2。商丘引黃灌溉范圍只限于民權縣、寧陵縣、虞城縣3個縣域,永城市、夏邑縣、柘城縣3縣域均不在引黃供水范圍內。周口市引黃用水通過開封境內的趙口引黃灌區向周口市北部、東部的扶溝縣、西華縣、太康縣、鹿邑縣、柘城縣灌溉補水,供水范圍達不到東南部的鄲城縣和東北部的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柘城縣補水量約3000萬m3,引黃補水僅局限于農業灌溉,保證率為50%,且為縣域的局部區域,補源區占全縣土地面積的8.30%~20.40%。太康、鹿邑、柘城3縣大部分農業灌溉用水主要開采淺層地下水,城市生活、工業用水主要開采中深層地下水,因此仍需引江濟淮補充水量。
5引江濟淮向河南省供水的必要性分析
根據引江濟淮工程水資源分析,河南省引江濟淮直接供水范圍為商丘市和周口市的7縣2區城鎮生活、工業用水全部由引江濟淮工程調水解決,年均分配水量2030年5.01億m3,2040年6.44億m3。河南省豫東平原的商丘市、周口市當地水資源受利用條件的限制,平原河道缺乏修建調蓄工程的條件,地下水超采嚴重,不能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河南省引江濟淮供水區不在南水北調中線供水范圍內,雖河南省引江濟淮供水區與引黃工程供水由太康縣、鹿邑縣和梁園區、睢陽區范圍有所重疊,但供水目標不同,水量不重復。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黃工程水量均已分配完畢,已無向該區域提供水源的可能,必須開辟新水源解決缺水問題。在引江濟淮供水范圍論證期間,河南省開封市的杞縣、通許縣、尉氏縣和國家航空港實驗區,缺水嚴重,強烈要求納入引江濟淮供水范圍,但由于部分在引黃灌區范圍內,幾經反復最終未列入引江濟淮工程供水區。引江濟淮河南省供水范圍內現狀城市生活、工業用水主要靠超采地下水供水,為河南省淮河流域缺水最嚴重的區域,規劃向河南豫東平原水資源緊缺地區供水,引江濟淮工程選定的河南省供水范圍是合適的,對解決城鎮缺水問題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對促進受水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調水工程的效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6結語
為改變該區域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在加大節水和污水利用的同時,除嚴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外,必須盡快從外流域調水補源,而引江濟淮工程的實施是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和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工程,是保障水資源有效供給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依托,對豫東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緩解該區域水資源短缺局面的最佳選擇,因此盡快開工建設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楊會明.三義寨灌區土壤墑情動態預測及引黃用水需求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4.
作者:吳光輝 侯曉麗 常東明 單位:河南省豫東水利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