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現實性問題,近年來,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屢遭不公平待遇,貿易摩擦不斷,如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本領至關重要。文章分析了對外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詳細提出了國際貿易過程中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國際貿易已經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這其中尤以知識產權方面的貿易糾紛最為顯著。如何在擴大和拓展我國對外國際貿易的同時注重對我國相關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最大程度保護我國的對外貿易權益,已經成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里我國國際貿易中亟需解決和應對的現實性問題。
1國際對外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國參與國際對外貿易過程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而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更是我國積極參與履行國際貿易義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內在需要。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采取加強與對外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如2008年我國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將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2006年到2011年期間,我國連續6年頒布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先后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規,對這些法律法規中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相符的部分進行了修正和刪除,也對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等進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體系相對完備、符合我國對外貿易實際和國情以及與國際慣例想接軌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與此同時,我國還積極參加了各種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先后加入了《國際專利合作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等組織,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在國際對外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與國際上的其他發達國家諸如美國、日本等國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個人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
近年來,我國頻繁地在國際貿易中遭遇知識產權糾紛,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民眾與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缺乏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很多企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往往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產權本身認識不到位,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基本停留在在“努力賺錢”的初級階段,認為只要能在對外貿易中賺到錢就可以,要不要知識產權無所謂,許多本來是我國發明的產品,但由于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專利申請步伐緩慢,由此導致專利被別國搶先申請,例如我國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如超導領域其實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并無太大差距,但在這方面我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僅僅只占到了美國的20%左右,其結果就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東西被別人拿走進行了專利申請,導致我國的研究成果不能進行產品開發,在對外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1.2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才匱乏,隊伍建設不到位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是專門從事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分析、研究、專利申請等專項工作的專職人員,其在企業的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當前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員的培養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人才管理機制和隊伍建設還相當滯后,這是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遭遇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重要內在原因之一。相比較來說,國外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內部都設置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部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專門負責企業的知識產權以及專利申請等相關工作,而我國不少大型企業則很少有設置相應的部門,相關的人才也較為缺乏,有關數據顯示,美國IBM公司的專利工程師人數就達到500人之多,微軟公司在全球共計有25000多名員工,其中有接近五分之一是相關的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在日本的大型企業如索尼、日立等也都有超過300人的知識產權工作人員,而在我國,許多大型企業往往缺乏這樣的專門性的部門,中小企業更比不說,僅僅有阿里巴巴、華為、中興等極少數企業擁有這樣的部門,而華為和中興在2004年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我國企業前十名,這足以說明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才對于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
1.3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規則認識較為模糊
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熟悉和掌握相應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如此才能游刃有余地參與國際競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利權益,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但遺憾的是,我國大多數企業均對當前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不甚熟悉,即使像華為這樣的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相當成熟的高技術企業也是如此,以2003年著名的“思科訴訟華為侵權”事件為例,美國時間2003年1月23日,思科公司正式以知識產權受到侵犯為由起訴華為公司及華為在美國的分公司,整個事件一直持續到2004年7月28日,以思科公司和華為公司達成最終和解畫上了句號,縱觀此次事件,華為公司盡管擁有一定的知識產權,但由于對相關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并不熟悉,因此可以說受到思科公司的訴訟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客觀來說,面對來自國外企業的有關知識產權的相關訴訟問題,我國企業往往缺乏足夠有效的訴訟和應對機制,導致在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
1.4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亟待加強
知識產權領域的立法工作是切實保護對外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當前,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已經開始在逐步調整有關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內容,不斷強化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力求加大對知識產權的立法保護,并不斷加入各種相關的國際知識產權公約和組織,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尤其是立法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涉及國際貿易中多變、雙邊性的法律法規的立法上還存在著相當多的漏洞,這使得我國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往往難以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處于被動地位。
2國際貿易過程中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措施
在國際貿易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維護我國貿易利益,有效提升我國國際地位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前,我國在國際貿易過程中要想真正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就必須從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上入手,努力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具體來看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2.1切實加強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誠然,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措施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則更為重要。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正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也未能形成良好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氛圍,才導致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辛苦創造出來的自主知識產權最終“付諸東流”,企業由此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我國企業來說,尤其是一些積極參與國際對外貿易的外貿企業而言,必須努力加強在企業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努力在全企業中形成濃厚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氛圍,將知識產權保護的理念貫穿到企業的每一名員工身上,貫穿到企業的日常生產和對外競爭全過程中去,努力形成人人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切實維護和保護好自身的知識產權。
2.2加快企業內部知識產權體制建設,引進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員
企業對外貿易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離不開企業內部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及相應的專業人員的支持,而目前一些企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頻繁遭遇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訴訟和糾紛也和其自身缺乏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及相應的專業人員不無關系,企業要想真正地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好自身的合法的貿易權益,就必須立足于平時,把握住當下,努力構建起企業內部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引進專業的知識產權工作人員,打造一直素質較高的知識產權專業隊伍。對于企業來說,企業要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到企業長遠的發展戰略中來予以重視,努力為企業參與國際對外貿易奠定堅實的人員基礎和機制基礎。
2.3加快熟悉相關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
企業在參與國際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其貿易對象往往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知識產權的相關國際規則。了解和熟悉這些知識產權的國際規則,對于企業“游刃有余”地參與對外貿易,有效避免相關的知識產權糾紛來說至關重要。企業可以積極通過與國外企業進行交流互訪、聘請國外發達國家具有豐富經驗的知識產權專業人員等途徑,積極了解和熟知當前國際通用和普遍認可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從而在國際貿易中涉及到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有效做好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2.4政府相關部門應努力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立法工作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入以及相關的知識產權糾紛的逐漸增多,我國相關部門也在適時對我國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系統性完善,并嚴格按照當前國際貿易的形勢變化增添了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可以說,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制度工作也日益完善,諸如《專利法》、《商標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修訂也已經基本完成,但另一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相關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工作還比較滯后,尤其是在入世后我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與國際通用的法律還存在著一些出入,這就要求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還應繼續加強在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立法工作,力求與國際實現接軌,從而真正切實有效地在對外貿易過程中保護我國的國際利益。
3結語
總之,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現實性問題,其涉及到許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在國際對外貿易過程中,我國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切實做好相關的知識產權體制機制建設,加快知識產權專業隊伍建設步伐,熟悉和掌握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等,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唐紅桃.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5(32).
[2]張廣良.以貿易為視角的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對外貿易,2013(12).
[3]楊琴.知識產權保護視野下的國際貿易發展策略[J].中國商貿,2011(24).
[4]桑愛友.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1(28).
作者:傅婧宸 單位: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