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會計在公立醫院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管理會計在醫療衛生行業掀起了應用的研究熱潮。公立醫院通過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全員績效評價和分配制度,領導重視,全員參與,促進醫院轉變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關鍵詞:管理會計;公立醫院;應用
管理會計是單位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的最佳管理工具。目前越來越受到上至政府,下至各級經濟組織的高度重視。財政部于2014年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作為推動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全面建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要求各級單位、組織、機構認真貫徹執行。醫療衛生行業做為國民經濟中的主要領域,也掀起了一輪管理會計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應用的研究熱潮。作為一名財務工作者,筆者結合工作實踐,探討管理會計在公立醫院的應用。
一、目前公立醫院管理會計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醫院各級管理層的重視,缺乏全員參與,沒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廣。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通過運用預測、決策、分析、考核評價等現代管理技術方法,為經濟活動提供各種科學、優選的方案,實現組織人員、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成本效益有效控制與調節,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二)部門科室之間沒有形成有效聯系,沒有形成整體協作效應,因此不能為管理會計及時提供真實數據,影響管理會計的信息質量,無法幫助管理部門客觀掌握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三)在績效管理仍以收入導向為主,科室績效、個人績效都跟臨床創收掛鉤,管理模式粗放,重短期收益,輕長期規劃。(四)醫院每年也編制部門預算,但僅僅停留在財務資金預算層面,對于臨床科室層面的業務預算卻少有涉及。有關預算只重視收入,而對成本的控制與約束力度很弱。(五)財務部門重核算輕管理,重控制輕創新,制約著管理會計工作在醫院的發展。
二、管理會計在公立醫院的具體應用
借鑒已經成熟的理論方法,筆者認為公立醫院可以引入以下管理會計方法,達到研究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的目的,促進公立醫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改善。
(一)應用大數據技術,完善決策信息系統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大規模使用和飛速發展,實現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無縫鏈接。公立醫院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圍繞數據共享這個核心,分別從醫技、手術等業務科室和人事、財務管理部門抽取源數據,形成數據中心,再將這些數據按照不同管理需求,導入會計核算、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決策分析應用、資源配置應用等各個管理系統模塊,形成決策信息,促進醫療活動與財務活動有機融合。同時,通過云會計計算平臺的使用,能夠連接醫院總部與各科室的信息,使整個醫院實現預算、績效和戰略一體化設計,從而促進醫院內部各部門以及總部與各科室的聯系與溝通,全方位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通過醫院云會計平臺建立的數據中心,統計出醫院收入、成本、業務量等各項指標,揭示醫院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業務量、單價、結余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聯系,為醫院盈虧分析、大型醫療設備盈利能力及保本投資決策分析、建筑物投資決策分析提供依據。推動成本管控更加嚴格、精準,績效考核更加令人信服。例如某醫院中醫外科單月總經營收入61.34萬元,總成本58.59萬元,其中固定成本15.10萬元(人員薪酬10.24萬元,房屋折舊1.62萬元,設備折舊3.19萬元,無形資產攤銷0.05萬元),變動成本43.49萬元(藥品費40.05萬元,衛生材料成本2.32萬元,水電暖費1.12萬元)。由此計算出中醫外科業務收入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總收入)=15.10/(1-43.49/61.34)=51.89萬元。每月末各科主任、主管職能部門、分管院領導,通過查找分析盈虧原因發掘科室成本控制點及改進措施。
(二)引入平衡計分卡,完善績效評價和分配制度
平衡計分卡是一種科學的績效管理工具。通過平衡計分卡,把醫院發展戰略、功能定位、管理導向,與每月、年度績效考核指標有機結合,從服務質量、效率、成本控制、服務滿意度、員工培訓等多個維度,建立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然后根據醫院對各項考核指標的重要性及管理意向,綜合確定各項指標權重,并制定各指標標準值及考核辦法。筆者根據實際,結合所學,設計了平衡計分卡考核表平衡計分卡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設置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全面綜合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相比以往的績效考核方法,主要是引入了非財務指標體系,豐富了考核內容,使績效考核內容更加全面、客觀。
(三)大力推廣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系統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和人力資源,以實現企業規定的戰略目標。醫院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應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等預算管理制度,各科室、各部門各司其職。它的原則是首先不超預算,超過預算的不計;其次不超過公司制度規定的標準,超過標準的不計;當企業實際發生的金額既不超過預算也不超過制度標準的,以實際發生額為準;如果超過預算支付,手續繁雜,需要各級審批。企業設置審批權限就是為了降低超預算與預算外發生的幾率而設定的。通過云會計平臺對全面預算中的一些關鍵風險節點設置預算指標進行預算監督和控制,同時全面預算管理平臺通過平臺曾儲存的大量實時數據,使醫院隨時了解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將業務數據和預算數據分組比對,找出需要控制和預警的地方。全面預算管理,實現了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動態管理,使整個醫院的經營管理工作納入了全盤規劃、有序運作、實時調控、優化資源、責任可究的良性軌道。最后引用管理學家戴維•奧利的一句話來總結全面預算的作用:“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組織的所有關鍵問題融合與一個體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隨著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穩步推進,分級診療就醫體制、零差率等各項改革措施的實施,勢必造成公立醫院的競爭日趨激烈。為確保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引入管理會計理念,強化公立醫院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雷志勤,李建軍,雷亞明.大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實踐研究[J].會計之友,2018(08).
[2]范慧明,莫次峰.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下對醫用耗材管理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6(06).
作者:石偉偉 單位: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