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無公害養殖水環境中管理對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推廣,水產養殖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然而,養殖密度趨高、投喂頻率增加、消毒劑和藥物濫用以及管理方法失當等等,使養殖水體的污染程度不斷加劇,養殖水環境日益惡化,導致病害頻發、養殖效益下降。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由于各種因素的負面影響,使養殖動物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就形成環境脅迫。環境脅迫有時是致命性的,可導致養殖動物直接死亡;有時是亞致死性的,可引起養殖動物的應激反應。環境脅迫具有可疊加性,也就是說,多個不同的脅迫因子同時作用于養殖動物時,會造成更嚴重的負面后果。
一、物理脅迫
物理脅迫,包括溫度過高過低、光照過強過弱、噪音大等產生的脅迫。在物理脅迫條件下,養殖動物的生長將受到影響。如對虹鱒的研究表明,在連續高溫刺激下,實驗魚的生長率和存活率均顯著下降。這主要是由于物理脅迫擾亂了養殖動物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導致其食欲下降,因此養殖動物的生長率和成活率也受到抑制。
二、化學脅迫
化學脅迫主要是水質、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物積累等,包括水質惡化導致化學指標超標、環境污染導致有毒物質介入或富營養化、含氮排泄廢物累積等。化學脅迫顯著影響養殖動物的生理狀態及免疫力。魚類用藥以后,藥物以原型、代謝物形式隨糞尿排泄到體外或直接在水中潑灑藥物都會造成水環境中藥物的殘留。死亡藻類過多,氨態氮、亞硝酸鹽含量超標以及藻類毒素過高,會對養殖生物的機體產生影響。分子氨在0.01~0.02mg/L的次致死濃度下,會破壞魚蝦皮膚和胃、腸的黏膜,造成體表和內部器官出血。亞硝酸鹽濃度過高,會引起某些代謝器官功能失常。當養殖水體中鹽度和氯離子濃度發生劇烈變化時,鱸魚血漿中的α-生育酚顯著下降,因此其抗應激能力也相應下降。在高含量硝酸鹽和亞硝酸條件下,斑節對蝦血淋巴運輸氧氣的能力顯著降低。在化學脅迫嚴重的情況下,胚胎的畸形率顯著上升,因此胚胎的畸形率可以作為評價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化學脅迫也會使養殖動物的生長率明顯受到抑制。在高銅脅迫條件下(500mg/L),除了生理狀態受到影響外,實驗動物的生長率也顯著降低。富營養化的養殖水體則容易引起泛池的發生。
三、生物脅迫
生物脅迫包括高密度養殖導致的擁擠、與其他物種的競爭以及病原生物的侵襲等。在擁擠、高密度等生物脅迫條件下,養殖動物的免疫學指標顯著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顯著降低,死亡率也相應上升。寄生蟲侵襲或細菌感染,魚類會出現爛鰓、細菌性腸炎等,未治愈時,肝臟有不同程度的炎癥,這時拉網起捕,往往容易發生應激。病態狀況下的魚類攝食、生長均受到負面影響,飼料轉換率降低。四、管理脅迫管理脅迫是指在養殖過程中由于人為操作而對養殖動物所造成的脅迫。高強度的管理脅迫將對養殖動物的生理狀態、免疫力、繁殖和生長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應。在拉網、捕撈、苗種運輸、分池、麻醉、消毒、病害用藥等操作強度較大或管理不當時,養殖動物的生長率顯著下降。網箱養殖在反復捕撈刺激后,鯽魚的生長率顯著低于沒有刺激組。
五、環境脅迫的預防或緩解
為了預防或緩解環境脅迫的影響,水產養殖者必須采取措施盡量消除各種脅迫因素。如維持良好的水質和衛生條件、盡可能采用溫和的管理操作、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擾以及選育抗逆性強的品系等等。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許多環境脅迫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由于氣候導致的溫度、鹽度突然變化,外界的污染、病原侵擾,種苗運輸、分池、更換網箱等日常操作。因此,考慮如何降低或緩解脅迫對養殖動物的影響似乎更為可行。由溫度產生的脅迫可通過升降溫度調控,鹽度在一定范圍內也可調控。培養優良水環境,調節好水質,經常潑灑EM菌液、光合細菌等微生態制劑,改善水質、底質,定期換水,通過改善水環境,減少病害發生,減少應激發生。一旦發現鰓病變,體表有寄生蟲,應及時全池或全網箱潑灑消毒劑,徹底殺滅水體環境中的寄生蟲和有害細菌。由藥物引起的脅迫,可通過換水減弱其影響;由老化水質引起的脅迫可通過換水、合理施肥或使用微生物制劑對水質進行改良;由污染引起的脅迫,應先阻斷污染源,再更換大量清潔水進入養殖水體。在應激條件下養殖動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來抵抗脅迫。因此良好的營養狀況是保證養殖動物抵抗環境脅迫、防御疾病的物質基礎。飼料中免疫增強劑的使用存在時間效應,即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它可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促進生長,但超出有效時間,它將產生免疫抑制。由此可見,不僅營養全面均衡的優質飼料十分重要,而且科學的投喂方法(投喂量和投喂頻率)在養殖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種營養素具有各自的功能特點,因而,在緩解環境脅迫影響、維持良好免疫活力和抗病力方面的作用也存在差異。較為普遍使用的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非營養性免疫增強劑主要包括免疫多糖、化學合成物(抗氧化劑)、微生態制劑以及中草藥等。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非營養性免疫增強劑可顯著提高養殖動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作者:張文革 單位:濱州市濱城區漁業資源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