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會計處理及管理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是否合理有序直接關系著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的資產投入也越來越大,財務管理能力成為影響各事業單位管理效率的關鍵環節。因此,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及管理也需要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及管理;創新
在經濟發展的新時代,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會計會計處理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進行不斷創新,對于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處理效率,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至關重要。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會計會計處理的創新
(一)新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價值確認的創新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度對接受捐贈、無償調入和盤盈等方式取得資產的入賬價值依次按照相關憑據注明的金額,同類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名義金額這三個層次來判斷確定其成本。新的具體準則,立足實務需要,兼顧資產管理需要,分別對接受捐贈,無償調入和盤盈取得的資產的初始入賬問題進行了規范,與現行制度相比更加科學。以我鎮2018年接受市房管局無償調入的一批老街門面房為例,在接受無償調入的手續中僅有各門面房的清單,而清單中也僅列示了各門面房的座落位置、面積、數量,而未具體載明各項房屋的價值。因該房屋歷史久遠,無法找到當時的建造成本,根據現行制度的規定,可以對房屋價值進行重置成本作為入賬依據。我鎮通過專業的資產評估事務所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了評估,最終按評估價值確定了該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通過專業評估機構解決了沒有相關注明金額憑據的接受無償調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更強。[1]
(二)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的創新眾所周知,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從取得到使用,它的價值是不斷減少并逐漸失去其使用價值的。如何通過固定資產的相關信息來查詢和認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賬面凈值,如何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運營狀況充分了解,如何及時準確地反映真實的固定資產情況,使得會計人員必須對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通過“虛提”折舊的方式,不直接計入“支出或費用”會計科目,直接沖減“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更好地適應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需要。這種折舊方法不僅能夠將單位資產的價值消耗得到實時反映,而且與支出預算的口徑相一致,能夠進一步落實“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相結合”的資產管理理念,同時,也符合現代會計“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通過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的創新,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更加有助于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為今后事業單位成本會計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奠定了扎實基礎。以我鎮為例,隨著我鎮基層人員力量的不斷加強,辦公用固定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電腦、空調等辦公類資產,如果未計提折舊,容易虛增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一旦該類資產使用幾年后出現老化,影響辦公使用效率,勢必會對該類資產進行報廢處置。此時,該類資產的殘值微乎其微。在實務操作中,對該類資產進行報廢處置的賬務處理時,由于未按月計提折舊,核銷的是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各行政事業單位在維持自身平穩運行和提升自身管理效率的同時,殘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差額巨大,不能合理有效的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運行信息。按照新政府會計準則的要求,通過計提折舊,有效避免了這種不合理現象的發生。[2]
(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考慮因素的創新在《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中單列一項內容以政府為會計主體在確定使用年限中的固定資產需要考慮的因素,分別為需要對實現服務潛力或提供經濟利益的期限進行準確預計,對固定資產的有形或無形的損耗進行準確預計,在法律或相關類似規定中限制使用固定資產,通過這項內容的增加使日后事業單位在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過程中更加嚴謹規范,為進一步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特別是對固定資產建設期間的專門借款利息資本化的創新在《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中專門對需要建造固定資產如房屋、構筑物等需要借入專門的借款,由此產生的相關利息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即屬于建設期間為建造固定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利息需要計入在建工程成本中,但不屬于建造期間產生的專門借款利息則需要計入當期費用中。《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通過對利息資本化與費用化問題進行明確使得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提取明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日后政府的會計會計處理工作掃清一大障礙。
二、新政府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創新
