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思考

    摘要:隨著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漸強烈,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受到日益嚴峻的社會考驗。文章就當下博物館在此方面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為公眾提供良好的參觀體驗和文化享受為著眼點,結合博物館案例,試探索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努力的方向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需求

    中國博物館的服務思想萌發于近代,受到時代背景的強烈影響,最初目的是啟迪民智、救亡圖存,更多集中于精英群體,不能有效服務大眾。當下,博物館事業處于轉型期,越來越倡導觀眾至上的服務理念[1],開展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和服務是實現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而目前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卻面臨多重困境,包括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形式單一、責任意識欠缺、創新能力不足等,博物館提供給觀眾的服務缺乏專業性、多元化。公共服務的改善要圍繞硬件設計和軟件服務兩個方面,關注博物館文化觀覽的全過程,著眼于宣教服務質量、公眾參觀感受及新媒體技術應用的提高等重要內容。

    1提升宣教服務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博物館的解說服務是游覽中最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也是游客進行文化體驗和展示博物館文化內涵的主要途徑。大多數博物館的宣教人才短缺,專職講解員采取事業編制和合同制兩種方式進行招錄,全職工作人員有時僅有幾位,部分工作人員培訓不足、缺乏專業的知識背景[2]。這使得博物館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且解說服務的生動性和有效性較弱,講解內容多基于工作手冊或解說詞,語言有些過于專業化,而有些卻過于通俗。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在保留館內講解人員的前提下,增設大學生志愿者或講解員隊伍[3],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宣教力量,值得效仿。一般來說,博物館的研究部門與宣教部門基本都是分開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能否通過宣教為觀眾所知,往往取決于講解者個人。因此,需要在博物館專業方向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員,提供講解服務時才能針對不同對象給予針對性服務。這一點在部門業務上本身就與歐美國家存在明顯差距,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宣教部門分工有序,按照服務對象分為教育、家庭、公眾及特殊群體四個業務負責部門[4],而中國博物館的業務專門化亟待提升。

    2關注游客游中游后的體驗過程

    游中體驗需要從游客需求和體驗過程的細節方面進行改進。例如,我國省級及以上等級的博物館大多時間內游覽人數較多,展品擺放密集,展線設計迂回,易加重擁堵或反向參觀,尤其是旅游高峰期每日接待游客人數近萬時。展線的設計上除去傳統的三維空間外,還應注重時間因素,真正做到讓游客自己也能找得著、看得見、看得懂。此外,部分重要文物沒有重要標志及信息介紹,如底款、印章等需要配備放大設備,可增添二維碼連接等以達到良好的傳達效果。參觀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多數博物館囿于展廳狹小僅在廳外設置座椅,游客總會坐在走廊、臺階處,甚至是在展廳當中席地而坐。今后的工作需體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多設置幾個醒目的休息區域,完善餐飲、圖書、影片等休閑場所,使人們在需要休息時能得到身心享受與放松。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是拓展博物館服務的重要途徑,公眾得到的體驗會通過文化產品加深印象,融入生活,猶如把“文物”帶回家,這是博物館服務巨大的延伸。當前文創產品盈利氣息較為濃厚,如何協調開發者、經營者和博物館部門之間的關系需要引起思考。公眾渴求的應當是具有文化產業性質的、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精神產品[5]。文化產品的開發模式和銷售經營需要進行調整,使文創惠民利民。

    3拓展博物館參觀的新渠道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各種新興宣傳媒介開始進入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博物館逐漸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具層次性、生動化的服務。移動互聯網可辨識、可定位,具有很強的移動性。基于這些特點,博物館已經出現了自帶設備“移步換景”式的同步解說,并且在自媒體時代具有了更多的信息推廣的平臺和途徑。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模式必須打破文物與人之間的距離,積極建設網站,公布藏品信息,創造“指尖上的博物館”新體驗,足不出戶也可以看到博物館的全景和細節,感受文物的魅力。同時這也是保護脆弱文物、減少展出和曝光損害的一個良好途徑。例如,敦煌研究院不僅在數字化陳列方面實現了大熒幕環聲道立體電影的觀覽效果,同時利用多光譜攝影技術對莫高窟496個洞窟進行觀測保護,這對于環境監測、游客統計都大有幫助?;ヂ摼W上的文化快餐應該是今后發展的新方向,許多博物館都開通了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但推送頻次和活潑性還有待加強。對于實體博物館參觀來說,要借助科技建立立體網狀信息交互結構,借用數字化技術讓博物館煥發新的生機,從而使文物信息孤島的現象得以改善,不斷提高數字資源管理效率和共享水平,促進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此方面的建設需要不斷適應“互聯網+”的新步伐,滿足多元參觀需求,積極在開發、推廣中做好反饋,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和互聯互通的傳播能力[6][7]。

    4博物館公共服務事業的展望

    2005—2016年,中國的博物館從2300多座發展為4826座[8],這反映了公眾對博物館文化需求程度的增長。關注觀眾需求,深化和發揮好博物館的多項服務功能已勢在必行。第一,提供好服務必須體現公共、公平。首先,博物館資源存在嚴重的城鄉、地區不均衡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館際交流,并平衡資源分布。其次,受益群體內部不均衡,尤其是針對特殊群體,在文化傳播時可以走近他們,發揮博物館的流動性功能。公共性著重體現在公眾參與和表達,應加快建立并完善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專門協會,讓公眾參與到博物館改革、展覽主題的選取、門票調節等一些事項中來,引入需求表達與公眾對接的良好機制,調動公眾的參與度。第二,提供好服務必須內化職能、完善機制。樹立博物館發展的危機意識,激發創新意識,以公眾滿意度為中心,進一步健全博物館服務績效評估激勵體系,借鑒國外博物館發展的先進經驗。同時加強社會化合作,在營銷方式、宣教工作、資源整合上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建設中來,打破文化產品和需求左右不對稱的矛盾。對于目前博物館資源無法滿足參觀需求的問題,文博事業單位及高校需增強與公眾的交流,舉辦展覽、公眾講座,開辦更多的高校博物館,并通過新媒體、新科技拓展實體博物館的展示渠道和空間。

    參考文獻

    [1]陳燕.轉型期我國博物館的困境及出路研究——以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為視角[D].上海:復旦大學,2013.

    [2]王曉蒙.中美博物館服務功能之比較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3]步雁,劉娟.大學生講解員在陜歷博的應用與管理[J].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2014(00):329-334.

    [4]唐澤慧.美國博物館的公眾定位與籌資模式[J].中國美術館,2006(10):113-117.

    [5]龔良.正確理解博物館創意文化開發[N].中國文物報,2017-9-26.

    [6]陳曦.打破文物與人的距離——淺談智慧博物館與文化的傳播[J].博物館研究,2017(3):45-50.

    [7]李延強.擁抱互聯網讓博物館活起來——以甘肅省博物館智慧化建設為例[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7(3):61-64.

    [8]龔良.從社會教育到社會服務——南京博物院提升公共服務的實踐與啟示[J].東南文化,2017(3):107-112+127-128.

    作者:秦博 石若瑀 崔嘉寶 鄒子婕 安婷宇 單位: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成人av电影|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女性成人毛片a级|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