(一)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固定資產從購入、使用、維護保養到處置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明確各自的崗位責任,嚴格履行固定資產從政府采購、驗收、調撥、領導審批等各項手續,進一步明確固定資產具體使用部門的責任范圍,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制考核,并將固定資產的運行效率納入各責任單位的領導績效考核體系中,以固定資產效益最大化為原則,建立固定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從而確保固定資產從預算的編制、采購、維修、報廢處置的每個環節都有依據和保障,實現固定資產的良性管理循環。為了規范我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管理,健全資產配置管理與預算標準體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江蘇省省級行政事業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和辦公家具配置標準》(蘇財規〔2017〕17號)、《張家港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和辦公家具配置標準》(張財資〔2018〕3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鎮實際,在2019年相繼制定了《樂余鎮通用辦公設備家具管理辦法》《樂余鎮鎮級通用辦公設備和辦公家具配置標準》。我鎮財政所聯合資產管理部經過不斷探索,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包括設立閑置資產庫、建立資產調撥制度、完善調撥審批流程及賬務處理等,最大限度確保資產保值增值,促進降本節支,釋放使用效能。我鎮堅持辦公資產“調劑為先”的原則,對申購部門所需辦公設備,在滿足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優先考慮從其他部門調配,盡可能壓縮新采購物資規模,使財政資金真正用到實處。[3]
(二)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監督力度如何使固定資產從購置、驗收、入賬、使用、保養維護到處置銷賬的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的監控,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是優化固定資產組織機構,固定資產的管理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建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管理員,建立層層負責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使資產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資產管理員、資產實際使用人各盡其責。實現資產管理和財務的分離,資產使用部門自覺接受資產管理部門的領導,資產管理員具體負責資產使用部門的各項資產的管理,記錄每項固定資產的使用人員,每個固定資產使用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保護好使用的每項固定資產。通過規范固定資產的業務記錄,對固定資產的明細賬、臺賬、實物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對清查,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的內部檢查和審計監督,確保各項固定資產的清查不走過場。將確保將固定資產的長效管理落到實處,各單位應建立固定資產動態監管制度,提高固定資產的監管力度和懲戒力度,杜絕一切腐敗思想和僥幸心理。事業單位應該按照內部控制的規范和要求,對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特別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崗位、配置崗位和具體處置崗位不能在同一個崗位,固定資產控制管理環節的決策、執行和審計監管不能設置在同一崗位。我鎮目前各部門都設立了專門的資產管理員,明確了資產管理員的職責,進一步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員監督考評體系。要求各部門資產管理員定期開展流動性固定資產自查,按時通報檢查結果,對存在盤盈或盤虧情況的及時出具說明,并納入考核體系。鎮財政所通過突擊抽查盤點等形式,了解資產臺賬管理情況,強化問責力度,倒逼部門資產管理員履職盡責。遇到資產管理人員工作調動時,由財政所監督做好工作交接,對交接不善者追溯責任。
(三)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隨著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數量和價值的迅速增加,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勢在必行。將管理制度和各項業務流程納入其中,根據業務流程確定工作人員、內容和權限,在信息系統中予以設置,所有的相關人員可以用特定權限在系統中完成規定的操作,提高了辦事效率,又有效強化了監督管理。通過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實現資產信息的橫向、縱向傳遞,使所有的固定資產的相關信息進入系統,并得到及時更新和維護,有利于實時把控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對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供了堅實保障。通過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合理化,實行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能更加有效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通過利用信息系統,可以做到實時監控,資產共享,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各部門信息系統加強對接,避免資產的閑置浪費。我鎮可探索在原有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增加流動性固定資產管理模塊,使未來的調撥審批能通過系統節點層層傳遞,隨時反饋,讓信息的“多跑路”實現人的“少跑路”,從而提升行政效率。節約型機關建設是一項常態化持久推進的項目,流動性固定資產管理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展現了機關的資產配置、資源利用和行政效能。“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是我們的使命。隨著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各類社會矛盾逐漸顯現,社會的穩定發展需要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支持和保障。會計制度的革新,帶來了會計處理方式的巨大轉變,各事業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更應順應改革做出積極的調整和改進。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性工作,也是衡量一個單位的綜合實力的基礎指標,建立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朝著科學規范、合理高效的路徑發展,維護單位資產安全、增加資產合理配置,保障單位高效運作及長遠發展,進一步提升單位服務水平和競爭能力。筆者堅信,在新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影響下,各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將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袁繼安,孫鳳英,陶春.《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的創新及變化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6(12).
[2]王利輝.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7(21).
[3]田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9(8).
作者:吳凱峰 單位:江蘇張家港市樂余鎮資產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